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愛母親-散文欣賞 推薦度:
- 我的母親散文欣賞 推薦度:
- 散文欣賞我的母親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我的母親散文欣賞
五月,盡管春意闌珊,但與北方而言景致更美。百花次第,槐花添香,溫柔嫵媚綿綿錦繡競相流韻。春末夏初,在這個花團錦簇,濃綠盎然的季節(jié),每一條小路都芳香滿徑花氣襲人,蝴蝶翩躚,金光跳躍。行走在這樣的路上,心情無疑是美的,就連記憶中帶刺不堪的回憶也粘上了一層蜜,由粗利卑俗變得溫婉可人,玉色生煙。
每一天,借著晨練的時間,行走在紫陌纖塵,有老者從身邊走過,抬眼間看到樹丫杈的鳥窩有幼鳥探頭,嘰嘰喳喳翹首等待捕食的鳥父母回歸,忽就想起白發(fā)蒼蒼的母親,那些沉寂遙遠(yuǎn)的時光也泛舟記憶由遠(yuǎn)而近,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心里的酸楚五味雜陳,不知所云。青青子吟,悠悠我心。又是一年母親節(jié),想起母親,心里很不是滋味。其實母女連心,母親一直我在心里,每天都在想,只是時光交替,白天都掩埋在忙碌和喧囂中,只有夜深人靜躺在床上,母親的身影才清晰浮現(xiàn)。烏鴉反哺,羊有跪乳之恩,而我遠(yuǎn)居母親,正是父母需要我照料的時候,無奈被生活鞍絆,卻無力去床前盡孝。好在父母還能相互扶攜,料理自己的生活。
尤其是看到有兒女牽著蹣跚的父母行走在街上或走入我的店買衣服,這種溫情的場景總會將我感染,讓我心潮起伏,淚水漣漣。與我而言,這么些年母親這一生只享受過一次這樣的陪伴。是去年,我陪母親去嘉峪關(guān)看病,之后我?guī)Ц改赋粤水?dāng)?shù)氐奶厣媸,之后又游覽了當(dāng)?shù)啬穷w璀璨的明珠東湖。從那一次我深深地明白,人游還是要乘年輕腿腳靈便。否則再有錢,有時間,沒有健康和靈活的腿腳都是惘然。母親每走一段都要歇息一陣才能再走,最后我租了一輛游覽車,以車當(dāng)步才游覽完了風(fēng)景區(qū)。一輩子不多出門的母親,那次應(yīng)該是非?鞓返,從她們臉上的表情就可看到,一副樂呵呵,笑容可掬的樣子。
利用余暇在空間斷斷續(xù)續(xù)涂鴉文字有三年之久,寫了許多人,許多事,只在一篇日志《蔥花面》中提到過母親,后來又融合在了一篇《清明隨筆》中,發(fā)在江山上,那里面主要記載了小時候在物質(zhì)匱乏節(jié)衣縮食的年代我親眼目睹母親是如何孝敬外公的。除此之外,再沒寫過一句有關(guān)母親的話題。母親與我是個沉重的話題。每到母親節(jié)我都心潮澎湃,蠢蠢欲動,想提筆但都沒有成形。因為母親的一生在我眼里太過悲苦,但好多場景我都沒有親目,不是一篇簡單的文字能承載,我怕我瘦弱的筆,淺顯的認(rèn)識無法還原那些苦難的歲月和母親的堅韌,輕薄了那些時光,無法彰顯生命的厚重。
母親八歲時外婆就去世,走時留下兩個月大的舅舅,無法想象一個八歲大的女孩是怎樣把一個兩個月大的嬰兒喂養(yǎng)大的。這些我從沒聽母親講過,每每問及,她總是微微一笑輕描淡寫,就是把小米磨細(xì)燒成米糊。也許對于她們那代人,苦難是最尋常不過的,無需大驚小怪。記得在四舅成年后因找媳婦屢屢受挫,在一次閑聊中,四舅抱怨母親“要不是姐姐把我的脖子抱歪了,我也不會相親這么困難”,母親嗔道“能讓你活下來都是奇跡了,哪還有資格報怨”,四舅不再作聲。不過四舅最終成家立業(yè)了,對母親也是欣慰。
和大多數(shù)天下母親一樣,母親是一位極其普通平凡的農(nóng)家婦女,沒有上過學(xué),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但她正直,善良,講孝道,濟貧,感恩,我們都無形中感染了她這些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并在生活中踐行著。
