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問答訪稿 推薦度:
- 清明散文 推薦度:
- 春天優(yōu)美散文 推薦度:
- 抒情散文 推薦度:
- 優(yōu)美寫景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采松塔散文
在朝陽鎮(zhèn)乘上長途汽車,約摸行駛兩個多小時,便到了吉林輝南縣的石道河鄉(xiāng)。那里地處長白山的余脈,是森林地帶。據(jù)友人講,九月的森林是豐收的季節(jié),森林里有松子、元棗、山葡萄、山核桃、野山參,還有黨參、五味子、山蘑菇和名貴特產(chǎn)蛤蟆等。初次見到大森林,那種神秘莫測的誘惑,令我神往傾倒。
我到達林區(qū)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與戰(zhàn)友阿江一起,在其父親成伯的帶領(lǐng)下,進山采松塔。松塔是紅松的果實,人們愛吃的松子就長在松塔里。我們?nèi)艘恍,成伯背著背簍,帶著一把砍刀和手鋸,另外每人還帶一付手套。成伯說,因松塔上滿是松脂,沾在手上不好洗。
從家里出發(fā),沿著崎嶇的山間小路走,我們頃刻便隱沒在密林之中。再往前走更山高林密,邊走成伯和阿江邊給我講森林里的奇聞軼事。阿江是石道河人,他是地道的東北山里人。他一會兒教我認哪是黨參,哪是五味子,一會兒又指著潺潺的山澗溪流,給我講如何下去逮蛤蟆。但我們走了好久,就是沒見紅松影子,于是我就急不可待地問成伯,紅松到底在哪兒?成伯笑呵呵地對我說,不要急,前面就有。他帶我們登上一處高地,手往前方一指,說那邊就有幾棵紅松,我順著成伯指的方向看去,果然遠方有一片樹林鶴立雞群,比附近的林海高出一頭。當我氣喘吁吁地到達紅松跟前,我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氣,那里共長著三棵紅松,一棵比一棵粗大,巨大的樹身足有數(shù)人合抱,每棵紅松都高達幾十米,我是無論如何上不了樹的,只能望樹興嘆。
只見成伯圍著每棵紅松轉(zhuǎn)了一圈,看看樹上,再看看地下。他說,看樹下地上有無松塔皮和松子殼,如果有,就說明此樹頂上有松塔,松塔已被松鼠啃過,他指著地讓我看,果真有松塔皮和松子殼,我高興得差點跳起來。阿江用砍刀砍了兩棵碗口粗的雜樹,再用藤蔓將兩樹干上部成叉狀扎緊,像梯子一樣架在紅松樹身上。阿江踏上去毫不費勁地就爬到了樹頂上。我關(guān)照他要小心,當心摔下來。成伯笑著說,你放心吧,這小子從小就在深山老林里長大,在林子里摸爬滾打慣了,上樹保管沒問題,聽成伯這么一說,我那顆懸到嗓子眼里的`心總算放了下來。不一會兒,阿江就將一個個大松塔噼噼啪啪地往下扔,我定睛細看,那松塔成寶塔狀,個個都有菠蘿那么大,這一棵樹上共摘了十多個松塔。我戴上手套,將粘乎乎沉甸甸的松塔裝進背簍。阿江接著又上了另外兩棵樹,又摘了二十多個松塔。成伯說今天算是遇上好運了,你這個南方人初次進山真有口福。
為了采得更多的松塔,我們繼續(xù)興致勃勃地翻山越嶺,在原始森林里七轉(zhuǎn)八彎如入迷宮。成伯再三關(guān)照我,三人一旦走散,在原地呼救,切莫到處亂穿。我們渴了喝水,餓了吃干糧,累了歇一會,目標是多采松塔。功夫不負有心人,背簍里越來越滿了,直至松塔多得差點裝不下。下午,成伯帶著我們走出密林時,下起了蒙蒙細雨,雨水和汗水攪在一起,我感到精疲力竭了,看看成伯和阿江,仍是健步如飛,我只能自嘆不如。
我們滿載而歸回到家里,將松塔倒在地上細數(shù)一下,共有一百多個。成伯笑著說,每個松塔能打出二兩松子,這么多松塔至少能打松子二十多斤。已是傍晚,成伯全家人都忙活起來,在院子里生起火堆,將松塔一個個放進火里,讓火將松脂燒掉。等松塔燒到裂開時,就從火堆里取出,用腳踩用錘敲,松子就會從裂開的松塔中掉出來。大家忙了一個多小時,已打出一臉盆松子,我說夠了,太多我也拿不了,一稱已有八斤多,望著粒粒飽滿的大松子,我簡直高興得合不攏嘴。剩下沒進火堆的松塔,阿江就在院子里挖了個坑,將其埋在土里,他說等松塔入土悶上一個多月后再挖出來,這樣就不必用火燒了,松塔曬干后就會自然開裂,輕松取出松子,山里人的弄山貨經(jīng)驗,真使我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