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橋 散文
緘默的風兒輕拂著八月的西湖,夢想著突顯一絲它的寂寥。惜雨的氣息終究停駐在了晴日的胯下,更多的則是突顯出她的嬌嫩,這就像淡淡的鄉(xiāng)愁,拉開的是春天的簾巾,以及春雨的滋味,就像灑落在江南曲徑小橋上的風景,更顯得輕柔。而夏雨則是另外一幅風景,突顯出的更多的則是他的清涼。我喜歡杭州的雨,也喜歡杭州的橋,在這種風景下承載的是記憶中的雨橋,塵封的則是一縷淡淡的愁緒,就像胭脂脫去的顏色,擺弄著她的殷紅。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這番詩詞刻畫出的是清幽月色下的晚景,而杭州的晚景絲毫沒有突顯出他的冷淡,而是透露出淡淡的民俗氣息。以前我總是喜歡在鐵路橋上張望著,我喜歡看火車的往來,它就像穿梭的人影在徘徊,在旅行。想罷承載的是歡笑吧,這份淡淡的愁緒或者是身處其中的人們才會深有體會吧。我發(fā)現(xiàn)我錯了,我錯怪了這片晚景,他就像后句寫到“誰見幽人獨來往?縹緲孤鴻影”寫得那樣凄涼吧。想想也罷,覺得這也富有道理。他指示著我,一條條延伸的鐵路就像橫眉吧,他,不對我微笑。
杭州的雨,記載的是這里獨特的風景和獨處的人。在杭州城,瓦屋已經(jīng)不尋眼耳,不過看到最多的就是透露出仿古的氣息?从辏@里是片莫好的風景,樂此于這里的則是鐵路橋,他們大多位于城南和城東,但是總在很僻靜的地方,往來的人卻是很多。昔日的望江門,就是火車往來的通道,這里交通繁雜,喧囂聲把我直接帶回了這座城市的.現(xiàn)代。而我總喜歡在上面看那片孤獨的風景和那群寂寥的人們和風聲。幾年前的杭州少見這樣的風景,原因是許多人經(jīng)過這里被軋傷了腿,后來就在鐵路兩旁豎起了鐵網(wǎng)竹墻。同時建起了這座心儀的風景,老杭州人常常會經(jīng)過這里,因為這是老杭州的故居。這是雨的嘆服,這也是橋的歌語。這是人文獻給他的魔力,讓他為枕木旁鋪上芳草,不讓眼淚沾濕這片土地。
杭州的鐵路橋,傾訴的是橋上的一片淡泊的風景,張顯的是隨人的品性,以及那抹不變的春綠。橋下的故事就像一本史冊,記錄的是生命的怒放以及她的吐綠,化作這片土地的故事。我喜歡秋天的這里,因為秋天更加會和我講故事,但是夏天的故事,我想更加真實吧。說罷,夏記錄下汗水的故事,留下鹽畫讓秋慢慢勾畫,他就像青花瓷上的彩繪“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凄涼的晚景已不覺惆悵,因為他沒有歲月的眼睛。
杭州的鐵路,他拘謹,他不茍,他從不對人微笑。這是他寄予傷感人們的禮物,我想他知道這些吧。他總是默默做著承載者,被暗淡的流逝在歲月的腳步下,不被人記起。我想他苦笑著,笑著人們的不舍。我想他孤獨著,獨自一人譜寫著生命的故事。我想他不傷感吧,至少有那粗壯的枕木為他扶腰。他本無生命,是寂寞寄予他生命,是時間賦予他感情,就像承載走的人們模樣,不斷的前進,看見的則是逆時差,沒有一絲回歸的痕跡。只有淡淡的車轍,或許什么都沒留下。鐵軌似乎并不傷感而是缺少記憶的篇章吧。如果說枕木依舊,鐵軌依舊,人依舊,那什么在流逝呢?請告訴我,我寂寞的老師。
