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 推薦度:
- 清明散文 推薦度:
- 春天優(yōu)美散文 推薦度:
- 抒情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曠野讀碑記經(jīng)典散文
一
對墓碑的印象和認(rèn)識,是從二奶奶的死開始的。
二奶奶死的時候,棺材就停在我家隔壁老屋里,嗩吶鑼鼓在門前不遠(yuǎn)的桔樹下嗚里哇啦咚咚鏘地叫了幾天。
那幾天里,一到晚上,我就睡不安穩(wěn),關(guān)掉燈,眼前就會浮現(xiàn)二奶奶躺在黑漆漆的棺材里的樣子,想得不敢再想時就拉亮燈,開燈后,又仿佛看見她在明晃晃的燈泡里望著我。
我感覺心里很害怕,但到底怕什么,自己也說不清楚。其時,我還不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只隱約覺得不過是人的另一種熟睡罷了。二奶奶在世時對我們很好,樣子很慈祥,所以我相信,她雖然死了,也一定不會變成鬼來嚇唬我們這些侄孫子。
很多年后,看到村里更多老人和不老的人離去的情景之后,我才終于弄明白,我當(dāng)時怕的不是死的本身,而是二奶奶死時的慘狀,臉黃得像金箔紙,身體廋得像一根柴,眼光深深地陷進去,據(jù)說還在腹部開了刀。臨終的前幾天,就躺在和我只有一墻之隔的老屋的另一面,半夜的時候還聽得到她的呻吟。
這樣的恐懼和幻想,直到二奶奶被葬入祖墳地,立好墓碑,砌好墓墻之后,才完全消除。人們常說,入土為安。想來的確是這樣,人一旦掩入黃土,不但死者安靜了,連生者也安寧了。從此以后,太陽依舊會天天升起,生活一切恢復(fù)如常。
二
祖墳地就在小村的南面,是茂密的桔樹林和開闊的莊稼地的中間地帶,也是熱鬧的村莊和寂靜的曠野的分界點。
由于視野開闊、陽光充足、綠草如茵,而且每到春天和夏天,地毯似的草坪上,還有很多不知名的黃色和紫色的小花遍地開著。所以,這里一直是我們放牛和游戲玩耍的好去處。放牛的間歇,在墳堆碑石之間捉迷藏,在草坪上摔跤滾爬,是我們的樂趣所在。
玩累的時候,我們就會齊刷刷地躺在草地上,枕著祖輩的墳尾,望著藍天和白云,看哪一朵云彩飛得最快,形狀最奇特;蛘吲吭诘厣峡次浵佋诓萑~間的活動和他們瑣碎的生活。夕陽西下的時候,還會靜靜臥觀太陽怎樣慢慢落下去,收盡最后一塊霞彩。
但是,要是墳地里添了新墳,墓地里就會陡然升起一股恐怖的氛圍,即使在大白天,我們也不敢來到這里,只好集聚在局促的巷子間。黃昏放學(xué)回家的路上,遠(yuǎn)遠(yuǎn)走著,只要看到一堆新立的碑石和新培的黃土,還有花圈立在墳頭,紙花被風(fēng)吹得嘩啦啦響,我們便會拔腿而逃。
盡管人的情感源自本能,但我相信恐懼并非先驗。我們的害怕是因為常常聽到人們的談話,說是某某在野外鋤地的時候,看到了故去的老人站在墳地里哭泣和彷徨。雖然我們從來沒有誰見過這樣的事,但還是覺得長滿青草的墳地更親切。
三
二奶奶墳上的草,不知是什么時候長出來的。反正直到花圈完全萎落,紙錢也腐朽成泥,遠(yuǎn)看綠油油一片的時候,我們才會重又來到墳地的草坪上放牛和游戲。
我重新到墳地的第一樁事情,就是約二奶奶的孫子們,一起蹲在二奶奶的墳前,仔細(xì)讀她的碑石。因為我記得二奶奶去世的第二天,他的兒子就從隔壁村里請了一個老石匠過來,戴著老花眼鏡,在一塊大青石上,寫下我們這些晚輩的名字,然后拿著刻刀在青石上篤篤篤、篤篤篤地刻了兩天。
我完全沒有想到,一塊很平常的青石板,刻上字,立在野地里的時候,竟然會這樣引起人的瞻仰和敬慕之情,而且顯得那樣肅穆和莊重,就連最頑皮的家伙在墓碑前面也是一副老老實實的表情,不敢大聲說話和隨意亂來。
為了壯膽,我們蹲在墳頭,腦袋碰在一起,由成績最好的我輕聲細(xì)念墓碑上的字。墓碑上的字中間一行一般大一點,寫著“某某公之墓”或“某某母某某氏之墓”,右邊是死者的出生和臨終年月,左邊是死者的后世子孫的名字,一輩輩排下來。據(jù)說,名字越多,就說明老去的人生前越有福氣。
二奶奶的墓碑上刻著很多名字,但我不知道她這輩子過得幸福不幸福。其中,也有我的名字,不知為什么,我看到我的名字有力的刻在石碑上,就有一種很安心的感覺。
