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萬里廈門行散文
一、杏林書院
杏林書院,位于廈門的杏林灣,我們一行九人(小頡夫婦一大早脫離組織自行活動去了,考慮到她們是新婚夫婦,就原諒她們無組織、無紀律的行為)在九點鐘正式出發(fā),“導游”巴老師一路之上為我們介紹車窗外的自然風景與建筑景觀,印象最深的便是集美大學,遠遠望去,疑似海市蜃樓。
馬上就要到杏林書院了,眾人都控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與好奇,九人之中就有六人的對聯(lián)“大”作懸掛在杏林書院,這份殊榮很難找到合適的詞來形容。巴老師在游園的順序上也是費了一番心思:先看杏林書院院外,再看杏林書院四周,后進入杏林書院院內,因院內院外皆有眾人撰寫的對聯(lián)。他笑言:不能一下子全激動完嘍。
下車后,首先進入眼簾的是古典而獨特的門墻,門墻的設計創(chuàng)意取材于篆刻藝術。中有五個小篆體大字:中華教育園。雖是小篆,但卻好認得很。這是典型的漢印陽文章,邊框的金石刀刻味甚濃。
轉過門墻,便是圣賢廣場,整個的感覺就是大氣,廣場中有泉池、有曲水小溪,正中間的地面上刻有一首白居易的小令《憶江南》,眾人一陣雀躍,“江南,快來看!”。我樂滋滋的一屁股坐了上去,五、六只相機同時拍照,儼然如影視明星,得意之色露于形外。
廣場正中是一牌坊,那是巴山雨老師的主創(chuàng),牌坊上的圖案是巴老師親手繪制的。牌坊的創(chuàng)意體現(xiàn)了中國正統(tǒng)文化的兩大主題:道和儒。牌坊正上方,有“上善苦水”四個大字,這是道家的思想精髓。而兩邊的八個大字,皆為儒家之經(jīng)典,體現(xiàn)了儒家文化。創(chuàng)作此牌坊肯定耗費了巴老師的不少心血!
圣賢廣場的主體,是六座圣賢雕像,人物分別代表了道學、儒學、理學等先賢的哲學與文章,又有16座從古代到近代,再到現(xiàn)代的著名教育家和對中國教育事業(yè)作出過特殊貢獻的人士的雕像。我們在牌坊前與圣賢們集體合影。
再往里走,便是杏林書院了。進入杏林書院,除仿古的建筑之外,最具特色的就是對聯(lián),所有的廊柱無一虛席。我的“大”作有幸放在書院右邊的第一副。位置非常獨立,是每個游玩者的必經(jīng)之途。眾美女包括虎哥,紛紛對巴老師大加嗔怪,為何對江南如此偏愛!一進門就是江南好,對聯(lián)又是江南的第一副。對于巴老師的厚愛,我只能投以感激的微笑。
左邊的第一副好象是冷雨姐姐的對聯(lián),冷雨因故不能相約廈門,我臨行時她給了一個光榮而偉大的任務,在她的對聯(lián)邊留影,回來后一并傳給她。我一直惦記著這事。于是,我在冷雨所有的對聯(lián)邊留下了我的“倩”影,唯愿我的形象沒有損害冷雨清秀的文字。
眾人都在找尋著自己的對聯(lián),拍照留念,甚是熱鬧!皩в巍卑屠蠋煄覀儚挠覀乳_始游玩,曲徑通幽的兩邊是栩栩如生的雕塑小品,每個小品都是一段膾炙人口的人文故事,比如“學富五車”,比如“鑿壁偷光”比如“孟母三遷”等,巴老師說:這樣的小品共有19組。
腳下的小路,每隔一米,便刻有成語。突然來到一寬敞之地,這是古文字廣場。廣場與園博園的月光環(huán)相呼應。用“毛筆”、“竹筒”、“硯臺”的造型拼接而成的景墻是古文字廣場的主題,上面記載了各民族的文字,如甲骨文,東巴文,甚至有失傳的契丹文字。56個民族的圖騰,漢民族的十二生肖等均有體現(xiàn)。
從古文字廣場往左走,便可進入杏林書院院內。激動的心情只稍作了一點調整,又要迎來一個高潮,因為大量的對聯(lián)實際上在書院內,書院的正大門便是巴老師的一副對聯(lián)。里面虎領導的對聯(lián)一眼就能看到。
進得大門,院內有鼓亭、鐘亭相對而設,鼓亭的對聯(lián)是李向陽的,鐘亭的對聯(lián)是冷雨的。文字與書法迥然不同而成趣。我的對聯(lián)則在右邊第一間的斯盛堂,眾人在高潮疊起激動中的不斷尋找著自己的作品。杏林書院的設計有“祭祀、藏書、講學”三大功能。主要有鐘亭、鼓亭、講堂、藏書樓、書齋、斯盛堂等,及各種門廳如清心門、淡泊門、怡情門等。書院內走廊墻壁有古詩詞壁畫。充分展示中國傳統(tǒng)教育文化風貌。
在杏林書院院外的左則,分別是代表中國各個時代的教育風貌的小園區(qū)。從商周到戰(zhàn)國,從先秦到兩漢,從魏晉到隋唐,從宋明到晚清,從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
杏林書院雖古樸而典雅,但卻透著時代的氣息,它是個極具現(xiàn)代化功能的書院,集旅游、商住、講學于一體。是學生夏令營的好地方。一個上午的時間,實在難以窺其全貌。如此不拘泥于形式的杏林書院必定會有一天美好的未來,我因能為杏林書院做點事情而自豪!
