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伊始,盼望著,盼望著,東風(fēng)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2017關(guān)于春天的手抄報資料,歡迎大家閱讀!
【2017關(guān)于春天的手抄報資料大全】
《春天的簡介和雅稱》
春天又稱為春季,是一年的第一個季節(jié),北半球為公歷3,4,5月.而南半球卻是在十一月開始,如澳大利亞。氣候?qū)W上以連續(xù)5天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通過10℃為春季的開始。春天氣候溫暖適中,中國內(nèi)陸大部分地區(qū)少雨.萬物生機萌發(fā),氣候多變,乍暖還寒。
春陽因春天陽光溫和明媚,令人神往陶醉,故而得名;陳子昂詩“白日每不歸,春陽時暮矣”。就是描寫春陽的詩句。
陽春春天的美稱。唐朝詩人李白詩中就有“陽春召我饒煙景”的詩句。
芳春因春天草木萌動,百草新生,大地草綠如茵,繁花似錦,故而得名。陸機詩“烈心厲勁秋,麗服鮮芳春”。將芳春的特點,寫得入景入神。
蠢古時“春”“蠢”同音同意,春來蟲動,形聲兼會。
青春因春天草木青青而得名。杜甫詩:“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艷陽因春季陽光燦爛而得此榮名。清代華廣生輯俗曲集《白雪遣音·艷陽春》有句云:“艷陽天,和風(fēng)蕩蕩,楊柳依依”。
三春因為春季包涵了一、二、三月,而合稱“三春”。孟郊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九春按民間習(xí)俗,十天為一春,春季有90天,故又稱“九春”。詩人阮籍有詩:“說怪若九春,磐折似秋霜”。
此外,還有“陽節(jié)”、“昭節(jié)”、“韻節(jié)”、“淑節(jié)”、“侖靈”等二十多種雅稱,限于篇幅,不再詳述。
《春天的諺語》
1、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2、春雨貴如油。
3、春天孩兒面,一日三變臉。
4、春無三日晴。
5、立春打雷,十處豬欄九處空。
6、立春趕春氣。
7、早春晚播田。
8、春風(fēng)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春天的文章》
<春天>
春天,是我們心靈的慰籍。陽春三月,春意盎然,我們已經(jīng)感受到春的氣息蕩滌在心底,溫馨著我們的全身,從此,我們對春天有了更多的囑托與期盼。春天永遠(yuǎn)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的心靈深處。當(dāng)我們把最美的希冀寄托于春天的遐想,春天就會把綠的心意編織成最美好的夢幻,饋贈給大地,于是,我們有了春天的故事,也有春天的夢想,更有了春天的耕耘與希望。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春江水暖鴨先知;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萬紫千紅總是春。都是古人揮毫贊美春天的千古名篇佳句,都充實了我們的精神世界,為我們今天的春的詩篇掀開了最美的畫卷。于是,我們每天都在領(lǐng)悟著春天的溫馨,春天的詩情畫意,感觸春的博大胸襟。
春天,是我們心靈的感受。當(dāng)我們走進大自然,敞開胸懷擁抱春天的呼喚,那一首首贊美春的音樂,配上一幅幅清新的畫面,頓時為我們展開了詩情畫意的春天美景,我們置身其中,欣賞體會最美的景致,去感受姹紫嫣紅的春天魅力!
春天,是我們心靈的體會。有時雨過天晴,太陽送走七色彩虹寫意,萬丈霞光留下了春的回味。頓時,大地呈現(xiàn)出一派勃勃生機。小草細(xì)細(xì)的嫩葉濕漉漉的綠了,樹木都顯得青翠欲滴;鳥兒在枝頭歡快地歌唱,蜜蜂在花叢中采蜜,那些在陽光下最快樂的孩子們,他們追逐跳躍,有時唱歌跳舞,所有這一切都構(gòu)成一幅欣欣向榮的美麗風(fēng)景。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我們要贊美春天,歌唱春天,把春天描繪成最美的綠色詩篇,把理想耕織在心靈的沃土上,永遠(yuǎn)滋生春天的向往。
春天,是我們心靈的呼喚,更是我們心靈的家園。我們感悟春天,我們走進春天,我們釋懷春天,我們永遠(yuǎn)都在感受著春天的溫暖與期盼!
<我喜歡春天>
大早,外面的鈴聲響起,似乎一天的忙碌開始了,還好上午沒有太多眼下著急趕忙的事,頂多給那春意盎然、含苞待放的吊蘭和蟹爪蘭澆些水。貌似它們很解渴,就這樣天天傻傻的連個謝謝也不說。
就這兩天,瞬間的功夫春天這家伙就來到了人世間,給這兒涂些淡粉,給那兒點些淺綠,還有不甚灑下的顏色弄得滿地都是,繁星點點。
是的,我想是的,是春天來了。春回大地萬物生,一年之計在于春。不同的人對于春天的美有不同的看法。朱自清的春天是欣欣然、睡醒、花趕趟兒、風(fēng)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抖擻精神的春天;豐子愷則不同,他的春天是不愉快的、單調(diào)的、乍寒、乍暖、忽晴、忽雨、春寒、春困、春愁、春怨的;艾青說春來自郊外的墓窟;穆旦說春是呵,光,影,聲,色,都已經(jīng)赤裸,痛苦著,迷茫著等待伸入新的組合;艾略特的春天描述出庸俗和低級的欲念, 不生也不死,盡是孤零飄寂的亡魂。且不考據(jù)這些各有描述的春天的時代背景,單從春天的美來講,對于主觀而言,是規(guī)范判斷,價值命題,是隨著觀察者的改變而改變;對于客觀而言,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有普遍意義上的春天美的標(biāo)準(zhǔn),這些標(biāo)準(zhǔn)經(jīng)由社會認(rèn)同并在軟層次的意義上確立。當(dāng)然春天的美也是主客觀的統(tǒng)一。即使是不同的歌曲也有不同是釋義。汪峰的春天里用極度暗啞而絕望的聲音,來營造和萬物復(fù)蘇的春天的巨大反差,這直面的寂寥,在漫山遍野的綠色中感受到了巨大的荒涼;黃琦雯則是嫵媚性感、甜美自在地唱出了舒暢愉悅感:“春天里來百花香,啷里格啷里格啷里格啷 !
春天到啦,萬物地氣萌動,發(fā)春復(fù)蘇。有人歡喜有人愁,有的人盼春種一粒粟,秋收萬粒種;有的人盼著春天把冬天的吃回來的憂愁都統(tǒng)統(tǒng)減掉;有的人盼著穿起那新衣裳;有的人盼著看別人穿起那新衣裳;每個人春天都是不一樣的,放牛班的春天是收獲、沉淀、欣喜、仁愛、友善、寬容;張小五的春天是有情人終成眷屬。我的春天是沉甸甸、沉淀淀、沉癲癲的。
我出生在春天,我喜歡春天。
鈴聲忽地又響起,繼續(xù)悠閑地小忙碌進行著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詩歌》
更多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