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攛子往事散文
在以前的東北,老百姓的主食是離不開玉米的,玉米在東北俗稱苞米,可以做苞米面大餅子、餃子或者苞米碴子等主食,總之在過去的任何時代苞米是東北人的救命糧。因為是高棵作物,一株結(jié)一到兩個棒子,每個棒子能夠產(chǎn)生二三兩苞米粒,因為苞米圍繞一根主心骨生長,在機械化程度不高的時代必須用手一粒一粒往下扒。
人們?yōu)榱斯?jié)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就發(fā)明了玉米攛子。玉米攛子是一種簡單的鐵器,非常尖銳,多為七八寸長短,制作也很容易,只需尋找一根鋼筋頭找石頭磨尖然后再上面焊接一個鐵環(huán)即可。
而另外一種玉米攛子就顯得精致高檔許多,使用起來也得心應(yīng)手。用二尺左右長的一塊扁方形木頭制作而成,木頭的寬度大約在十厘米,厚度在五厘米左右,從木方的中間修理出一道從上到下,比玉木棒子稍寬的溝槽,為了美觀還在上面做一個弧度。在整體木頭的中間位置掏一個七分鑿子寬、長度一寸半左右的透眼兒,在眼兒的下部用一根馬掌釘釘成的九十度錐子,錐子尖朝上,尖兒要超過木頭后邊那個眼的頂端,如此玉米攛子做成。
小小的玉米攛子總是能讓玉米感到鉆心的疼痛,并在這疼痛中灑下一串串淚珠一樣的玉米粒。
千里沃野下的玉米田,在秋季一片金黃,人們在地里將玉米穗子從一米多高的桿上咔嚓掰下來,斷了玉米所有的想法,你看吧,玉米地里那一堆堆玉米散落其間,用牛車緩緩地拉回寬敞的院落。
留守家中的婦女和孩童迎出門來,圍坐在玉米堆周圍,一層層剝掉玉米葉子,只留下兩三片,一個個連系起來一串串掛上房頂,讓它們在澄明的天空下領(lǐng)略烈日的驕陽和被封的凜冽。
白天人們坐在院子里往一塊塑料布或者大笸籮里面用玉米攛子攛玉米粒,晚上就在在火炕上攛,人們盤坐在玉米葉子編成的墊子上,一手抄起玉米,一手用攛,使上勁就聽嘩啦一聲,一排玉米粒簌簌落下,一連攛幾下,一穗玉米酒暢通了,可以用手或者玉米棒子把余下的玉米粒脫下來。
用玉米攛子攛玉米也要求人要專心,否則玉米攛子會把人的手豁出一個大口子,殷紅的血沾染在玉米粒上,似乎喚醒了玉米粒的前塵舊事,是一種同情還是一種憐愛?
一般情況下都是一個人用玉米攛子攛玉米供幾個人撮,記得我小的時候,常常是父親一個人用玉米攛子攛玉米,而母親和哥哥、我圍坐在父親身邊撮。滿炕的`玉米粒十分喜人,一向不喜說話的父親不時的講些故事笑話或者他當(dāng)兵時部隊記事。即便大家都不說話的時候,聽到的吱吱、嘩嘩的聲音,似玉米在訴說。而我總是不能堅持長久,老坐著腰會酸,屁股也硌得慌。
每到這個時候,我總是找個借口,比如上廁所或者寫作業(yè)來逃避做活。母親明知道我是偷懶,還是向著我說話,“孩子作業(yè)沒寫完可不行,影響學(xué)習(xí),讓他去吧!”父親總是無奈,而哥哥則一臉不甘表情。
最后在夜深的時候,我總會在金燦燦的玉米粒打個滾,抻個極其夸張的打懶腰,被母親拉著送進被窩。那時候的夢境總是很甜美,時常會在夢里笑出聲來,我想那時候夢境如同玉米粒是金黃色的,有著豐收的喜悅和幸福的希望,只是不變的是母親還在忙著永遠都忙不完的家務(wù),昏暗的蠟燭光芒把母親的身影拉得好長好長。
玉米攛子在近些年來越來越不受歡迎,最后竟然白送到民俗博物館進行展覽,大量的機械化作業(yè)代替了手工,玉米攛子自然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我想它一定也是落寞、孤寂的吧?
對于曾經(jīng)的輝煌舞臺演出最終變成落于被供養(yǎng)的閑置能夠有誰完全坦然呢?可是注定在歷史的舞臺上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它也該歇歇了!
【玉米攛子往事散文】相關(guān)文章:
莊稼的玉米散文05-02
關(guān)于往事何須傷懷的散文11-19
往事如風(fēng)墨染流年散文11-15
其實我還在回憶那些往事散文11-05
往事如煙,淺笑而安散文11-24
前塵往事俱拋下散文欣賞04-29
往事從葉子的脈絡(luò)里浮出散文賞析11-05
遲子建散文讀后感09-01
玉米穗01-09
就這么一輩子散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