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自然散文
回歸自然散文1
一句句千言萬語,說到累了,倒頭便睡。無有牽掛,因為想說的和文字都嘮叨完了。心情舒暢,有文字聽我嘮叨不停,耐心熱情,細細地替我分解,給我一個開心的理由。把我?guī)牒玫木辰,一個幽靜美麗的地方,沒有嘈雜,沒有人來人往。那里靜得連自己呼吸聲都會聽到,靜靜的地方向往不斷。
慢慢坐下來,欣賞美麗的景色,山上樹木郁郁蔥蔥,高不可攀,一人無法摟在懷里,枝葉茂密正是乘涼的好地方。柳枝倒垂,形成傘狀,可以避雨。向前走著,腳下的雜草親吻著,希望腳步停下來,坐下來一敘衷腸,訴說往日的寂寞,一片綠油油的景象,不斷欣賞,停止腳步,不再走出此地,隱居此山。
草綠藍天山連山,身在此中,和樹木捉迷藏,采些野花做個花環(huán),帶在大樹的胸前,給大樹穿上新裝,山林里一片美麗景象。慢慢的樹木呈現(xiàn)紅色,夕陽穿過山林的縫隙,霞光萬道似彩帶飄飄,一條條紅絲帶,纏繞在林與山之間。樹葉飄飄,楊柳到垂,紅綠相襯,小風微吹,像蝴蝶在飛,樹葉與風合作奏起美妙的音樂。流水聲,蝶兒飛舞,蛙兒呱呱叫,金鳳凰舞動美麗翅膀,一道道風景展現(xiàn),如詩如畫。這時夕陽漸漸遠離,與黑夜接軌,只剩下最后一線美麗不再蔓延。
被一個叫黑夜的,吞噬了夕陽的美麗,殘忍地帶走最后一片云彩,一片片漆黑,不見一絲光亮,黑暗沒有占據(jù)多久,只見天空數(shù)道金光直射大地,把黑夜穿透,打破這漆黑的世界,星星劃過天空之城,把這黑夜控制,似火焚燒,星星之火點燃,照亮了大地,照亮了山川河流,青山綠水,更加清幽寂靜。
我望著美麗的星空之城,嗅著山中的奇花異草的芳香。面對河流堤壩,背對高山,傾聽流水潺潺,似笛聲悅耳,陶醉此山中,心隨風云游,似飄似醉,與山川擁抱,與小溪流向,與樹木翩翩起舞,與天地融合,回歸自然,飄向星空山川河流,似空氣飄向每個角落,似花香蔓延,似春雨灑向泥土 來源于自然,回歸與自然!
回歸自然散文2
在同事們數(shù)日來的切磋和準備下,20xx年7月7日這個和小暑也私約的禮拜日總算如期而至了。在鄰家清晨的第一聲鳥鳴還未來得及奏響時,我便驅車來到預定的地點等候。未幾,同事們便陸續(xù)而到,于是打開后備箱,經(jīng)過大家的數(shù)輪清點后,我們終于向卓尼木耳溝景區(qū)風馳電掣般駛去。
“兩山鳥鳴啼不住,輕車已入云深處”。一路上,耳朵里充斥著振聾發(fā)聵的DJ,倍覺這個廉價的車子也在有節(jié)奏地跟著舞動。眼前交替晃動著銀幕般的蒼翠欲滴的群山和那逶迤而過的像玉帶一樣經(jīng)年不息的激流。我們的眼球顧不上留意那些一路向我們拋眉弄眼、變幻多姿的風景美人,因為我們還要尋覓一個既能就地取材,又能為大家稱道的理想的落腳之地。
也許是木耳溝的自然造化考慮到了我們這些普通游客的內心需求,我們要找的自由勝地俯拾即是。于是我們沿著道路一旁新碾出的車轍印繞了不到10米遠,眼前便豁然開朗,宛然進入世外桃源一般,盡管這里已經(jīng)留下了別人踩踏污染的痕跡,但大家絕無半點埋怨之感,在我們的心里似乎有一種不謀而合的共識:大自然可以容納一切,況乎我們呢?
