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感動中國夢。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2016年《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年《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后感1】
昨天晚上坐在電視機前靜靜的看完《感動中國》,看完欄目,心中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引起我久久的思索。是什么樣的情懷使他們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闊的精神世界?走進他們,叩問自我,在感動中找尋本真。
那一個個人物都讓我流連忘返,但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為人民的好書記,他叫做:買買提江·吾買爾。他令我記憶深刻。他的好精神令我倍受感動!讓我學到了深刻的道理!
買買提江·吾買爾是新疆伊犁地區(qū)布力開村村支部書記,維吾爾族。3歲時,吾買爾的父親就過世了,第二年母親也改嫁了。就這樣,吾買爾是吃著村里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漢族等各族人家的百家飯長大的,也由此對鄉(xiāng)親們產生了化都化不開的濃濃感情。當上村支書之后,吾買爾把“不讓一個人受窮,不讓一個人掉隊”作為自己的工作宗旨,全力帶領村民奔小康。
在布力開村,各族群眾和諧相處,從沒有紅過臉,更沒有出現過民族歧視。吾買爾說,只有民族團結經濟才能發(fā)展。如今,布力開村已成為全國新農村建設示范點。截止到2015年底,布力開村1120戶村民全都蓋起了有網有電話的新房,鋪上了總長42公里的柏油路,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家買上了小汽車。在民族團結的大道上,布力開村實實在在享受到了團結帶來的生產力。
【2016年《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后感2】
有一種溫暖,不需要語言,就能傳遞,叫感動;有一種力量,不求驚天動地,卻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動。
——題記
201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他們分別是吳錦泉、張寶艷、秦艷友、郎平、屠呦呦、閻肅、徐立平、莫振高、官東、買買提江·吾買爾、王寬等。
其中王寬很讓我感動,他是鄭州戲曲圈里的一位老藝術家,1998年退休后,王寬夫婦陸續(xù)收養(yǎng)了6名老家的孤兒。為了供養(yǎng)這些孩子吃飯穿衣、讀書學藝,王寬決定放下自己國家一級演員的身段,去茶樓賣唱,這一唱就是7年。王寬老師用他的行動向大家傳達愛的意義。
他的頒獎詞是重返舞臺,放不下人間悲歡,再當爺娘,學的是前代圣賢,為救孤,你古稀高齡去賣唱,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臺上,你蒼涼開腔,臺下,你給人間作了榜樣。
看過《感動中國》之后,我的內心仿佛收到了神圣的洗禮,在感動于眼淚的背后,我收獲的不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語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2016年《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觀后感3】
不是所有的淚水都源自悲傷和痛楚,不是所有的哭泣都因為恐懼和怯懦。昨晚,所有的淚水都來自感動!因 為十位平凡的人,更因為他們所做的不平凡的事跡,那一份感動重重的落在心靈最柔軟的地方,淚水控制不住的 溢了出來。
誰說人間沒有真愛,誰說社會缺乏信任,誰說物質高于一切,誰說中華傳統(tǒng)美德已經淪喪?
《2015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完美的詮釋了“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的真諦!他們身上的美德讓我 感動和敬佩,值得我們好好的學習,好好的感悟。結合到自己的一些經歷,其中黃旭華和姚厚芝這兩位的事跡, 更加讓我觸動。
首先說一說黃旭華老人: “自古忠孝難兩全”,懷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學畢業(yè)后的黃旭華毅 然決然的選擇了忠——忠于自己的祖國,忠于自己的工作。舍棄小家為大家,隱姓埋名30年。錯過了為父母盡 孝,錯過了為父親送終,頂著被家人誤解、被族人唾罵的壓力,在一窮二白的年代里,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潛 艇的研發(fā),為了壯大祖國的軍事力量,默默的、無悔的付出,終于成就了如今的中國核潛艇,他是當之無愧的中 國核潛艇之父,更是讓人敬佩的中華好兒女!
想想自己,為了工作,為了事業(yè),在年近不惑之年,遠離年邁的父母,遠離熟悉的朋友和環(huán)境,拖家?guī)Э?奔赴一千多公里的鹽城駐守。曾經,我內心也有諸多的不舍;曾經,我也認為這算是一種不平凡;曾經,我也覺 得我可以因此而驕傲。但看看黃旭華的事跡,我的內心除了慚愧,就是慚愧,自己現在做的,還太不夠好了,根 本就不值一提。這是一次非常深刻的洗禮,對靈魂的洗禮,對思想的洗禮,同時也更堅定了我為工作和事業(yè)付出 和奮斗的決心。中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需要數字化,而在走向數字化的過程當中,更需要的是走向數字化的剛 強!
心情激動,平復一下,再來說一說姚厚芝同志: “慈母手中線,三年銹大愛”,一想到電視中那因病痛折 磨緊鎖著的眉頭,想到為兒女籌措學費銹巨幅十字繡而顫抖的雙手。姚厚芝,這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母親,您 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母愛的無私,以及那一份對兒女的責任。父愛如山,母愛如海,您就是那浩瀚 的大海,寬廣無疆。看完您的事跡,我撥通了媽媽的電話,聽著她的囑托,想起她送別我時的淚眼婆娑,我的心 再一次潮濕了。
更多熱門觀后感文章推薦:
1.2016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