我出生就沒見過爺爺奶奶,據(jù)父親講,爺爺活著時是地主,家境豐厚殷實,在他兩歲時,母親去世,爺爺再娶,繼母并不待見他,但有爺爺在,還不至于餓著?蔂敔斣诶^母相繼又生了四個孩子(三男一女)后,爺爺突發(fā)疾病去世,那時父親才八歲,據(jù)說,是大爺勸繼母站娘家回來后,家里失竊,繼母柜子被撬,失去了所有爺爺留下的積蓄,從此父親家一夜變窮,家道敗落。也因此,在土改的時候定成分時我們家才被定為中農(nóng),父親因此免去了批斗,但重活是少不了的。不久繼母就帶著她生的四個孩子改嫁在了同村,并將爺爺家僅剩的家產(chǎn)土地除房子外全部帶走,獨留下了父親,父親是在大爺家長大的。母親十八歲嫁給家徒四壁的父親,據(jù)母親講,除了爺爺留下的那個已經(jīng)風(fēng)雨飄搖的四合院,鋪的蓋的鍋碗飄盆都極其簡陋。我清楚的記得在在我記事起,天一下雨,家里四處都漏雨。
母親和父親是姑表姊妹,屬近親結(jié)婚。據(jù)說外公不忍自家妹妹的兒子打了光棍,把母親嫁給了父親。那時候婚姻都是父母做主,近親結(jié)婚的較多,母親沒有任何異議;楹竽赣H和父親相敬如賓恩恩愛愛,風(fēng)雨同舟,同甘共苦,無怨無悔過著貧困的日子,相繼生了五個孩子,三女兩男。以前父母的日子有多艱難我不知道,及我有記憶,至少已能粗茶淡飯吃飽,縫縫補補穿暖。一件事印象特別深刻。我記不清是我?guī)讱q時,我每晚都看見母親在油燈下沒完沒了地做針線,不是縫衣服就是做鞋幫或納鞋底,什么時候睡覺根本不知道,只知道每天清晨我們起床后,我們姊妹幾個的鼻孔全都是黑黑的煙熏下的。煤油很費,有一天晚上,月亮特別亮,父親帶著我去農(nóng)機站的院子里去倒柴油。農(nóng)機站和學(xué)校連著,墻上有一個豁口,乘著月色我隨父親小心翼翼跨進去,一個幾塊土塊撐起的爛鍋里汪著半鍋黑乎乎的廢柴油,父親拿出瓶子端起鍋往瓶子里裝,我膽戰(zhàn)心驚扶著瓶子,裝滿后,我隨父親逃也似的離開了。后來我才知道,我們?yōu)槭裁疵刻煸绯科饋,鼻孔都是黑的?/p>
母親沒有文化,也不聰明,做人沒一點心眼,老實善良的讓人心疼。個子不高看似盈弱的母親,她不怕吃苦,誠實能干,有的只是勞動人民的一雙勤勞的手和健康的體魄,只懂得居家過尋常人家的日子。在靠工分過日子的年代,她挑渠上壩,拖犁耕作,割麥打場樣樣行當(dāng),像個女漢子,從不惜力。生產(chǎn)隊里,母親對隊長派的活從不挑挑揀揀,死出力,好多婦女都投機磨滑,還有和隊長套近乎,要清閑活的,母親從不要求,指派什么干什么,尤其大包干后,勤勞的人一下子就顯示出優(yōu)勢,父親懂種棉花的技術(shù),年年中棉花,父親還會編席子的手藝,能掙些閑錢,我們家一下子就脫貧了,再也不超資了,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紅火。盡管二姐一直有病花錢,但至兩個哥哥結(jié)婚成家,經(jīng)濟沒再拮據(jù)過,也沒再借過債。
物質(zhì)不富裕的年代,能有好吃的是最幸福的事。小時后總盼望天下雨,因為一下雨,母親就不去地上干活,可以待在家給我們做些好吃的改善一下生活。母親最愛做的就是燙面油餅,那時面粉相對緊缺,母親把插好的黃米飯燙燙地用面粉使勁揣,弄得不軟不硬,團成一個個小圓球,搟成一個個不薄不厚的小園餅,鍋底抹上油,放在鍋里,用柔軟的柴禾燒鍋,反復(fù)翻兩次香噴噴的燙面油餅就出鍋了,酥軟,香氣襲人,我們姊妹幾個就迫不及待吃起來,由于嘴急嘴里還被燙起過泡。