這是一個視野足夠開闊的空曠之地,南北兩側山勢巍峨,林木蔥蘢。東西兩側宛若巨斧劈開,境界大開。我們真好在南麓之下,那些伸手可及的松木鱗次櫛比,高聳入云。周圍掩映著高低錯落、葳蕤低垂的柳樹酸刺,地上鋪展的是那些無需修剪的天然草坪,其間的野花星羅棋布,爭相斗艷。那時那刻,不難察覺,涌動在每個人心間的是“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松弛和愉悅。
往日慵懶疏散的同事們在今天表現(xiàn)的格外驚人,一斗煙的功夫,天然灶臺筑壘起來了,裊裊炊煙升騰起來了,被同事詩稱為蘑菇一樣的遮陽傘從草坪上冒出來了。閑散自得的我拿著自備的早已落伍的攝像機真實地記錄了同事們在草坪間忙碌穿梭的身影,留下了他們在鍋碗瓢盆交響的樂章里熟練駕馭的速寫畫。
裊裊升騰的炊煙如小溪般向天河一端源源不斷的流去,氤氳在山尖上的自在多情的云兒也目睹分享著我們的喜悅久久不肯散去,那東側云端里含羞探頭的朝陽也耐不住寂寞地把它那一縷縷七彩的金光灑向我們每一個連毛孔里也暗藏笑容的臉上。這情這景又讓我禁不住想起了辛老那傾倒人心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賀新郎》)里的千古詞句。
等到水開茶香,飯也開鍋時,我們的特邀嘉賓也如約而至,于是席地而坐,海闊天空,開懷暢飲的宴劇便逐一上演了:把酒臨風的豪氣,觥籌交錯的爽意,劃拳猜牌的趣味,挖坑贏幣的刺激還有那夾雜著醇美醉人的酒香和山肴野蔌的美味一起被大自然秘密遣來的使者,人心脾的空氣和拂面而過的微風給偷偷地卷走了,這一切也被我的那個被他們全然不覺的破舊的相機的快門給永遠定格和記憶了,也許此時的這一切就是道學里所云的“天人合一”之境吧。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也許是我們太過于沉溺自然之樂了,連天公也遷怒了,就派來它最得意的天兵驕將開始向我們下逐客令了,先是一陣悶雷,再是一陣風響,見我們意猶未盡,無動于衷,于是便使出渾身解數(shù),將那驟雨也潑灑而來,情急之下的我們拗不過天公,只好收起鍋灶,卷起殘留,倉皇而歸。
歸家的路上,云黑天暗,大雨瓢潑,我們緩速出溝。在與同事們的談笑說鬧之間,我又不由得憶起東晉女詩人謝道韞那句飽覽五岳之尊后突發(fā)回歸自然懷抱愿望的詩句“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來。我想古人面對自然尚有如此迫切的愿望,在我們物質文明高度發(fā)展的今天,眾多的人們包括我在內的那種回歸自然的心情也就不言而喻、略見一斑了。
回歸自然散文3
自然!人類與之搏斗了這么漫長的歲月,也沒有完全駕馭和征服它。也許,渺小的我們只有敬畏她,珍愛她,才能回歸生命本色,才能守住綠色家園
我一直懷著宗教般的虔誠感悟自然、膜拜自然。
山,綿延橫亙;山,險峻挺拔;山,巍峨磅礴
山,巍峨磅礴,讓人想起五岳;山,新奇秀麗,令人憶起峨眉
山,猶如令人景仰的圣哲,沉穩(wěn)是他的天性,它靜靜的詮釋著生命的偉岸博大,肅穆莊嚴
山,好似讓人擁戴的偉人,仁厚是他的本色,它靜靜的獻出了珠穆朗瑪?shù)纳衩兀I出了黃山的溫泉、云海、迎客松
水,澄澈清明;水,婉轉靈動;水,奔騰不息
老子云:上善若水。
孔子云:逝者如斯。
李白有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羅貫中有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水尚智,九曲十八彎后匯如了奔騰的大海,得到了完美的歸宿。
水為智者所道、所贊、所感
山,沉穩(wěn)敦厚。水靈動聰慧。山與水性格的`互補造就了自然生命的美麗。
仁者愛山,智者樂水。山中藏著許多礦石,水中蘊藏著許多生命,是真;山林之勝,懸崖飛瀑,是美;山的靜默,水的靈動,是善。造化之中的真、善、美,我們應用蜜蜂采蜜的精神去搜尋探索,獲得其中的真諦。
遺憾的是,身為自然生物一支的人類,卻把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大自然肆意踐踏。森林砍伐,植被破壞,廢氣排放,江河污染,無辜生靈遭到濫殺。后果是沙漠化、酸雨、臭氧層空洞、地球變暖以至物種毀滅。這是人類不敬畏自然的報應。
回歸
面對自然之美,我們往往只是簡單感知她的外在,而不真正去理解這種美的內涵包含著純潔、和諧、流暢、靜謐、雄渾、平衡和神秘,包含著一種依照亙古不變的規(guī)律生生不息的運動。自然美的本質是一種精神。
一抹斜陽,幾絲殘云,去踏青,享受那一份純凈吧!