四
我們讀碑的時候,四圍的田野通常很寂靜,只有柔和的微風(fēng)吹拂桔林和莊稼葉子的'沙沙聲響,還有小鳥在枝頭的幾聲啁啾,太陽靜靜地照著墳頭的青草和碑石,也照在我們的身上,空氣中雜糅著鄉(xiāng)野的泥土的香氣。
在這樣靜謐而安詳?shù)姆諊,我們一點也不覺得害怕,就好像二奶奶生前,圍在她身邊嬉鬧一樣。不同的是,她已經(jīng)睡在地下,而且一定睡得很安詳,所以我們不敢大聲喧鬧,生怕吵醒她。
但是,偶爾也有路過的喜歡惡作劇的家伙,看到我們的頭聚在墳頭,就會遠(yuǎn)遠(yuǎn)站著或者悄悄走近我們,驀地里突然大叫一聲“鬼來了”。這一聲,對于我們,不亞于晴天霹靂。每個人都會靈魂出竅,軟到在墓前的草地上,然后翻身滾起,狂奔四散。
當(dāng)然,一兩回這樣的驚嚇,不會影響我們讀碑的興趣。祖墳地里幾乎每一塊碑石上的文字,都被我們反復(fù)念過。漸漸地,碑石上的名字和村人們述說的鄉(xiāng)間傳奇經(jīng)常聯(lián)系融合在一起,進入我們幼小的心靈。直到很多年后的今天,我才似乎有些明白,墓碑的意義,其實在紀(jì)念之外,還有引發(fā)故事的經(jīng)久流傳。
我曾經(jīng)深深被墳頭墻上刻著的“青山不老、綠水長流”、“千古常在,萬年不朽”這樣的句子所吸引。雖然我當(dāng)時還不懂這些句子的具體意義,但總覺得很有氣勢,意境深遠(yuǎn),而且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悠遠(yuǎn)的厚重的美感。
然而,祖墳的碑石幾乎讀盡的時候,我常常生出一股莫名的遺憾和悲戚來,因為,我沒有看到祖父祖母的墓碑。
五
村里的老人都說,祖父母死的很早,很年輕,祖父雖然葬在祖墳地里,但沒有立碑。祖母就連進入祖墳的資格也沒有,草草的埋在村子西面的亂墳崗上,父親和叔叔也是寄養(yǎng)在外婆家里長大的。
祖父母的早逝,并沒有減卻我與家鄉(xiāng)的聯(lián)系。相反,這樣的家史,使我加深了對故鄉(xiāng)風(fēng)物的理解,加深了對“來處而來、去處而去”這樣近乎偈語的理解,也常常讓我感到一些悲涼,似乎看到父親童年的悲苦無依,也莫名想到自己的來處的寂寞和凄冷。
每年清明,站在祖父母沒有碑石的墳頭,看著墳地擠擠挨挨的墳冢,我的眼前總是會浮現(xiàn)一條若明若暗的界限,那是生之光明和死之幽暗的界限,是生而不息和死而寂靜的界限。我常想,這樣的界限,往往是人們所忌諱的。然而,雖則忌諱,卻無法擺脫。逝者無語,刻著文字和后輩姓名的碑石無非是人造的紀(jì)念,以此聊表對死者的留念和對生者現(xiàn)世生活的一絲慰藉。
魯迅先生的在《墓碣文》中寫道:“我夢見自己正和墓碣對立,讀著上面的刻辭。那墓碣似是沙石所制,剝落很多,又有苔蘚叢生,僅存有限的文句——
“……于浩歌狂熱之際中寒;于天上看見深淵。于一切眼中看
見無所有;于無所希望中得救!
我雖然沒有做過這樣的夢,但卻十分醉心于這樣的文句。這種直面的勇氣和抗?fàn)幪摕o的意志,曾經(jīng)讓我克服過很多生活中不斷侵襲而來的的挫折和傷感,得以義無反顧的走到現(xiàn)在,走向未來。直至讀到史鐵生“死是必然來臨的節(jié)日”的判語,我才又忽然感到,無論墓碑的下方有多幽暗,陽光下的歡喜追逐確是永恒的活著的使命。如是,那么,“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曠野讀碑記經(jīng)典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曠野的同義詞07-19
讀冰心散文有感04-06
讀豐子愷散文有感01-25
經(jīng)典散文日記11-20
經(jīng)典散文日記11-20
讀朱自清散文集有感04-06
讀散文《春》有感11篇02-15
讀《林清玄散文集》有感09-23
讀《朱自清散文集》有感08-31
經(jīng)典散文日記模板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