母親秉承著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傳統(tǒng),從我記事起,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由父親做主,母親從來都是夫唱婦隨,從不反駁。母親除了年頭節(jié)下給外公外婆燒紙,基本不外出,也從不和村里三三兩兩的女人們上集市,也從不竄門和別人閑聊。記憶中她從沒和鄰里紅過臉,更別說發(fā)生口角。村里有什么婚喪嫁娶之類宴請,她都讓父親去,她極少參與,除非萬不得已。記憶中的母親一直忙碌著有干不完的活,忙完地里忙家里,一刻也不閑著,就連我婚后這些年,她的腳步只踏進過我家門兩次,而且都是來去匆匆,留也留不住。
關(guān)于孩子讀書,母親和父親一樣沒有遠(yuǎn)見。大姐沒上一天學(xué),二姐只上了三年級。大哥學(xué)習(xí)好,那個年代能考上高中已經(jīng)很不錯了,但父母都意識不到上學(xué)的重要,他們認(rèn)為農(nóng)民就是要靠地吃飯,所以大哥初三畢業(yè)回家務(wù)農(nóng)。那時大哥如果上了高中,應(yīng)該會有個不錯的前程。二哥不愿學(xué)習(xí),勉強初中畢業(yè)。我十歲了,眼看著和同齡的人都二年級了,父母都沒有打算讓我上學(xué)的意愿。我們家就住在學(xué)校后面,隔一條東西走向的馬路,上課的鈴聲和校園里郎朗的讀書聲都無形中吸引著我幼小的心靈,再者,家里養(yǎng)著一些羊,我的任務(wù)是放羊。每天太陽從東邊升起,我攆著羊群走過橋頭都會經(jīng)過學(xué)校操場,會看到全校師生做操的場景,從那時我就變得憂郁。那年秋天開學(xué)那天,我終于沒忍住,跪在了父親面前,求她讓我上學(xué)。在我淚眼婆娑下,不等父親發(fā)話,心軟的母親一把拉起我說,不管你父親同意不同我都要你上學(xué)。這是母親唯一一次做主。為此事,記得母親還和姨媽發(fā)生過爭執(zhí)。姨媽埋怨母親不該讓我上學(xué),說女孩上學(xué)無用,且供大也是別人的。因為姨媽家有五個女兒,姨媽一個也沒讓上過學(xué),她認(rèn)為作為姑娘家,只要學(xué)好針線茶飯就好。其實每一次母親去姨媽家回來就贊嘆絮叨姨媽家的女兒飯菜做得如何好,針線做得如何細(xì)密。母親每次去,只管和姨媽聊天,我的那些表姐們就會把噴香的拿手飯菜端到桌上,這讓母親很羨慕,可我總是不以為然,但為了讓母親臉上有光,我不僅好好學(xué)習(xí),也在悄悄學(xué)著這些?珊镁安婚L,我只上到三年級,因二姐病重,大姐早已嫁人,大哥二哥都初中,家里缺少幫手,我又輟學(xué)了,于是我又回到了家里和羊群作伴,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nóng)活。在那一年不上學(xué)時,我放羊時學(xué)做鞋,在家時學(xué)做飯,及我重返校園時,我已經(jīng)學(xué)會自己做鞋穿,也學(xué)會了母親所能做的飯,為母親減輕了好多負(fù)擔(dān),能從母親的臉上看到好多笑容。
母親對親戚們特別好。在我幼小的記憶中,物質(zhì)貧乏的年代,有好吃的,母親總是放起來招呼親戚。每次姑媽姨媽嬸嬸到家,她總是熱情地留下來,親自做上一頓飯讓她們吃過離去,她心里才踏實。那個年代叫花子特別多,有叫花子上門,別人老遠(yuǎn)就將門插上,母親不僅不插門,反而讓到家里,倒給開水喝,送上兩個軟饅頭,挖上兩碗面呈上才好。那時候每到春季,大多農(nóng)家都釀粉皮子,那是件很麻煩的事,活面團,洗粉水,在盆子放好幾天,每天都要換幾次水,看面盆內(nèi)白是白,水是水,清澈過來,再對好比例放在鍋里燒火慢慢攪直到插成粘團,盛到盆子里,一次也就兩個臉盆陀,放到第二天才能食用或用岔子摟好曬晾,很是麻煩。其實周圍鄰居家都在做,母親粉做好后,就把一個臉盆陀切成細(xì)條盛一大碗一大碗的,讓我就近幾家挨家送,我不愿意,她就自家送。我從沒見別人給我們送過。尤其那幾個有老人的家,更少不了送。父親雙親失去的早,大爺對他有恩,因此,在我的記憶中,只要我家做點好吃的,母親就使我將大爺叫來一起吃。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xù)到大爺去世。
