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山芋情結(jié)散文欣賞
山芋情結(jié)
寒冷冬天來了,走在大街上,突然有一股誘人的清香飄來,定眼一看,原來在不遠的地方有個烤山芋的小攤,一輛板車,拉一個鐵桶做的烤爐,爐子頂上圍著一圈烤好的山芋正在冒著熱氣。此時此景,心中立刻涌入著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山芋情結(jié)。
山芋學名紅薯,據(jù)稱原產(chǎn)于南美,16世紀初傳至東南亞,16世紀末傳入中國。聽父輩講,生產(chǎn)隊時,國家為鼓勵社員養(yǎng)豬,給養(yǎng)豬戶們分了幾分責任田地,專門用來種植豬飼料,被稱為“豬飼料地”,豬飼料地能種什么?首選山芋,因為山芋產(chǎn)量高,也不嬌氣,好種,莖藤葉果沒一丁點浪費,在那個饑荒的歲月,人們也能打打擦邊球,種山芋既可借口養(yǎng)豬,也能解決一點口糧問題。
山芋真不是個嬌貴的東西,用老家的話說就是“潑皮”,生命力極強,每年開春,把山芋莖塊埋入地中,澆點水,幾天后就能發(fā)芽,而后慢慢長起來,把這些長長的山芋藤按莖節(jié)一段段地剪下,然后栽在打好的條形壟子里,施點肥、澆點水就可以了,山芋在栽種時不要任何其它器具,甚至可以像插秧一樣直接用手。栽下去的山芋不怕旱也不怕熱,只要不把它旱死曬死,它就會給你意想不到的回報,小暑前后,你看那些壟子,已經(jīng)有些裂開的縫了,那是它們在膨脹生長。立冬前后,大部分莊稼都將歸倉,山芋也不例外,這時你帶上鋤具起山芋(我們老家把“挖山芋”稱作“起山芋”),看著一個個紅紅鼓鼓的山芋整齊地排在壟邊,像一排排受閱的部隊,莊稼人心里的喜悅是常人難以體會的。
山芋起回后,小的莖塊和細的莖藤煮熟或直接喂了豬,余下的正品則必須下窖貯藏起來,或者用機器粉碎了用來制作山芋粉,那時滿地都是山芋,懶得從地里運回來,直接在地邊“擦山粉”,幾家人聯(lián)合挖了幾口池子,晚上拉上電線,接通電燈,帶動機器,請些人來幫忙,那個場面相當浩大,燈火通明,機器轟鳴,人聲鼎沸,為深秋寧靜的山村增添了許許生機,其熱鬧場面至今令我難忘。
山芋的吃法也多種多樣,可以切開蒸煮,可以切成片曬干,可以搗碎制成山芋粉,可以熬成山芋糖稀加爆米花制成糙米糖,甚至洗凈直接生吃。記得在小時侯,印象較深的就是灶膛煨山芋,可以說是一種最簡單的吃法了。童年的鄉(xiāng)下,家家戶戶都用土基、磚塊砌的灶臺做飯,而燃料則以稻草、麥秸等為主。農(nóng)家人過日子總是講究精打細算,當飯做熟之后,灶膛里的灰燼還很紅旺,不利用它覺得太可惜,于是細心的外婆便揀幾個山芋埋進灶膛煨著。每當我放學回到家就像餓虎下山似的到處找吃的,首先想到的就是灶膛里煨熟的山芋。從灰燼里扒出山芋,先吹掉灰燼,將煨得糊黑的山芋皮一塊塊剝下,也舍不得扔,皮的里層似焦未焦,味道最好,總要用嘴仔細啃過才肯丟掉,弄得滿嘴黑溜溜。吃完了山芋皮,再吃芋瓤,放嘴里咬一口,軟酥酥、甜潤潤的,那個香,就甭提了。剝過山芋的手上粘滿了黑乎乎的灰燼,稍不注意,就會弄到臉上、鼻子上。每每這時,照鏡子一看,就像唱戲里的“花臉”一樣。山芋稀飯也是我小時候最愛吃的。白花花的大米和新鮮的山芋,都是剛剛從地里收回來的,保存著一股原始的新鮮氣息,兩者結(jié)合在一起,大鍋小火熬得稀爛稀爛,似糖漿蜜汁,味道別提多鮮美了。
長大后,我參軍入伍遠離家鄉(xiāng),繼爾工作在城市里,而冬季的來臨,街頭攤位烤山芋綿厚的香氣刺激著我的味蕾,讓我條件反射地憶起我生命中的山芋。而今,盡管現(xiàn)在的生活豐富多采,飯桌上的美味佳肴也層出不窮,但能讓我魂牽夢繞的還是山芋香氣的味道,仿佛又把我拉回到那難忘的童年生活。(伍傳平)
【山芋情結(jié)散文欣賞】相關(guān)文章:
裙子情結(jié)散文(精選9篇)08-29
牛公的遺老情結(jié)散文11-20
柿子情結(jié)抒情散文(精選22篇)10-09
殺雞散文欣賞10-14
汪國真散文《生活》欣賞08-18
永遠的故鄉(xiāng)散文欣賞10-02
散文詩歌欣賞10-31
散文欣賞:微風往事07-07
《慕文》散文欣賞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