即使不是人閑桂花落的幽谷,也非清泉石上流的山澗,只是城市中心的一小片綠地,也能感受到那片賞心悅目的綠色──那是生命的本色,那是我們的家園,又有誰忍心打破這片寧靜的綠呢?
如果自然是大海,那么人類僅僅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滴水卻總想用自己代替大海。
在人類日益失去對自然的敬畏,在破壞自然后屢遭大自然報復的今天,是否該重提一個話題──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其實就可以回歸生命本色,就是守望人類的家園。
回歸自然散文4
早春三月的西施故里,粉墻黛瓦的樓閣,高低錯落著;青石板鋪就的小路,青石板的小橋,小橋下,流淌著的是彎彎曲曲的小河;曲徑通幽處,鳥啼聲聲慢;沿途的那些樓房,木質的門窗散發(fā)著歷史的味道,引人回味無窮。那依臨浦陽江而坐落的館所茶樓,很是適合你,于喧囂忙碌之中,選擇一處安靜的場所,沏一壺明前西施玉露茶;或自斟自飲獨賞風景,或邀三朋五友碎語清談;茶香裊裊處,滌盡煩惱與浮躁,任遐思無邊,任心境恬淡從容。
你可以透過那落地玻璃,盡情的觀賞浦陽江的美景,遠眺江對面王羲之所寫的“浣紗”二字,欣賞江上不時而過的漁舟,那些嘬魚的鸕鶿,也許正在看著你呢,或許,你自己也成為了一道風景。
我喜歡在這早春三月,放慢腳步,靜心地行走在曲曲折折的小道上,欣賞那些錯落有致的房屋,老式的臺門,老式的四合院,都泛著一股古樸、沉靜的韻味,讓我總有一種游離時間之外的感覺,好像歷史的影像不曾在此走過一幀。
西施故里,樸實而悠然怡人。西施故里的夜晚是最吸引人的,粉墻黛瓦在那一個個大紅燈籠的掩映下,顯得很是嬌柔,很是讓人沉醉。不經(jīng)意間,你會被慢慢的感染,慢慢的融入進這種獨有的典雅之中。那一種都市休閑人的感覺,仿佛已經(jīng)回到曾經(jīng)的童年歲月。
那個高高的戲臺,演繹過多少出越戲,兒女情長,忠孝節(jié)義,盡情的演繹著千年的意蘊;戲臺前面道地邊上的風車與曬稻谷的雕像,就像回到了小時候村子里做戲時我們頑皮著嬉戲鬧鬧的情景,往日幫父母扇風車的情景還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歷歷在目。
行走在西施故里,一股寧靜怡人的心境自然而然的彌漫著。腦際里,仿佛穿越千年時空,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曾經(jīng)的輕歌曼舞,曾經(jīng)的驚艷奇跡,一篇篇西施的故事不斷的在歷史中演繹,穿越千年,不斷的深入暨山越水,這里的一切仿佛都是在追尋曾經(jīng)的歷史,曾經(jīng)的古越足跡。
放松你的腳步吧!在這個季節(jié)里,于喧囂的市區(qū)之外,盡情的深呼吸,悄悄地閉上雙眼,親吻那來自于大自然的清香,忘卻某些煩悶與騷動,放松心靈,讓心靈回歸自然,讓你的心決定你的足跡,放下煩惱,敞開你忙忙碌碌的心扉,偷得些許閑空,不亦樂乎?
