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人世上,原本就是一次偶然,離開這個世界就是必然,然而誰不貪戀生得絢爛,活得漫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幸福家庭征文1000字范文,歡迎大家閱讀!
【幸福家庭征文1000字范文1】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yuǎn)。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yīng)臺《目送》
十七年前,一個春雨霏霏的凌晨,女兒降生了,她以響亮的哭聲向世界宣布自己的到來之后,就那么靜靜地躺在我的身邊,瞪著深不見底的大眼睛張望著這個陌生又新奇的世界?粗@個即將和我一路成長的粉嘟嘟的小生命,我手足無措、驚喜又恐懼。那一年,我,二十七歲,母親,六十七歲。
瘦弱而堅(jiān)強(qiáng)的母親,雖已步入老年,卻依然義無反顧地承擔(dān)起照顧我和女兒的重任。她那么精心的呵護(hù)著我們,每天,和我一起驚喜于女兒成長的點(diǎn)點(diǎn)滴滴,驚喜于這個小人兒的每個第一次……母親每天和女兒一起祈盼著下班回家的我。母親說見到我她就踏實(shí)了,而女兒那么急切地?fù)涞轿覒牙锏母惺芨亲屛业男牡滓鐫M幸福。我在母親和女兒的陪伴里忙碌、幸福又快樂地過著每一天。
女兒會說話了、會走路了,會在不高興時撅起小嘴兒,學(xué)會了反抗……不知不覺中,女兒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齡。我也像所有的母親一樣,也像本書的作者一樣,以一種復(fù)雜的心情,看著女兒瘦小的身影消失在幼兒園的門前……再后來是小學(xué),每天早晨我拉著女兒的小手,她柔軟的小手那么服帖地被我攥在手心里,我們邊走邊說笑……然后是中學(xué),女兒學(xué)會了騎自行車,櫛風(fēng)沐雨、三年的輪回,那個曾經(jīng)瘦弱的小姑娘已經(jīng)亭亭玉立,和我站在一起竟然要比我高了。不由得讓我驚嘆:我家小女初長成!
在這種欣喜中,在母女的陪伴中,我們一起看春花秋月,一起經(jīng)狂風(fēng)暴雨。甚至,在一個寒冷的雪夜,我和女兒一起去樓下堆雪人,一起畫一個大大的圓,寫上“I LOVE YOU”,我和女兒擊掌說要記。涸谀莻美好的冬夜,四十歲的媽媽陪十幾歲的女兒戲雪……
歲月流逝,我已人到中年,而母親也更加蒼老。在母親和女兒中間,我享受著暖暖的母愛和傳遞母愛的幸福。在這種生命的陪伴里,那個曾經(jīng)粉嘟嘟的小人兒,迎來了成長的叛逆,在我們對一個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時,女兒竟然說出了一句令我震驚的話語:你可以管得了我的身體,你能管得了我的思想嗎?我當(dāng)時簡直驚呆了,為女兒擁有不斷成熟的思想和判斷力而欣喜,同時也在女兒與我的漸行漸遠(yuǎn)中而苦悶、掙扎,更在為失去女兒對我的依賴而茫然。年過八旬的母親,總是默默地陪伴、勸慰我,說起當(dāng)年的我——曾經(jīng)和女兒同齡時的叛逆與執(zhí)拗,在母親點(diǎn)點(diǎn)滴滴的敘述中,我仿佛看到曾經(jīng)叛逆的自己是如何傷著母親的心,想起每次離家母親站在屋后那顆老樹下目送我遠(yuǎn)去的身影,也更深深地體會到了當(dāng)年母親的無奈與痛楚,但母親從來都沒有責(zé)怪過我,她只是用平和的眼光看著我、用溫柔的母愛包容我。因?yàn)樵谒难劾、在她的心里,是如此地珍惜對兒女的每一次目送和陪伴…?/p>
生命因有母親和女兒的陪伴而溢滿幸福。母親因年齡的增加也加劇了對我的依賴,她總是在我到來之前坐在小區(qū)的門口等我,我喊一聲娘,她就應(yīng)聲而起,邁著蹣跚的步履陪我回家。對我而言,母親的期盼就是一種溫馨的呼喚、一道幸福的風(fēng)景,而我的心就在通往這道風(fēng)景的路上徜徉……
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去年秋天母親就像一片秋葉,靜靜地落下。此時,女兒十六歲,我四十三歲,母親八十三歲……恍惚中,我知道,世界上最疼愛我的那個人走了。從此,在我的生命里沒有了母親的陪伴……
我真的很感激母親陪伴我人到中年,感激母親以她的寬容善良給我一顆平和的心。女兒已過了叛逆的年齡,她會和我一起回憶有母親陪伴的美好歲月,她會勸解痛失母愛的我,推薦美文給我,讓我面對分離、面對死亡。
感謝母親和女兒,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教會我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刻陪伴……
在龍應(yīng)臺的《目送》里、在生活的磨練里,我懂得:只有珍惜生命里的陪伴,才會有目送中的淡然……
