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即景作文 推薦度:
- 雨中梅花詩句 推薦度:
- 清明散文 推薦度:
- 春天優(yōu)美散文 推薦度:
- 抒情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雨中登太白山散文
向往太白山已經(jīng)很久了。
聽朋友說,游覽太白,當(dāng)于盛夏。于是我們選擇七月上旬,正是酷熱之時而游。
先一日,因時間倉促,從西安出發(fā)至眉縣,留宿一晚,第二日清早從眉縣出發(fā)至景區(qū)。不料天氣有變,烏云低沉,天色陰昏,眼看著雨滴落地,雨幕遮眼了。只好冒雨登山,雨中賞景了。
從景區(qū)正門乘車到下板寺,一路順著河谷迂回錯繞,蜿蜒曲折,盤旋而上,景色殊美。司機身兼導(dǎo)游之職,每至一處景點,停靠數(shù)十分鐘,給游客介紹觀賞,雖雨絲沾衣,但興致高昂。所經(jīng)路兩旁,有似“銅墻鐵壁”者,黝黑石壁刀削一般垂立千仞,氣勢恢宏;有“蓮花峰”瀑布和諸多飛瀑,白練從天而降,銀玉傾瀉,猶如潑雪千尺,聲吼震天,驚心動魄;還有一路伴隨著的懸崖棧道,懸空架于陡崖峭壁,更有“世外桃源”的曲徑通幽,兩處景觀相得益彰,于神秘的深山之中,似乎時光隧道探尋未知的世界,更增添了一份神秘魅力。
其中最為有名的當(dāng)屬“潑墨山”。此處便是因李白而來,據(jù)傳說為李大仙人作詩之處。寫詩興起激動,翻倒墨盒,一時墨汁傾灑,石壁黑墨淋漓。因雨水淋灑,觀之果真形象生動,其色其景如與傳說吻合。周邊各處石壁,文人騷客豈肯放過,各種詩文遍刻其上,實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文化景觀。站在壁下,聽著李白的傳說,不禁想起詩仙的《登太白峰》詩:“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guān)。愿乘泠風(fēng)去,直出浮云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一別武功去,何時復(fù)更還?”如今身臨其境,不禁為大師的文華神采所傾倒。
我們坐旅游電瓶車,順山勢傍河谷盤旋而上,因夏季多雨,所以河谷里洪流滾滾,驚濤拍岸,白浪怒吼,浪花飛濺,令人動魄。間或有吊橋懸跨,游人在橋上于搖晃擺動中體驗雄山激流,視覺沖擊殊為強烈。更有很多大小瀑布,間隔幾多山灣就已經(jīng)聽聞驚天怒吼,氣勢震撼。等抵腳下,但見銀河傾倒,飛雪傾瀉,白練垂懸,猶如白龍入海,驚天動地中水霧迷蒙,真是蔚為壯觀。
一路就這樣邊走邊看,愈往上,景色奇異之處愈多。視野之中景色變幻,尚未到半山,已經(jīng)大為驚嘆。原以為從景區(qū)入口到纜車站沒有多遠(yuǎn),不料坐車竟然需要一個小時多,方至天都門。其時,雨勢漸大,溫度驟降,一行人哆哆嗦嗦,冷顫篩抖,租棉衣,買雨披,進熱食,四周轉(zhuǎn)轉(zhuǎn),活動一番,補充些許熱量,然后趕緊坐上纜車?yán)^續(xù)進發(fā)。
