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古城散文
中原古詩人很少歌詠大理,因為,他們很少來這兒。
可是,一句詩,大理人自己的詩,很好地補寫了古城的神韻,大氣而不失柔婉,溫潤又飽含滄桑: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
這水,就是洱海。
這山,就是點蒼。
山水間,一座古城靜靜地臥著,多少年了,就這樣靜靜的臥在西南一角,少有中原古城的烽煙,少有中原古城下的聲聲鼙鼓和廝殺聲,在這秀麗山水的一角,靜靜的,臥成一處世外桃源,一處人間生活的后花園。
我很替唐末人惋惜,當時,戰(zhàn)爭頻仍,屋舍為墟,為什么不鞭一匹馬,任嗒嗒的馬蹄一路南來,在這兒觀洱海魚,看點蒼雪,甚或是登上高山,詠詩一首?
我也曾替宋朝靖康年間的人遺憾,金人的鐵蹄,一路踐踏,生靈涂炭,“小桃無主自開花,煙草茫茫帶晚鴉“,只見殘垣敗井,不見人家。大理,當時,一片升平,歌舞之聲響徹夜空,他們?yōu)槭裁淳筒恢浑p草履,來此逍遙?
多少年后,我來到這兒,來到這塊遠離爭斗的潔凈之地,來來段和譽的故鄉(xiāng),來到高量成的故土,來到茶花的生發(fā)地,來到《五朵金花》歌聲飛揚的山水,來看我心目中的大理。
這是一塊神圣的土地。
她那么老,以至于不輸于中原的任何古城,段思平、張勝溫、李元陽,一個個名字,在歷史的云煙中,熠熠生輝,擦拭不去。
她那么靜,在中原歷史深處,鼙鼓聲聲,金鐵交鳴,戰(zhàn)士血,蒼生淚,交織橫流時,這兒,山仍青著;水仍白白;一片情歌響起,與天空的圓月交相輝映。
這兒不需要詩,因為,古城就是一首詩。
這兒不需要傳奇,因為,古城就是一部傳奇。
走在古城,街道,是青青的石板。城墻上,藤蘿一抹碧綠,在告訴你,歲月是如何沿著這古城墻,一寸寸爬過的;當然,還有街巷,還有木樓,還有雕花鏤空的建筑,如古塔,如寺廟。
時間,早已過去了千年,可是,風(fēng),還是昨日的風(fēng);水,還是往日的'水;古城,還是當年的古城。沿著街巷,一個人悄悄地走,不發(fā)一聲地走。這時,一顆心也就變得清清靜靜的了,一襲說不清的憂傷,竟然微微地蕩漾上心頭。這,大概就是懷古之情吧。
走大理的小巷,最好選個細雨天。
大理多云,雨也不少,招手即來,多情得很。這時,在細雨中打著一把傘,輕輕走在古城小巷中,聽著隔壁女子嘰哩嘎啦地笑著,或者唱著“大理三月好風(fēng)光哎——”一顆心也跟著柔柔地飄,無盡頭地飄。抬起頭,墻頭上,或招展著一簇兒花,或籠罩著一叢綠蔭,讓人的心格外熨帖,也格外寧靜。
大理人愛養(yǎng)花,“家家流水,戶戶養(yǎng)花!笔钦鎸嵉膶懻。其實,大理的女孩,就是大理最好的花啊。大理的山歌,也是大理另一種最好的花兒。弘S便哪兒,一聲山歌響起,讓人聽了,都會心為之馳,神為之搖。
至于水,就在身旁流著,不喧囂,不奔騰,款款緩緩,風(fēng)情萬種,映著花兒,映著綠葉,映著樓房,還有人兒。水太柔,以至于人不敢臨流照影,害怕驚著了流水,她會害怕的,會羞澀的。
就這樣,在細雨中走累了,漫步登上小樓,找一處靠窗的座位坐下,看風(fēng)雨中的古城,一派迷蒙,好像一幅清淡的水墨畫一般,輕輕在雨中暈染著,悄悄地潤澤著,也是一種徹心透肺地享受。
當然,如果是餐館,最好是洱海邊上,要點米酒,點上酸湯魚、黃金片,一邊吃著,一邊喝著。側(cè)頭樓下,洱海上煙雨迷蒙,有船只不歸,在雨中遠去,再遠去,一直進入煙霧深處,把自己的心也帶進了煙霧深處。
煙霧深處,有山歌聲響起:“韭菜好吃不得連根拔啊,好玩的表哥不得在一家啊——”歌聲柔婉如水,多情如霧,細膩如桌前放著的米酒。
一切,都那么和諧。
一切,都那么平靜。
這,才是大理最美的地方,美得讓人流連忘返,不容離去;離去后,又輾轉(zhuǎn)反側(cè),寤寐思服。
【人走古城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滄桑古城散文欣賞11-07
走不出的媽媽菜散文11-15
走心的《當你老了》散文欣賞11-18
這條路走的太匆忙散文11-08
散文走不出去的門樓05-01
人與風(fēng)景散文12-19
人與人散文欣賞11-12
人之氣度散文04-30
歲月吹不走的一片云散文11-18
黑夜中一人獨行散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