我初三那年對于我家很不尋常,有喜有憂,悲喜交加,苦猶深。喜的是二哥結(jié)婚,我考上了學(xué),悲的是二姐病情惡化,在我去上學(xué)不久就離開了人間,父母沒有告訴我,我也沒能見二姐最后一面。二姐的離去母親悲痛至極對她的打擊很大,曾因此悲傷思念過度致使神經(jīng)失常導(dǎo)致胡言亂語,好幾年才恢復(fù)正常。
母親對兩個嫂子無原則的好偏愛常常讓我郁悶。橫豎嫂子都對,我在家時,只有多干活的份,沒有說胡話的份。什么都以媳婦優(yōu)先,最好的東西永遠(yuǎn)留給媳婦,就包括我婚后給她買的好些東西她都送給二嫂,讓我難以理解。母親對媳婦比女兒好。她說,再好的女兒,在天邊,再壞的媳婦在身邊。大嫂二嫂結(jié)婚的最初幾年,母親都不讓她們上地干活,至生孩子好久依然只做些輕便的家務(wù)。她說新媳婦進門要多擔(dān)待,大家庭里抬舉三年,小家庭里抬舉一年。她從不在外人面前說任何一個媳婦的不是,倒是我常?床粦T抱怨母親,母親就會說,你遲早是出門的人,管那些干什么。再后來我成家后勸父母也為自己打算打算分家另過,母親就數(shù)落我門外之人管門內(nèi)之事做什么,管好自家事就好,讓我無語。
母親一直和二哥生活在一起,從不想考慮自己將來會如何。我接她到城里居住,她很固執(zhí),她那里都不去。她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還說她給二哥辛苦一輩子,理當(dāng)由他來養(yǎng)老送終,其余誰她都不想麻煩。算起來,二哥和父母生活至今有二十五年。
父親和母親幫二哥二嫂帶孩子經(jīng)營幾十畝莊稼地,任勞任怨。二哥從來也凡事依著二嫂,不敢反駁。其實大多活都是二哥和父母在做,二嫂極少上地。她結(jié)婚幾個月就有身孕,父母什么也不讓她干,專心育兒。二嫂的父親也是一個厲害人,會些恰恰算算,他說自己的女兒懷得是女兒,要做了引產(chǎn)手術(shù),也許是父母也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就依二嫂父親的。不曾想,二嫂頭胎做了引產(chǎn)手術(shù),二胎和三胎懷的都是兒子,但都在接近八個月時就流產(chǎn)了。至第四胎,在精心保胎下,終于才生了一個男孩。一家人皆大歡喜。二嫂生了兒子,更加趾高氣揚,家里家外的活,她很少上心,吃喝游樂是她的主旋律,因為家里凡事都有父母幫忙打理,助長了她的依賴性,她活得輕松自在。
記得有一年冬天我去看母親,去的晚,天快黑了,走到母親家墻后,竟然看到母親佝僂著身子在給二嫂燒炕,而進到屋里才知,吃過飯,嫂子帶侄子去鄰家串門了,并非有事在忙。我埋怨母親,你這不是給兒女遭罪嗎,母親說,燒炕太臟,會弄臟二嫂的衣服,她燒自己的時順便的事,我能說什么。自二嫂進門,每到冬天二嫂的炕幾乎都是母親給煨的。
在我們村子,基本上父母給兒子娶上媳婦,最多過不了三五年都會和父母分家另過。但我父母硬是委曲求全沒和二哥分家過到了去年。在我婚后,父親時間長了就會來城里給我訴苦,說二嫂如何不顧家,不管孩子,不干活,靠在他們身上活人。我建議讓他分家,他又不愿意,他怕自己老無所依。就這樣,父母和二哥生活了這些年,直到去年父親突然生病,再也不能為二哥上地干活。這世界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感恩的。二嫂就是那樣的人,她并不是知恩圖報感恩戴德的人,母親的好,她一點也感受不到,每每聽到的都是她對母親的抱怨和數(shù)落?锤改赋闪艘话迅刹,油燈已枯,只會成為他們的累贅,就將父母分出來居家另過,生活由我們姊妹幾個共同承擔(dān)。其實我早就希望這樣,只有這樣,母親才能過幾天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