坐在纜車之上,自有一番視野。但見莽林疊翠于蒼山奇峰,有清溪碧潭點綴其間,隨處散布的古跡遺存,更是增添了文化底蘊的魅力,動靜之景皆成畫卷。來之前查閱有關(guān)太白山的資料,最是欣賞有關(guān)詩詞賦句。今賞之,實是驗證了古人的詩情畫意。在纜車上自下而上,太白山的景觀隨之變化,層次分明,加之天氣也變化莫測,想想難怪古人有詩云:“朝辭盛夏酷暑天,夜宿嚴(yán)冬伴雪眠。春花秋葉鋪滿路,四時原在一瞬間”,更有“山腳盛夏山嶺春,山麓艷秋山頂寒,赤壁黃綠白蘭紫,春夏秋冬難分辯”的不勝感慨之句!端(jīng)注》稱,太白山“冬夏積雪,望之皓然”,時逢陰雨氣候,山嵐水霧升騰覆掩,纜車上的視野,對于太白積雪自是無緣入目,不過浮蕩在云山霧海的仙境,卻是讓我大飽眼福。
下得纜車,順著木板鋪就的登山曲徑,悠悠然隨性而上,雨中登山之樂,浪漫之情,自在逍遙心境之中了。木板臺階大多靠崖臨淵,望之險危心驚。云霧繚繞,飄然若仙。有山風(fēng)浮吹,云蔚流紗,霧浪起伏,山尖高樹,孤兀崢嶸,忽隱忽現(xiàn),海市蜃樓般似夢似幻。偶爾云開罅隙,有陽光透射,立即景色為之一變,上有流光溢彩,群山之中云蒸霞霨,絢麗多彩,令人心曠神怡。
順著木板修建的上山路階,我們是走走停停,感覺一路到處都是風(fēng)景。自下而上,樹林樹種變化親眼目睹,植被花草也是順著海拔的不斷增高而漸上漸變,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滿山的杜鵑,或一叢叢,或一片片,或如骨嶙峋一般的老樹,像榕樹一樣的藤蔓延伸,衍生出一個大家庭,形成一個小樹林。只不過此時花期已過,看不到一朵花兒,寒雨飄灑,倒是讓他們在寒風(fēng)中蕭瑟,雨滴下顫抖,讓人看著不忍。
其余各種樹種,有幾人合抱之粗的古木,也有參天破空的挺拔極高之樹,也有奇形怪狀的樹。景區(qū)根據(jù)形態(tài),展開想象,為之取名,有“鳳凰松”、“蛇松”等等,也有因石命名,如“龍”、“哮天犬”等等,刻于石上,也增雅趣。間或在樹林之中,隨意設(shè)置觀景臺,有休息賞景的桌椅板凳,每每使我們流連忘行。最為深刻的是“聽濤”,在此觀景,耳中聲勢如濤,屏息凝神,風(fēng)吹過耳,天人感應(yīng),意境、心境、禪境、空靈之境,激蕩心胸,感受非同一般。
如此這樣,幾經(jīng)停頓休息,終于登上“天圓地方”。此處比太白主峰僅低百多米,已是極高之處了。有碑記之形勝,言南北間隔屏障,江河水系兩分。在此俯仰,“天如圓蓋,舉手可攀;大地如盤,縱橫萬千”。關(guān)中青未了,一覽眾山小,雄雄乎,威威哉,人如山高的心境陡增豪情。不過此處因地勢極高,故氣候變化無常,風(fēng)雨霧雪,罔顧春夏秋冬和節(jié)令時日,剎那變幻、瞬間即至,常常讓游客難以置信,瞠目結(jié)舌。我們登上此處之時,正欲放目極遠(yuǎn),不料突然云遮日光,寒風(fēng)侵襲,只見濃濃大霧立時三刻籠罩山頭,游人幾乎對面難辨形色,只在白茫茫的混沌吆喝世界中,聽聞話語之聲。此時陰冷潮濕,寒氣襲人,腳下難識路徑,只得小心翼翼摸扶樹枝崖石,互相喲呵接應(yīng),喏喏輕移。正在心驚膽戰(zhàn)之際,忽然又來一陣山風(fēng),眾人尚未反應(yīng),卻見云收霧散,陽光普灑,山峰四周瑰麗美景,清晰如畫,一覽無余。有游人大呼喝彩,凡視線所至,手指之處,無不是難得一見的奇觀異景,真是驚喜不斷。
