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的散文 推薦度:
- 月亮的散文 推薦度:
- 雨夜的散文 推薦度:
- 清明散文 推薦度:
- 春天的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筆畫寫意的散文
隨便拈出一個漢字,只要用心去體會考究,它就會慢慢散開自己的間架,將筆畫演繹成一副豐美的畫卷。
橫平,是遙遠的地平線上已經(jīng)消隱了起伏峰巒的山脈,凝重,深沉,平穩(wěn)。不用眺望,勿需想象,就能知道,它的色彩有時深紫,有時黛青,有時黝黑。狼毫下的一橫,起筆沉重一墜,收尾凝滯一頓,莊重嚴肅,古拙樸實?焖龠\動逶迤而過的中間地段,生動清新,如詩似畫:纖毫畢現(xiàn)處,若有潺潺小溪歡快地跳躍著濺起大珠小珠,仿佛山風吹過松濤波翻浪涌奔向遠方,恍惚里,羊腸小道上走過大紅喜慶甜美溫馨的迎親隊伍,鎖吶高亢的顫音幾乎就要劃破耳膜。
豎直,是商鞅立于秦都南門的“三丈之木”,還是被孫悟空拔起的定海神針?其實,它就是寫就它的筆,莊重,踏實,忠誠。它艷如鮮血,耀如赭赤,深如紫黑。毛筆寫就的一豎,頂部深刻睿智,博大精深:可裝江山社稷,可納百川千湖,可行艨艟巨艦;末端尖銳鋒利,沉著冷靜:若初出寶鞘的利劍,若才顯寒光的刃吻,若剛噬鮮血的槍尖。整筆,無一點空隙,無一處“飛白”,上接皇天窺神界仙址,下入后土納地利人和。
撇,柳葉般輕盈,少女峨眉般圓潤,優(yōu)美的弧線溫柔多情,跳躍的性情靈性溫馨。有暗香滲出筆鋒的邊緣,有黃鸝鳴轉(zhuǎn)的清音溢滿筆畫的整個空間。捺,樹樁般沉穩(wěn),男子胸肌般厚重,平靜著慢慢生成山一樣的性格,久久地穩(wěn)坐凝結(jié)出赤子的堅貞。汗水不經(jīng)意中滴落筆初,力量在收筆回鋒時穿透時空。左撇右捺,互為犄角,相與支撐,是古建筑屋頂?shù)南笮,是獨立山峰的圖畫,是“人”相依相扶相親相愛的寫意!
最生動是點,它是懵懂未開的小孩,天真,活潑,靈性。它喜著彩衣,喜趕熱鬧,喜繞父膝,喜添忙亂,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自己的存在。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它,有不同的形象;在不同的時間感悟它,有迥異的性格。頓點,是觀察遷徙的螞蟻的孩子的專注,憨愚無知地數(shù)著數(shù)不盡的蟻數(shù),自以為是地在蟻群行進的路上設(shè)置障礙,津津有味自在自得地享受著屬于自己的快樂。挑點,是受天性支配的孩子的頑皮,爬上樹梢要摘片白云時撕皮了衣襟,跳入溪中想與魚同游時撞青了膝蓋,與伙伴玩得興起天黑才回家編出的自己才相信的謊話,打開書包拿出紙筆卻已記不清作業(yè)題目時搔頭苦想的憨態(tài)。撇點、捺點,是初知世事孩子的成熟,有小女子的若有所思,有小男人的想有所擔,有小大人的可愛可笑與可親可敬。
筆畫,是畫;每個漢字,都是筆畫出來的'畫,都是筆畫組成的和美家庭。豎是父親,頂天立地;橫是母親,沉靜柔韌;橫豎相交,柱檁搭好,房屋初成。捺,是哥哥,青春強壯;撇,是姐姐,美麗溫柔;撇捺相撐,桷瓦鋪就,可遮風蔽雨。點,是最受寵的小弟或小妹,頑皮任性;著上“點”,便如張僧繇畫龍時點上的“睛”,家,一下子便生動活躍起來。
【漢字臆說】
無意闖入一個叫“漢字”Q群里。這是一個研究漢字音、形、意的群,群里幾乎清一色的老師,且多為小學教師?粗麄冊谌豪锝蚪驑返,不僅想起“小學”的原初意義:不是學習階段的稱謂,而是研究文字的“學術(shù)”。