【幸福家庭征文1000字范文2】
狄德羅說過:“只有情感,而且只有大的情感,才能使靈魂達(dá)到偉大的成就!笔堑模楦惺侨松捏A站,親情讓我們感受溫馨,那血濃于水的親情無不讓我們唏噓感嘆,為之動容。親情,在諸多類情感中,自古以來就排在首位,正如人們常常提到“家國天下”四個字,因?yàn)橹挥杏H情和諧,家才得以和睦,家和睦,國才得以安定,國安定,天下得以太平。
親情是根,正如老舍先生在他的回憶性散文《我的母親》中所說:“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了根,有母親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的母親》這篇文章,不知讀了多少遍,但每次讀來都會被他們母子間的摯愛親情所打動,禁不住鼻子一酸,流下淚來,或許是我的“感動點(diǎn)”太低了吧。在舊社會,在戰(zhàn)亂中,一位柔弱的寡母獨(dú)力支撐家庭,撫養(yǎng)子女,靠的僅僅是這世間最難割舍的親情,是母親對子女傾盡所有的愛,這種愛最平凡,最樸實(shí),也最可貴。為了兒子有出息,母親“籌巨款”送老舍去讀師范;為了女兒的幸福,母親忍痛送老舍的三姐出家;為了不影響兒女的工作與生活,母親獨(dú)守清爐冷灶,甚至除夕夜也不強(qiáng)求。在文章結(jié)尾,老舍先生這樣寫到:“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yǎng)的。我之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我的性格習(xí)慣,是母親傳給的。她一生未曾享過一天福,臨死吃的還是粗糧。唉!還說什么呢?心痛!心痛!”母親離去,留給老舍先生的是深深的思念與自責(zé),而痛之深悔之深,就更能表現(xiàn)出老舍先生對母親的愛之深。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有一則公益廣告也說:“別讓等待成為遺憾。”那么趁著愛我們的親人還在,珍惜并懂得回報(bào)吧。張愛玲曾經(jīng)說過:“出名要趁早!蔽覀兯完P(guān)懷給親人更要趁早啊。
近來讀到一篇美文《田野上的白發(fā)》,同樣抒寫了可貴的親情。故事中的母親“50歲后,頭發(fā)日漸白了。先是兩鬢,后來是額前,再后來滿頭蘆發(fā),讓我感到心痛”。父親臥病,姐姐出嫁,“我”在城里工作,小弟還在上高中,里里外外都是母親一個人在操持,這讓作者心里萬分不安。文章主要敘述了母親深夜在田里敲盆趕鼠和母親因體力不支,跪在田里插秧兩件事情,那種任勞任怨不拖累兒子的倔強(qiáng),不正是普天之下所有慈母的真實(shí)寫照嗎?同時,我們也讀出了兒子對母親的一片孝心,他時刻惦記家里,經(jīng);丶姨酵瑒衲赣H把田退了,跟他去城里,為母親心疼。替母親插秧,“把母親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沒命的插起秧來。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親的白發(fā),想到母親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覺得腰也不酸了背也不痛了。望著一口氣插完的秧,我禁不住又哭了……”僅僅讀了一遍,我也哭了,我是想起了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同樣是一位普通的勞動?jì)D女,勤勞樸實(shí),任勞任怨,為照顧爺爺奶奶,為孩子們長大成人成材,付出青春,為這個家傾注了所有,只知奉獻(xiàn),不知索取。我上初一那年,麥田里冒出了許多不知名的青蟲啃食麥粒,母親頂著烈日,一手拿著臉盆,一手敲打麥穗,青蟲“啪啪”地掉在盆里,也不知母親在田里曬了多少天,捂出了一身痱子,手臂脫了一層皮。一想起來,總覺得那痱子生在了自己身上,脫了一層皮的是自己的手臂,渾身痛癢不已。棉花長到膝蓋高時,就得打叉了,母親也經(jīng)常因?yàn)槌6字懿涣硕蛟谟部览,邊打叉邊爬著往前走,我也跟著打叉,心里難受什么也不敢說,誰讓家里地多呢?父母年紀(jì)都已過花甲,在我們兄妹四人一致強(qiáng)硬的勸說下,今天才開始不再種棉花,但麥子、玉米仍是要種的,說是要供我們吃面喝粥。細(xì)數(shù)著生活中的點(diǎn)點(diǎn)滴滴,如同往籃子里撿拾幸福,那種只有親情才能詮釋的幸福。
如今都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的我們,都已為人父為人母,周末或節(jié)假日,帶著孩子回到家里,給父母做一頓飯,洗一次碗,或是陪他們聊上半天,有舒暢,有溫馨。覺得有父母在,能盡到微薄的孝心,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