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趣二三事散文
人生真是奇怪,隨著年齡的漸增,少小之事不僅沒有隨著年歲的消磨湮滅,反而漸漸清晰地露出它的趣味來。
北方的冬天,天寒地凍,地凍冰封,草木漸枯,農(nóng)事活動也漸漸停歇,勤勉了一秋的人們這時候也很少出門,大人們大多就貓在燒暖了熱炕的家里,或拉拉家長里短,或收聽收聽秦腔。
時上三四年級的我們,每到下午放學(xué)后,確實就是最快樂的時候。冬天里,晝短夜長,我們簡陋的學(xué)校當(dāng)時還沒有通上電燈,老師們雖然住校,但也不要求我們上晚自習(xí),因為條件簡陋。有一次,老師嘗試著讓我們帶著各自家里的煤油燈上晚自習(xí),結(jié)果大家來了以后,教室里燃起的煤油味能把人嗆倒,我們還有人搗蛋燒廢舊的作業(yè)本取暖,弄得教室里有時火光沖天。老師發(fā)現(xiàn)后,嚇的再也不敢讓我們上晚自習(xí)了。
放掉了的我們像一群出籠的小鳥快活極了。每到晚飯后,我們不是急急忙忙的做作業(yè),而是放下碗筷后,就一個找一個地聚攏起來,大家那個時候沒有多少好玩的玩具,也沒有什么活動場所,只是少不了找樂趣。冬天的時節(jié)里,到處都是死氣沉沉的,沒有一點生氣,加之我們的村莊,前不著山,后不靠水的,有什么可玩的呢?這你可別操心,對于年少的我們來說,有鬼點子的家伙可是不少,“我們抓雀子去!”不知誰給大家提議,這個提議很快得到大家的同意。于是,我們在“小頭頭”的帶領(lǐng)下就一個個地拿了個“武器”——長長的棍子。大家都準(zhǔn)備拿這個武器打麻雀。
麻雀在北方是我們常見的鳥兒,在枯燥的冬天里也可能是最有生氣的家伙。不過,當(dāng)時人們對麻雀的評價不是多好,于是,在我們小家伙的眼里麻雀應(yīng)該不是個好東西,所以,提出打麻雀的建議竟然沒有遇到一個人的反對。
可是,冬天里的麻雀們在傍晚的夕陽下嘰嘰喳喳了一陣后,很快都像一杯水倒在地上一樣,消失了,要打麻雀,到哪兒去打呢?有喜歡觀察麻雀行蹤的家伙就神秘的`告訴大伙兒他知道麻雀的藏身之處。于是,我們就跟著他一前一后的走著。當(dāng)他走到墻下時,他就悄悄地告訴我們麻雀就藏在覆在墻上的紅薯蔓里。紅薯是我們家鄉(xiāng)的一大糧食作物,那個時候,幾乎家家都種,家家戶戶都有紅薯窖。冬天里,紅薯還常常成為各家各戶的主要食品。因此,擁有紅薯窖就好像擁有了滿倉的財富一樣,家鄉(xiāng)的人們把它還是當(dāng)寶貝一樣看待的。紅薯蔓到處都是,長長的密密的藤蔓葉子覆蓋在高高的土墻上,成為人們晾曬的干柴,有的還作為豬的飼料。誰曾想到,這里竟然成為了麻雀們過冬的棲身之所,我們都有點納悶。
出鬼點子的頭頭讓我們大家都悄悄地拿好棍子,放輕腳步,然后慢慢地走到墻根下,他讓大家都把棍子舉起來,然后聽他一聲令下,棍子就向藤蔓上打去。這時在我們的耳邊只聽到“砰砰”“砰砰”的打擊聲,于是那些剛剛進入了夢鄉(xiāng)里的麻雀們就被我們的一陣亂棍擾醒,紛紛“撲騰騰的,撲騰騰的”從藤蔓里倉皇飛出,驚得一群群亂叫,在夜空里顯得有點凄涼和可憐。而我們那時候年幼無知,不僅不看著麻雀們可憐,還因為看著麻雀們的狼狽逃竄相而高興地拍手。雖然我們都用力的打了,可是卻沒有打掉一只麻雀。也許因為麻雀們藏得很深,也許因為藤蔓們很厚,有力的保護了麻雀。
雖然我們沒有打著麻雀,但是卻玩得非常開心。在寒冷的漫長的冬夜里,在凄清的月光下我們竟然樂不知疲,追的麻雀四處驚叫,而直到母親把我們一個個的喊回為止。
如今這些舊事想起來,而尤其是在一個夕陽西下的冬季,一輪清輝爬上東山的時候,小時候的這些趣事就不由自主的浮現(xiàn)在眼前,這讓我感到逝去的那些日子是多么的美好,童年是多么的令人向往。雖然彼時是多么的窮困,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網(wǎng)絡(luò),但是比起現(xiàn)在這些經(jīng)常沒有時間玩的小孩子來說,我們的童年似乎還是很飽滿的。難忘啊,那些充滿趣味的冬天。
【冬趣二三事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去四姐家隨禮串門二三事散文11-15
《魚趣》散文欣賞04-29
冬意闌珊散文11-19
嵌名聯(lián)拾趣散文04-30
爸爸的二三事作文初一10-01
老媽二三事-我的媽媽作文800字03-16
卷二三07-11
七年級語文《葉圣陶先生二三事》ppt04-02
閑情記趣作文03-07
珍藏在心尖的那些事的散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