回歸自然散文5
人,自從誕生于這個五光十色的塵世起,就注定與喜、怒、哀、樂密不可分。在七情六欲重奏的樂曲中,我們活動著關節(jié),舒展著骨骼,匯聚了千差萬別的名字和萬紫千紅的花期,于是就有了這千絲萬縷的情感世界,就有了這波瀾壯闊的人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春花秋實,夏雨冬雪;斗轉星移,四季交替;潮起潮落,生死相依。生命從自然中來,最終又化作一縷輕煙,回到自然中去……大自然的規(guī)律是宇宙間任何力量都不能改變的。
生物不能超越自然,人生亦應回歸自然。
其實,人,真的應該活得自然些,因為活得自然,所以才不裝腔作勢,不扭怩作態(tài),不賣弄,一如坦蕩的戈壁,壯闊的海洋;也正因為活得自然,所以才有敞開心扉,讓世人觀瞻的勇氣!
高興時手舞足蹈,激憤時怒發(fā)沖冠,此謂之自然;大笑時開懷撫掌,痛哭時涕淚橫流,此謂之自然;成功時盡可一蹦三尺,失敗后何妨頓足;順境中盡可乘風破浪,逆境時何妨破釜沉舟……順其自然罷了。
讓人生回歸自然,就是重視生命的自身價值,在紅塵之中獨享那份恬靜,得意而不忘形,失意而不萎蘼,寬厚仁慈,真誠純樸,知足常樂,大智若愚,能把苦水當做美酒,能把傷痛看做財富,能用歡笑蘸著淚水的畫筆去寫意,能用淚水和著歡笑的歌喉去抒情。不以大富大貴為榮,卻以無才無德為恥,平平安安活到老,輕輕松松過一生。
牷毓樽勻壞娜松不該在功名利祿面前失掉本性,不該在污海濁流之中迷失航程。仔細想想,人來世一遭,確實不易。為什么要得意忘形,不可一世呢?讓世界少一些假、惡、丑,多一些真、善、美,人生,不更趨于自然嗎?
即便世間人生觀念不盡相同,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但不管別人怎么說,我都會虔誠地將自己的人生——回歸自然!
回歸自然散文6
鄉(xiāng)村的小路靜悄悄的,小路的兩旁是綠色的麥子,微風拂過,麥浪起伏,麥穗在微風中左右搖擺,一切靜謐美麗。田野里到處是綠色,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喜歡這樣的小路,沒有行人車輛的穿梭,沒有吵雜喧鬧的人流,一切好靜好靜!一個人行走在這樣的小路上,心里舒暢極了! 路邊的小花在靜靜地開放,草的芳香依舊,只是覺得缺少了什么,一種熟悉的味道!突然地,好像天空飄了雨,細細的綿綿的斜斜的,淋著雨好舒服!喜歡這樣的感覺,曾經(jīng)多少次與孩子們一起淋雨,這是一種幸福!更可笑的是兒子也與我一樣喜歡淋雨!當天空飄雨的時候,兒子總喜歡往外跑,別人都說他傻,我也擔心他被淋著,可當我聽我爸說,兒子說喜歡淋雨的感覺時,我只是笑。這一次我沒有批評他,因為我知道了兒子的天真爛漫的心理,因為他的心已經(jīng)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了。這一點讓我很欣慰!