母親已經(jīng)七十三歲,真正老了,經(jīng)年累月頭上布滿滄桑的白發(fā),臉上溝壑縱橫,佝僂著身子,行動多有不便,和父親相依相伴過著互相取暖的日子。每一次我去看她,她總是說,你跑來干什么,不好好經(jīng)營店鋪,給孩子掙學(xué)費?吹轿医o她買的東西就會埋怨,現(xiàn)在的東西那么貴,我老了,老花那錢冤枉做什么,城里花費大,多給孩子積攢點,聽得我心酸酸的。我每次給母親錢,她都不肯要,推來推去,最后在我發(fā)脾氣下才勉強收下。
母親的世界簡單單純,除了干活還是干活,總也不閑著,即使沒活,她也尋著,不是割草就是梗上點豆,務(wù)做菜園。言傳身教,我們家四個孩子中,沒有一個天資過人,卓有成就的,但都秉承了父母的優(yōu)點勤勤懇懇做人,都在平凡的世界里自食其力演繹著平淡的日月。但每一個,無一例外都繼承了母親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不悲不吭,正直善良。母親總是教育我,家和萬事興,孝敬公婆,干干凈凈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母親一生不攀不比,包容寬厚仁慈。對于土地上爬了一輩子的母親而言,在苦水里泡大的她,已習(xí)以為常,也許早已不知悲苦是什么,只是我總覺得母親的世界太苦,面對母親每每我總是悲天憐人,激昂一凡,對于嫂子的作為,為母親打抱不平,而她一點也不覺得委屈,說只要她們好就行,她老了,只要有口飯吃,怎樣都行。我總認(rèn)為她和父親的人生不該這樣,他們一生勤勞,也沒生過特別重大的病,穿的戴的都基本是我管,父親去年住過七天院,錢也是我和大哥交的,母親沒有住過院,不曾累及我們,如果自私一點,早為自己打算,至少比現(xiàn)在過得好,而母親總是淡淡一笑,慈眉善目,一副無所謂的姿態(tài),絲毫感覺不到苦的滋味,她說,大不了多些積蓄,那些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留它做什么,相反現(xiàn)在豐衣足食的日子讓她知足且充滿了幸福感,教育我們要珍惜今天的生活,好好過日子。因為對母親而言,相比那些她年輕時經(jīng)歷的困苦時光,現(xiàn)在的她已經(jīng)是在天堂了。
母親節(jié)快到了,給母親寫篇文字全當(dāng)感恩。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我本不想寫下這些塵封的記憶,但要寫母親,就脫離不了這些流年碎影,故就這么不修邊幅了。歲月風(fēng)行,年華失色,無論苦澀甘甜都將成為記憶的沉淀,歲月的回音,鞭策自己懂得感恩,珍惜現(xiàn)有,好好生活,唯愿母親健康長壽,能多陪伴我們幾年,讓我多盡些孝心。
【我的母親散文欣賞】相關(guān)文章:
散文欣賞我的母親09-10
我的母親散文欣賞09-10
我愛母親-散文欣賞09-11
母親散文欣賞09-09
母親-經(jīng)典散文欣賞09-10
《母親》散文欣賞09-10
散文欣賞:《母親》09-10
散文隨筆欣賞《我的母親》09-10
散文欣賞:我親愛的母親09-10
情感散文欣賞《我與母親的告別》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