此時游人逐漸至此,多不勝數(shù)。眾人興奮之情難抑,大多歡呼雀躍。極目四處,放眼八方,整個太白山,時而在云煙繚繞中模糊朦朧,難辨全貌,時而又煙消云散,一覽無余。有青年似乎看見了冰川和“太白!保d奮得大聲呼喊,回音飄蕩在山中,如同層層波浪涌向遠(yuǎn)方。此時,人們也顧不得細(xì)雨寒風(fēng),顧不得地濕巖滑,紛紛選擇各自喜歡的地方,擺出各種姿勢,取景入相,真是不亦忙哉,不亦樂乎。也有很多不甘心的游客,在此停留片刻,繼續(xù)向上攀登,不達頂峰誓不罷休,非要一睹“太白積雪”勝景不可?粗麄冺旓L(fēng)冒雨,旖旎行去,不勝感慨。
下山的時候,我們沒有坐纜車,而是選擇了步行。因為下雨,步行之人寥寥無幾,雨絲細(xì)灑,水滴敲葉,偶爾鳥鳴幾聲,在這片樹林子里顯得極為空曠寂寥。不過倒也幸運,仿佛這片美景只為我們所造,盡情賞玩。側(cè)耳聆聽天籟,四周的恬靜瑰麗,讓人禁不住神思悠長,浮想聯(lián)翩。有曲流溪澗晶瑩碧透,煙霧浩渺,吐珠濺玉,奇峰怪石,如塑似畫。有峽谷壁立,石徑縈回,古楓垂陰,溝壑幽深。用心觀賞,你會覺得一山一水、一溝一壑、一峰一石都很別致、優(yōu)美,就連山上的一林一木、一草一花、一樹一枝也都那樣美妙、神奇。
我們走走停停,盡管雨水已經(jīng)打濕了我們的衣衫,但是能獨自享受這片雨林,實屬難得。盡管我們陰冷難耐,盡管沒有登到頂峰,太白積雪的美景,以及其他有名的景觀也沒有欣賞到,但是能在雨中徜徉于太白山清新寧靜意境中,領(lǐng)略到雨中別樣的美色,已經(jīng)知足了。其實,大自然的美景何其多,我們又怎么能全部納入眼中?人生如白駒過隙,而大自然卻在永恒的時空里不斷地創(chuàng)造出難以想象的`世界,想想我們能在有限的時間里,一睹美景已經(jīng)是何其之大幸。§o坐于這片幽林,水滴從天外墜落,如同敲擊在我們的思想深處,傾聽呼嘯的山風(fēng)掠過頭頂?shù)臉渖,超凡脫俗、思古懷幽的情緒,感染著此時的世界,雨絲灑在樹冠的聲音,雨滴落在樹葉和巖石上的聲音,鳥兒打顫著的啾鳴聲,遠(yuǎn)處忽隱忽顯的低語聲,讓此刻的太白山,大氣化境,成為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的清心靜欲之地了。
大約用時一個半小時,終于又返回了纜車站。逡巡片刻,自天都門石階下行,至租棉衣的電瓶車站,已經(jīng)下午四時多了。大家在凄風(fēng)冷雨中顧不上欣賞四周景色,只等電瓶車來,爭先恐后地坐進車廂,躲雨避寒。此時,一眾喝水進食,大家噓寒問暖,氣氛漸趨熱烈,談興漸濃。更有興奮者繪聲繪色描述某處景觀,拿出相機照片與眾分享。在眾人各種回憶中,不覺行至景區(qū)入口。出得服務(wù)區(qū),隨即轉(zhuǎn)乘返回眉縣公交,至此太白山游覽結(jié)束。
太白山一游,不虛此行。歷久仍印象深刻,記之以作紀(jì)念。
【雨中登太白山散文】相關(guān)文章:
雨中思考散文05-01
云海雨中狼散文04-30
雨中花落知多少散文11-09
登白雞峰漫記散文11-15
登梧桐山散文11-05
我的思緒在雨中散文05-01
心念在煙雨中飄逸散文04-29
雨中傷,貧困的詩人愛情散文08-05
太白山紀(jì)實作文12-24
雛菊,一簇雨中綻放的菊散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