我是一個特別熱愛大自然的人,一草一木,一絲清風,一朵白云,都是我關注的。這樣的喜好,我希望能保持一輩子,我也教育我的學生多親近大自然,這樣才能感悟到更美好的東西!每當親眼目睹讓我心動的風景時,心中總會有一種渴望,希望能與我的學生們一起融入到最美的風景中,一起聊天,一起共賞風景。那將是最美的境界!可這樣的鏡頭也只是瞬間想象!
忽然那么向往孔子與弟子們游春時其樂融融的畫面,為師者,施教于人博愛于人。學水淡泊心境,真君子也!古人尚且如此,何況是我們呢!
回歸自然,淡泊心境,追尋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何嘗不是一種快樂!我不會錯過我身邊的風景。我會珍惜正擁有!
回歸自然散文7
大凡一些小生靈,對人類都有依賴性,特別是從“光腚猴”開始喂養(yǎng)起來的鳥兒,對主人更是充滿了依賴和信任。它們和主人的關系極為融洽,不亞于父子或是父女關系,那種超乎尋常的“親情”也著實讓人感動和難忘。
我從小就喜歡養(yǎng)些小動物,特別是對養(yǎng)鳥情有獨衷。我養(yǎng)鳥與別人不同,不是從集市上去買那種成年的鳥,而是從野外的樹上掏一些身上還沒長全毛的小光腚猴來喂養(yǎng),因為這種鳥能喂熟化了,不會再跑,它會隨時伴在你左右,幾乎與你同吃同住同睡。
記得在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一個在村子果園里住的同學掏了一窩“滴滴水”鳥,送給我一個,我如獲至寶,便精心喂養(yǎng)著。這是一種常年生活在我家鄉(xiāng)山野里的一種羽毛灰色頭上腹部有白色羽毛的小鳥,這種鳥身體如麻雀般大,叫聲卻比麻雀好聽。幾個月后小鳥長大了,渾身羽毛整齊光潔,沒有絲毫損傷和污濁。那時我家的院里種著很多花木,有石榴樹、梧桐樹、丁香花、刺玫瑰等。吃飽后的小鳥便整天在花木之間玩耍。那時也有很多野鳥和麻雀在花木間追逐、嘻戲,小滴滴水也常常加入過去一起取樂。野鳥畢競是野鳥,玩一會就飛走了,可我喂得小滴滴水卻不為所動,只限于院子里的花木之間,從“不越雷池一步”。我和家里人都十分放心,它餓了渴了便會飛到我們身上扇著翅子張著嘴不住地叫,吃飽喝足后便又飛去了。
小滴滴水仿佛成了我們家庭的一員,不,它就是我家的一個成員了。
那時我跟父親常到我家北面的一個荒草坡里去玩,如果逮著個小螞蚱之類的,便打打忽哨,小滴滴水要是聽到忽哨聲便展翅飛去,落在我們身上,張著嘴等待美味,吃完螞蚱后便隨我們回家。有時母親用箥箕選糧食時,小“滴滴水”也會飛到箥箕里用爪子刨著糧食粒,還用嘴叼著糧食玩耍撒歡;有時在我吃飯的時候小文秘站-您的專屬秘書,中國最強免費!“滴滴水”會一下子飛到我的筷子上,歪著小腦袋,用鳥語和我對話;有時母親到商店買東西,它也會飛到前面跟著去……多好的一只小鳥啊,多通人性多可愛呀!可是就在一個深秋后大雨滂沱的夜晚,小鳥從屋門框的簾子上被風刮下來淹死了……
連著多少天呀,我總也忘不掉那死去的鳥兒,我對我的粗心大意和不負責任而深深懊悔。
前年夏天,一對“白頭翁”鳥在我家的刺梅上孵了窩小鳥,共四只,前三只順利成長,先后隨大鳥飛走了,窩里只剩最小的一只了,不知發(fā)生什么變故,大鳥不來喂食了,小鳥餓得“嗷嗷”直叫,可能餓得實在受不住了,便從窩里爬出來,不小心又掉到地上,小鳥無助地扭動著身體,叫聲悲切,讓人心疼。我實在不忍心了,便把小鳥收養(yǎng)了。我趕忙拿來鳥食喂它,它大張著嫩黃的小嘴連吃了四五口食,吃飽了,便踡縮著身體睡著了。數(shù)日這后,小白頭翁巨然也長大了,象孩子一樣調皮、可愛,它有時飛到我的肩上,有時飛到我頭上,晚上睡覺時還鉆進被子里。