- 相關推薦
人生感悟散文-云煙深處兩茫茫
人家說劉禹錫的“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感覺挺超凡脫俗的,其實我并不這樣認為。寫得好歸寫得好,但絕對算不上什么超出塵世,清新雅麗,不過是很平常的山野之景罷了。而張旭的“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則可見作者的一份灑脫與瀟灑了。
最近對佛經其實挺有興趣的,雖說佛經上的很多東西都還不大看得懂,但是卻依舊喜歡;蛟S佛的淡泊與寧靜是現在這個功利.金錢化的社會所缺失的,也是人們所需要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那人又何嘗不是?無論社會如何變遷,人的本性是始終存在的;蛟S有時候人在擁有了數以萬計甚至更多的`金錢之后,心里一就會覺得空蕩蕩的吧!人的本性雖然會永遠存在,但是偶爾也會有丟失的時候吧!或許會如畢淑敏所說,當有一天一個社會學家來打掃大街的時候,他會驚訝的發(fā)現,街上丟的最多的不是垃圾,而是“自己”。
記得有這樣一個佛家故事,說的是一個樵夫在楓雪天外出打柴,結果迷路了。就在他精疲力竭,決定放棄的時候,佛祖出現了。這個樵夫請求佛祖的幫助,結果佛卻說,"你回頭看看,后面有什么?”樵夫回頭看了看,漫天的飛雪,后面只有他剛才過來留下的腳印。他說:“佛祖,后面什么都沒有,只有腳印。”佛說:“對了,總是天地之間什么都沒有,那也沒什么打緊。你只要知道自己的腳印是在你自己身后,就行了。因為這能夠讓你也讓別人知道,你還在朝前走,你正在一步一步的接近自己的目標。”或許這個故事并不能說明什么,但是佛家宣揚的一些思想,的確使我們現在缺失的卻又是我們需要的。
自己也快要踏入社會了吧!這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日子也快一去不復返了吧!或許以后會有太多的無可奈何,也許以后會放棄很多自己曾經很堅持的東西,但是一些基本的道德底線還是應該堅持的,不可以放棄的。若說“不食人間煙火”,那明顯是不可能的。在這樣一個社會,人若想活下去,就必須卷入萬丈紅塵,在忘川河中受盡水淹火炙之苦,卻喝不得孟婆湯,忘記前世種種。
可能說得有些玄虛了吧!“云煙深處兩茫茫”,是一種虛幻卻又逍遙自在的狀態(tài)吧!至于云煙深處有什么,那就是誰都說不清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