寫此文時,從媒體上得知,已經(jīng)有三位著名教授正式在杏林書院開講,他們是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王炳照教授、澳門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單文經(jīng)教授、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劉海峰教授。講述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園博園
中華教育園雖是園博園的一部分,但卻有著相對的獨立性,杏林書院則是中華教育園的主體。杏林書院位于園博園的北部,也許是因了那句“海上生明月”的佳句而與傲立在海上的巨大的月光環(huán)相映成輝,充滿了中國古典的浪漫的詩意。
我們一行九人在巴老師的導游下,戀戀不舍地離開杏林書院,進了園博園。我們的游覽行程正好相反,月光環(huán)在園博園的最北部,是園博園景點的最后一站,取“花好月園”之意?上Т蟀滋鞜o法領略月光環(huán)美妙夜景。
穿過皓潔橋,便來到了閩臺島?蓱z的米蘭大姐,因為鞋子的原因,步履艱難,不能讓一個人掉隊,除我之外,大家輪流攙扶著米蘭大姐游園,楞是沒有乘坐園內的電動車,團隊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累了,我們在亭子里休息,亭子很有意思,是用八棵活體榕樹制成的。
杏林閣就在眼前,非常雄偉,閣有7層,高度至少在50多米以上,我想,這應是園中地標性的建筑吧。此時已過正午,轉了4個小時,大家都很乏累。如蘭姐的老父親,70歲高齡了,竟獨自登上了杏林閣,興致可謂高昂,眾人發(fā)現(xiàn)后,老母親跑去找他,也登上了杏林閣,讓我們做晚輩的不禁汗顏!老兩口如此的身體素質,我想,活過百歲那是分分鐘的事。
中午用餐就在閩臺島上的騎樓街找了一家安徽特色的小店。每人一份竹筒飯,一個湯,另炒了四個小菜。吃好后,虎領導在旁邊聯(lián)系了一家賣茶葉的店鋪,便圍成兩桌一邊喝著功夫茶,一邊休息。雖然我們一再聲明不會買茶葉,精明的店家老板還是熱情地免費讓我們品嘗上好的鐵觀音。厚道的巴山雨老師和快樂的韻思紅臨走時還是買了店家的鐵觀音。我們都知道,巴老師與韻思紅都是不缺鐵觀音的。
養(yǎng)精蓄銳之后,繼續(xù)游園。遷想橋連接著閩臺島和園博島,我發(fā)現(xiàn)皓潔橋與遷想橋建筑風格迥異。巴老師說:像這樣的景觀大橋在園博園共有15座,且各具特色。園博園是在杏林灣上用沙石填起來的,占地面積6.76平方公里,由9座島和2座半島組成,9島中5座為展園島嶼,4座小島為生態(tài)景觀島。要想把它看完至少得兩天時間,它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園林。
從遷想橋望去,有一荒地,荒地上有兩處正冒白煙,絕非因火所致,眾人不解,問巴老師。巴老師說:那是溫泉!水溫高達90多度,我經(jīng)常拿雞蛋到里面去煮,味道好極了。一年后那里是溫泉賓館,將會是整個園博園最高的建筑。
囿于時間的關系,我們的足跡不可能踏遍園博園的每個角落。我們在園博島隨意游覽,并沒有什么順序。園區(qū)內設有江南園區(qū)、北方園區(qū)、嶺南園區(qū)、民族風情園區(qū)、現(xiàn)代園區(qū)、國際園區(qū)、風景園林師園區(qū)和公共園區(qū)等。
在現(xiàn)代園區(qū),展示的是各個城市的園林風貌,我有幸看到我所在的城市,南昌的園林展區(qū),古老的城堡上寫有兩個莊重的顏體正楷大字:南昌!我的心頭為之一熱,在這遠離故土的地方,竟然遇上如此的一份親切,一種地域的落差感頓時消失。古城門右側一塊3米見方的花崗巖上寫有四個大字:南昌印象。里面是南昌的地理人文,最矚目的是百花洲。我興奮對大家說:歡迎來到南昌!