這只小鳥極乖巧聽話,仿佛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長大后的白頭翁,極懂事,它會看人的臉色行事。主人高興時,它會盡情撒嬌,任意“妄為”,我吃飯時它會飛到桌子上或是干脆站在碗邊上任意吃喝,有一回我喝著酒,它毛頭毛腦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從酒杯里喝了一口酒,辣得它直撲愣頭,少頃,又飛起來在我身上頭上亂琢一通,我急忙用手擋著,嘴里說著:“是你自家喝的,不怨我,不怨我。”有時我外出時間久了,乍回到家,白頭翁恣得忽閃著雙翅,匍伏下身子,伸著勃子,張著嘴,“啁啁啾啾”一個勁地歡叫,你此時上前撫摸它,它就會“嚶嚶嗡嗡”靠在你的手上做出一種極溫順極服帖的乖巧樣,讓人心里不免生出一絲溫情,如果有意識不到跟前“親近”它,它就會一下子飛到我的頭上或是身上,用嘴啄,用爪撓……
鳥兒,是種極為吉祥的小生靈,它不只是點綴了人們的生活,還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情趣,增添色彩,同時它還代表著“和平”與“安祥”,代表著誠實與善良,就象“鴿子”代表和平一樣,民間不是早就流傳著:“行下十輩子好,才能脫生一只鳥”的說法嗎?說什么我也不能讓這只白頭翁再有任何閃失了,我決意把它放歸到大自然,讓它重回大自然的懷抱,去追尋、去探索、去開拓屬于它自己的生活。
于是,我實施了自己的“放飛”計劃。可是連著幾次放飛都沒有成功,白頭翁無論如何也不走,咋辦呢?我無計可使,最后一個專門從事鳥類研究的朋友告訴我一個辦法,他讓我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也就是到了鳥類的繁殖季節(jié),到野外去放飛,也許會成功。于是,我便按朋友指點,又實施了一次放飛計劃。這次似乎有門,我回到家里,白頭翁沒有跟回來,誰曾想,過了兩個多小時,它又回來了,又回到食槽水槽那里去吃喝。它吃喝完了,我靈機一動,把食物和水都給它拿了,我又把它重新帶到野外放飛了,你別說,這次很成功,雖然白頭翁又回過幾次家,可是尋不到食物和水,便也無可奈何,最后一次回家時還跟來了三只與它一般大小的白頭翁,它在院子里飛了一陣子,又在院子的周圍盤旋了幾圈,便飛走了。我斷定它已經(jīng)與其他的鳥兒融合到一起了,它已逐漸適應了野外的生活了,我的心才稍稍有些平靜下來。
是啊!回歸自然多好啊,那里充滿生機,活力和希望。那里天高地闊,那里清平恬靜,那里沒有爾虞我詐,爭權奪利,只有回歸自然界,一切才有了歸宿,才有了發(fā)展空間,才能有充實與飽滿的生活。自然界雖然也有動物之間的弱肉強食、絕死打斗,那只是為了延續(xù)生命,或是為了種群的高質量繁衍而進行的必要的“戰(zhàn)爭”,如果沒有了那些必須有的戰(zhàn)爭,那么自然界將會不復存在,生命也將化為烏有。只有回歸自然的懷抱,一切紛耘復雜的爭端,投機取巧的漁利,心術不正的誣陷,無中生有的中傷都沒了市場,廣袤的自然界會包容一切,消化一切,回歸吧,回歸吧!
【回歸自然散文】相關文章:
黑與白散文11-06
資格散文12-25
夢想_散文11-20
《父愛》散文11-20
塵緣散文11-19
年畫散文11-19
行者散文11-19
期盼散文11-19
黎明散文11-18
山杏散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