漢字,據(jù)說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文字。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比漢字更古老的文字,比如古蘇美爾人的鍥形文字,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但它們已經(jīng)為創(chuàng)制者的后人遺忘,被自己的族群拋棄,是現(xiàn)在無人使用的“死文字”。而漢字,不僅據(jù)說是很古老的文字,而且還據(jù)說是當今世界上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活文字”。
群里許多人崇拜繁體字,認為共和國建立后進行的漢字簡化斫傷了傳統(tǒng)文字的意蘊,覺得只有繁體字才是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其實,漢字的形成與發(fā)展是一個長而久遠的過程,它之成為民族的書寫方式,也經(jīng)過了好幾次大的變化與調(diào)整。它的前進與發(fā)展有一個基本的走向:從圖畫到意象,從具體到抽象。最開初的漢字應(yīng)該起源于結(jié)繩記事,完全是為了實用,本來就很功利。為追求實用與普及,簡化,或許是必然的選擇。
漢字在演變過程中逐漸成為一種文化的代表,簡單的字體里面漸漸被賦予了許多政治的、人文的、歷史的內(nèi)容,進而豐富成與泱泱古國最相匹相配的“物事”。當秦一統(tǒng)天下,“書同文”時,“文”是小篆;但到了漢代,“文”卻一下子便成了隸書。我們習慣于使用的以楷體為基準的漢字,不論是簡體,還是繁體,都只是隸書發(fā)展進化后的“文”。因此,研究繁體字,無從找到漢字的原初意義。今天的漢字,或許可以稱為許慎的漢字。他被稱為“字書鼻祖”的《說文解字》,在今天依然是研究漢字者不可須臾離開的工具。但我們今天看到的《說文解字》,也是經(jīng)過宋代徐鉉、徐鍇兄弟重新校定后的版本;還是經(jīng)過有清一代段玉裁等“?逼湮淖、發(fā)明其義例、疏通其說解”的東西。許慎的漢字,經(jīng)過兩千來年的流轉(zhuǎn)變化,已被后世摻進了現(xiàn)實的功利、被后學滲入了個人的理解。漢字,必然會漫漫遠離它原初的意義,漸漸被賦予新的內(nèi)容與形式。
電腦橫行,五筆輸入,漢字又不得不再一次經(jīng)歷痛苦的“變革”。和簡化比起來,這次“變革”在很多地方完全顛覆了《說文解字》定型的漢字的結(jié)構(gòu)、意義和書寫規(guī)律。很多時候,按“傳統(tǒng)”書寫方法來拆字輸入,出現(xiàn)在眼前的可能是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字;錄入出現(xiàn)的錯誤,不熟悉五筆輸入的人是怎么也想不到書寫者為什么會錯成這樣。但很奇怪的是,這種把漢字弄得面目全非的輸入法一經(jīng)面世,卻立刻風靡,成為中文錄入電腦的首選。
我在群里說:漢字只是工具;既然是工具,就要實用;繁體也好,簡體也好,本來都是很“功利”的“存在”,不必厚此薄彼,厚繁薄簡。這番言論引起一些人的不滿,認為我與群里的人沒有共同語言,不適合呆在群里。我問:難道群里就不允許有不同意見?群里有人說:這不是什么值得研究的意見。
是啊,對于產(chǎn)生于3000多年前(或許更早)而傳承至今的漢字,我能說什么呢!好好地認它,好好地寫它,盡量地理解它,努力地用它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東西,才是本份。它如何從幾千年前走來,它將走向何處,走成什么模樣,豈是我等思考的?
但漢字,注定地將越走越簡;蛟S,這是不可避免的必然!
【筆畫寫意的散文】相關(guān)文章:
秧苗寫意散文05-03
《寫意》唐詩賞析05-23
簡單筆畫散文四則04-30
簡筆畫的教案04-26
蘑菇的簡筆畫11-30
面具的簡筆畫11-29
雷鋒的簡筆畫02-20
雪屋的簡筆畫11-29
簡單的簡筆畫房子11-29
跳房子的簡筆畫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