我喜歡一個人獨自觀賞這樣的雨景,這會讓我想起一段故事。我不太坐火車,因為有更多的交通工具不斷的取代了它。而火車則是一種品位路程的根基,我以前提議去西藏,但是總被繁忙壓榨的粉碎,只留下淡淡的泡影。我一次去徐州,一次去上海。雖然這樣的短途不會讓人聯(lián)想過多,但是放棄一個夢的時間,可能可以看見更多風景。杭州的火車站不算太小,但是擠滿的人群總是讓他變得漸小。月臺告別的人們也有不少,親人、侶伴、朋友……這在現(xiàn)實生活也是十分常見的,我不喜歡看到這樣的風景,總會讓人倍感心寒,從而易患上流行性感冒,我想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吧。看著這些流逝的背影就是時間的裂痕,漸漸的溜走的是歲月的腳印,淡淡浮現(xiàn)的則是回憶吧,流散出時間的香味,飄轍出歲月的史詩。
回憶是什么?沉默的思緒告訴我,這是他的筆名。他默默地記載著將要忘卻的故事,把他存入記憶的深淵,不讓別人發(fā)覺,只是默默虔誠地焚香。雨橋也就是這樣,他是我心中的一片風景,也是江南水鄉(xiāng)的標簽,夏雨用他淡淡的身影,飄墜著鐵路的記憶,橋的記憶,以及那份人的記憶。用他魔力的眼淚播撒這塊樂土,讓他播落芳草。
我走過鐵路,不過好多年過去了,不知道那里的人們有沒離開舊處,也不知道那里有沒筑起竹墻,我奶奶老了,她也不怎么出去,也不帶我來這里了,唯一現(xiàn)在帶我去的只有聞家堰了吧。她六十多年的姐妹故居在那里,他們一家只做一件是,那就是生世的守林人,同樣也是守墓人。我為此露過敗筆,也就不言論這些了吧。鐵軌的感覺是冰涼的,以前我在上面趟過,后來就再也沒來過了。后來我和我奶奶穿過這里后,就趕上山去了。后來拜訪哪位人家我也不記得了,現(xiàn)在那位老人怎么樣,我也不清楚了。鐵軌唯一給我留下的印象,就像作家筆下的季羨林老先生,深邃,樸實,尊重別人,尊重學識,他博大,有一顆寬宏的心,他善良,總有一抹悄然的笑容。我想那是一段完全不曲折的回憶,他,沒有在思緒的深淵而是時;赝谖业亩稀N覑圻@座城市,他留給我們太多值得回味的東西,包括思念。
寂寥的山莊往往會傳出凄異的牧歌,但是我從來都沒感受過,在這片繁華城市中唯一留下的就是時間的凱歌,她勝利歸來,從不帶一絲僥幸。她坦蕩,她寬容。她就像雨的滋味,就像橋的模樣,淡淡筆畫著她的芬芳。月晚人稀,皎潔的月光則是她最美的支柱,在這樣的風景下,此時此刻想到的則是默默背影吧,就像坍圮的的基石一樣,摸不著頭腦。我不知道這是我的背影還是別人的,因為這段回憶終究會被抹上晚霜,遂后只有深空黑夜的顏色吧。我不喜歡哭,但是我喜歡用它打濕我的文稿,這會讓我銘記這段故事,我寫給自己,并且毫無保留的奉獻給別人。
正如余秋雨先生寫的那樣: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而夏雨告訴我:寒雨飄零,物是人非;潤雨拂林,芳草憐情。
【雨·橋 散文】相關(guān)文章:
雨吟散文02-10
說起雨散文01-29
惜雨凝思散文11-15
窗前聽雨散文11-14
雨墨江南散文02-15
雨煮華年散文02-01
觀雨的散文01-23
原來,雨霖鈴散文11-14
散文一雨知秋02-17
江南相思雨隨感散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