特別說明一下,南昌已經(jīng)沒有城墻了,70年前毀于戰(zhàn)火之后,便沒有再重建。如今的南昌也是一座現(xiàn)代化的都市。最近幾年,特別注重城市文化底蘊的挖掘,城市的品味不斷地提升。余秋雨說:南昌沒什么好玩的。那是因為他來得太早了,建議他再重游一次南昌,再去看看八大山人,看看滕王閣……
最吸引人的還是江南園區(qū),在這獨具江南園林流派的園區(qū)內,展現(xiàn)了江南的風俗。小橋流水人家,別致的庭院,令北方的`微云(人名)幾度流連。禁不住淺聲吟唱,我也受她感染,輕聲同唱起來。我說:就差一把油紙傘了。清風(人名)說:陽光明媚,有傘何用?唉!好個沒有想象力的清風(人名)。
其實,從地理位置來講,我這個“江南”是個“泛江南”,真正的“江南”應該是虎領導。對于這些江南特色,我也是陌生的很。書中戲里的江南,我也非常向往。
好不容易離開了江南院區(qū),我們來到了北方園區(qū),天南海北的風情只在你幾步之內。相比之下,北方園林從建筑到布局都很大氣,已完全沒有了江南園林的小家碧玉,依托山體的自然景致大手筆裝飾景觀,著名的四合院寬敞、明亮。我仿佛看到操著京腔市民,托著鳥籠從我的身邊走過,我仿佛聞到承德避暑山莊的氣息。
轉到民族風情園,突然說是有一位不速之客駕到,此君本應早到的,他就是大帥哥火柴同志!于是大家便在民族風情園那標志性的白塔前靜候他的到來,沒成想一等就是半個小時。見面后,彼此寒暄幾句,握握手,就算是朋友了,此君的到來,立即熱鬧了不少。于是接著游園,我對民族風情園的印象不是很深,只是略看了一下其外形,實在是沒有顧得上細看,深以為憾!火柴來后,便沿著國際園區(qū)走,在獅身人面的塑像前照了一個有火柴(人名)的集體照。此時已臨近傍晚,所有的景點,只能作走馬觀花式欣賞。加之火柴(人名)的胡吹,大家的心思都沒有在游園上。
來到主展區(qū),本應可以看到一些奇花異草之類的,結果我們去時,已經(jīng)閉館了。于是在嶺南園區(qū)找了個避風的地方,靜候音樂噴泉的開放,這個音樂噴泉,據(jù)說是亞洲最大的。巴老師介紹說,全長有180米,寬50米,能噴100米高。并伴有音樂、舞蹈,五光十色的非常漂亮!
巴老師給園博園管理處的人打電話問晚上什么時候會放音樂噴泉,得到的答復是七點鐘,我看看時間,還有半個多小時,便獨自一人去轉轉這個還沒有來得及細看的嶺南園區(qū),我從荷池開始,一路看過來,可惜天有點黑,每到一處,得打開電燈才能看個清楚。嶺南園林的特色又有很大不同,在濃郁的中原文化中滲透著海洋文明的元素。四周靜悄悄的沒有游人,我徜徉其中,最深切地感受嶺南鄉(xiāng)土世俗生活的場景和氛圍。我在一張八仙桌上坐了下來,開始漫無邊際胡思。
清風(人名)發(fā)來手機短信,說是音樂噴泉已經(jīng)開放,我遠遠便聽到氣勢磅礴的音樂之聲,朝著東面快步趕去,只見連排的水墻隨著悅耳的音樂聲,此起彼伏,非常美妙壯觀!美女們在寒風中忙著拍照,全能不顧水珠兒打在自己的身上!
接我們的車來了,我們邊跑邊欣賞邊拍攝音樂噴泉的夜色美景。再見了園博園!再見了杏林書院!米蘭將優(yōu)雅永遠地留在遷想橋、杏林書院綻開了清風(人名)久違的笑臉、園博大道有韻思紅不知疲倦的腳步、杏林閣下是如蘭爽朗的笑、沁芳橋上微云(人名)的身影總也抹不去……
【晴空萬里廈門行散文】相關文章:
豫北名山云臺行散文11-19
清幽歲月,淺淺行的散文05-02
淺語悠行淡愛散文05-03
散文漸行漸遠的村莊04-30
悠悠帝都,慢慢情懷,記西安三日行散文05-01
洛陽行-日記02-16
《禮記》禮記·儒行01-17
唐詩桃源行鑒賞02-23
《述行賦》賞析12-26
《從軍行》賞析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