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水杉樹抒情散文
小時候,我家的庭院中種植著兩棵水杉樹,古樸典雅,又肅穆端莊。每到夏日,樹干高聳,枝葉繁茂,留下片片濃郁,倒是傍晚乘涼的好去處;锇閭內宄扇涸诟吒叩乃紭湎麓蚺啤⑾缕,好不快活!
如今,多年求學在外,每當看到水杉就會勾起起我童年的記憶,想起我成長的熱土——邳州。水杉是邳州的市樹,也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被引進邳州后,得到廣泛的種植。它堅韌挺拔,蓬勃向上,給古老的邳州增添了無比的朝氣,深得家鄉(xiāng)父老的喜愛。邳蒼公路兩旁密密麻麻的水杉高聳昂立,延綿60里路,宛然就是一條矗立在邳州大地上的綠色走廊,被世人賜予“天下水杉第一路”的美稱。
我愛水杉,在于它的稀有,它的頑強,它的珍貴。水杉出現于1。3億年前,和銀杏一樣,是僅存的`幾種十分古老的植物之一,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稱,它對于古植物、古氣候、古地理和地質學,以及裸子植物系統(tǒng)發(fā)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義。它的生命力非常強韌,壽命甚至可以達到3,000年。根可長達1公頃,且似乎不會停止生長,如此頑強地生命力,令人折服。水杉渾身是寶。樹干材質細密輕軟,是建筑、家具的良材,同時還是質地優(yōu)良的造紙原料。水杉肥厚的樹皮味道具有驅蟲的功效,如海綿般的質地具有高度的防火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水杉內含的茁長素,是使它長壽、與維持強韌與活力的原動力,具有很高的研究與使用價值,F在水杉樹已經被世界上50多個國家引進,廣泛種植。
我愛邳州,在于她的悠久,她的堅忍,她的博大。6000年的大墩子文化成就了江蘇文明。梁王城遺址、九女墩、關帝廟等都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邳州的歷史是一部英雄的詩歌。楚漢相爭、三國角逐、宋金交兵、臺兒莊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都在邳州發(fā)生。數千年的戰(zhàn)亂培養(yǎng)了邳州人堅韌不屈、不依不饒的性格。抵抗侵略,支援抗戰(zhàn),邳州人民前仆后繼,涌現出像沈慶霖、“小蘿卜頭”宋振中這樣可歌可泣的英雄兒女。
也許因為對水杉的特別情結,每次坐車回家,都會特別留意窗外的水杉,像孩子般的純真,趴在車窗前雙眼盯著窗外,傻傻地等待,等待著這條水杉走廊第一棵水杉的出現。車輛飛馳在寬廣平坦的公路上,猶如碧澗綠峽,放眼望去,不見盡頭。他們挺拔俊秀,郁郁蔥蔥,像是等待檢閱的威武戰(zhàn)士,巍然屹立在天然的綠色甬道間,它的茂密、深邃強烈地吸引著人們,仿佛走進一個清雅的世界。“十里奇峰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桃李爭艷游人醉,半掛空中半客中!闭菍菟嫉恼鎸崒懻铡
再一次踏上回家的旅途,同樣尋覓著水杉樹的出現,等待著家鄉(xiāng)的浮出。經歷三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昔日60里路的水杉走廊已經擴展到400里路。高度超過20米的水杉已經發(fā)展為800多萬株,濃郁水杉也高聳林立,茂盛蔥蘢,在建設綠色園林,美化城市環(huán)境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樹冠上喜鵲筑巢,百鳥鳴叫,昭示著喜慶;綠蔭下,老年人納涼閑聊,歡笑不斷。
經歷建國60周年的和風沐雨,邳州大地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勤勞樸實的邳州人與時俱進,用辛勤的勞動創(chuàng)造不凡的業(yè)績,創(chuàng)造了板材、大蒜、銀杏、石膏產業(yè)“四個全國第一”,近年來躍入“全國百強縣”,成為蘇北大地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水杉不就是百萬邳州人民奮勇爭先、創(chuàng)建小康生活的風姿和精神的體現嗎?
那夜,我做了一個奇怪夢,夢到自己變成一棵水杉樹,靜靜地佇立在邳蒼公路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