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寫喜悅心情的成語200個 推薦度:
- 春的散文 推薦度:
- 月亮的散文 推薦度:
- 雨夜的散文 推薦度:
- 清明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探望大作家母親的喜悅散文
今天太榮幸了,雖然一路風(fēng)雨飄飄,但心情是那樣的美好,因為我們探望了一位大作家的母親。
為了探望這位年近百歲的高齡母親,順便拜見一下她的女兒大名鼎鼎的女作家,昨天我就起程,來到了女作家附近的師妹家,暫住一宿。準(zhǔn)備第二天上午早早去探望老人,不能趕在中午飯口,以免添了麻煩。
可當(dāng)傍晚師妹打去電話時,方知大作家不在母親這里。師妹很上火,希望我在她的家里再等待一天,以免失望。我想,我們的初衷是想探望老人,見不見到大作家無所謂了,只要能夠見到大作家的母親,也是我一生的榮幸!
我們明天就直接去老人家探望,圓上一顆崇拜敬重的心愿!師妹認(rèn)為也對。
第二天早上,外面的雨悉悉索索一直下著,沒有見晴的意思。在師妹家溫暖的大床上,我就為今天怎么出門而發(fā)愁。師妹家裝飾一新,潔凈至極,好像哪里也沒有看到一把雨傘。我想我們兩個怎么出門,出了門到哪里急速買把雨傘呢?
師妹煮好了飯,端上來幾個菜,妹夫和我們一起匆忙吃起來。妹夫吃的比我們快,吃罷,妹夫站起來,到他的臥室里拿出兩把傘,一把金黃色,一把絳紫色。妹夫說這兩把傘是他昨晚為我們準(zhǔn)備好的,我欣喜若狂地夸贊道,妹夫是個很有心的男人。妹夫羞澀的將臉別過去,不過我看到了妹夫轉(zhuǎn)去臉時,那余下的半拉臉上,流下的那股被人夸贊后,心里美滋滋的、孩提般的微笑。妹夫和師妹一樣,都是直率的人,值得交往的人。
有了雨傘,我們便興高采烈的走在被雨水澆灌得面目一新的馬路上。
我們來到十字路口,等來了另一位,教師小劉。小劉是個很開朗健談的人,見人先是微笑。此時,我們?nèi)说男那槭且粯拥,在各自的雨傘下,雖然身上被風(fēng)雨襲擊的瑟瑟發(fā)抖,可是想到只要踏上客車,那端方向,便是我們想要探望的九十高齡以上,大作家的母親了……
無論是站在雨地里等車,還是坐進(jìn)車?yán),教師小劉毫不拘?jǐn)、談笑風(fēng)生的樣子,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莊河,與文字有關(guān),有了一個大作家孫慧芬,帶動出多少個文人!現(xiàn)在可以說,莊河是人才濟(jì)濟(jì)的地方。一個成名大作家筆下的《歇馬山莊》,將莊河旅游景點載入遼南大地的歷史史冊……多么有突出貢獻(xiàn)的一位女作家呀。如今,一書《秉德女人》又將帶動莊河走向影視界。
莊河,幾年前和幾年后,至從認(rèn)識師妹那天起,我始終崇敬著這里的一山一水,這里的每一座建筑。就像愛屋及烏一樣,對莊河的親切,源于崇拜這位大名鼎鼎的女作家;源于追逐摯愛文學(xué)的后起之秀師妹。這里所到之處,都使我嗅覺到了文明的氣息,人與人之間的'文明和幽默……
這不,三人說說笑笑,到了大作家母親的家園前。下了車,有人來接我們。完全托教師劉的福。
我們被請上了樓,七十高齡的大嫂,首先笑吟吟的接待我們。寒暄幾句,我們的視線便投入到敞開的一間臥室里。因為我們看到了,看到大作家的母親,坐在里臥室窗前,寧靜而慈祥的看著我們。那典型的中國老母親的慈祥面孔,吸引得我們仨不分前后,鉆了進(jìn)去。
我們圍著老人坐下?磥泶笊┦莻很孝順婆婆的女人,與婆婆一直像親生母女。大嫂介紹說,老母親已經(jīng)九十三歲了,耳朵稍微背點,眼睛一點不花,身體各組織器官一點毛病沒有。就是有時不大愛吃飯,吃一口東西要含上一陣子再向下咽。老母親聽著聽著,似乎感覺是在說自己什么,微微一笑,以示歉意。
大嫂說,母親頭幾年還能納鞋底,為家人做純棉布拖鞋,如今我們腳上穿的,還是老母親當(dāng)年的手工杰作……雖然短暫時間對老人了解不多,但從四代同堂大家族的和合、謙卑、做出的成績,整體綜合素質(zhì)上看,這位寧靜的母親,年輕時,對這個家、對兒女,是怎樣一個偉大的帶動啊。
大嫂指著床邊,介紹說,大作家昨天還在這里坐著寫東西呢,老母親就躺在床上睡覺。醒來回頭看女兒還在身邊,老母親會很幸福的再睡一覺。有時大作家坐著寫累了,也會換個姿勢,就跪在這床邊寫……
我們對大作家的孝心,和孜孜不倦的奮斗精神,越加肅然起敬,越加有種親切感!當(dāng)看到了墻上的照片,我們拿下來,從中找尋大作家的照片。厚厚的一打家族照片里,終于有三兩張我想迫切看到的照片。真的,比曾經(jīng)報刊上看到的形象還要好,女作家那么溫柔謙和,具備老母親臉上的那絲寧靜和善良。
師妹想到和老人合影留念,經(jīng)大嫂同意,我們很榮幸地滿足了這一心理愿望。說了一陣子話,雖然不舍得離去,但也必須離去的時候,我們便起身向老母親告別。我們剛剛走到客廳門口,準(zhǔn)備穿鞋時,老母親就在我們身后,欲送我們。老母親啥時下的床,那么快的走到我們身邊,我們還不知道。年近百歲高齡的老人,待人如此重視禮節(jié),是一般老人做不到的。
同時,我們對老人如此輕快的身體,驚嘆不已。我們借機(jī)又陪老人坐了一會。師妹看到老人的腳,問母親是小腳女人嗎?老母親就將三寸金蓮伸給我們看。呵呵,多么隨和、可愛的母親!
我們與老母親揮手道別。七十多歲的大嫂一直把我們送出來,又送到大道上,想陪我們等車,我們一再勸說,大嫂還是一直等到我們上了車。
回來的客車上,我們仨像品味一塊精神文化食糧似的,滔滔不絕的咀嚼著這次探望,余香未了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