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森林的經(jīng)典散文隨筆
森林
彌漫在森林間的沉寂與神秘,為藝術提供了深沉、寧靜的心理背景。多少個世紀以來,森林始終滋潤著人們的鄉(xiāng)愁與詩心。這就是為什么索爾·貝婁會說“藝術從森林開始”。
森林多么好。森林有花有草,森林有云有霧,森林有風有雨,森林有泉有湖……
森林有詩。
要擺脫無名的羈絆,我最想走向森林;要拯救疲憊的靈魂,我最想走向森林;要吟唱隱秘的心曲,我最想走向森林。
花與樹的纏綿,云與霧的交融,風與雨的相伴,泉與湖的交響,無處不是詩的流淌。云聚云散是詩,花謝花開是詩,草飛草長是詩,月圓月缺是詩。森林是詩的寵兒。
在森林任何一個無人知曉的角落,都會有風吹落潮濕的種子。季節(jié)更替,在森林到處蕩漾的,是人的自由意志。傾聽森林的語言,你將成熟,聰明,坦蕩,洞悉真理……生活的困惑與感傷隨風而逝。走在森林,你會發(fā)現(xiàn)你是快樂的,森林是無聲的呼喚,充實了你原本空洞的靈魂。
因為惰性和缺乏勇氣,我任從自己常年被囚禁在嘈雜的城市。城市也是森林。樓群像樹林,只是沒有枝葉沒有花朵沒有果實,沒有令人戀眷的狗尾巴草的清香。孩子們長大了,不會唱“采蘑菇的小姑娘”。樓群的顏色頑固,隱去了季節(jié)的界限;窗口在夜晚篩下星星,擠窄了無邊際的想象;鋼筋水泥傲然挺立,帶來了堅硬工具的壓抑。這是化工森林。在這里,躺著的心事結成青苔,站立的思想競爭陽光,人們掩起私下里表情豐富的臉龐,讓善意和溫情在陌生中蟄伏窺望。
只有森林才會有真正的歌唱。森林的歌,嘹亮、清逸而深遠。森林里最多的是樹,每棵樹都是歌手。
走進森林,走進歌聲,走進激動的曲調和流暢的節(jié)奏。帶著幻變的夢境,靈感和鳥語花香,離開城市的喧囂,演奏自己的樂章。讓漫天的音樂的羽毛,化作無邊的新綠與嫩黃。等待心靈的撞擊,等待靈魂的再生。
我見識過世界的不只一處森林。每次我都會力圖進入森林的深處。穿過茂密的、散發(fā)著濃郁的樹脂和草莓香味的松樹林,心里泛起一種甜絲絲的快感。林中的湖泊像美人的鏡子,波光粼粼地閃爍在無邊森林的懷抱,映照著藍天的纖塵不染和青山的雄渾與嫵媚。
那些樹林是沒有獵人也沒有伐木者的。那里的鳥是不害怕被人驚擾的。頭上樹椏上,這兒那兒站著不知名的鳥。它們大大方方、滿不在乎地站著。不時地懶洋洋地一跳。有時候落到離你很近的地方,然后又撲撲地飛起,它們撥起的風,直朝你臉上吹過來。柔順的、毛茸茸的松鼠就在附近無憂無慮地跳來跳去。有時候會突然停下來,蹲在離你最近的樹枝上和灌木叢中,睜大眼睛滴溜溜地打量你。所有的生靈都充分享受著作為這片樹林的天然主人的特權。
潮濕的涼意從四面八方襲來。鳥悄悄地離開被太陽曬得溫暖的樹梢,振起翅膀,依戀地、默默地飛進樹林深處。霧在林中飄蕩。霧是半透明的,并不妨礙仰望樹縫中的天空。被樹枝分割的天空特別明亮,讓我想起南方家鄉(xiāng)閃爍的星光、被星光照亮的豐沛的河流、綠樹中的城市和織錦般的田地,讓我想起世上所有我經(jīng)歷過的美好事物。萊蒙托夫說得不錯:“當我們遠離塵世而跟大森林接近時,大家都不由得變成孩子了,心靈擺脫了種種負擔,恢復了本來面目!逼踉X夫是那般動情:“不可思議的大森林啊,你永遠放射著光輝,美麗而又超然,你,我們把你稱作母親,你本身包括了生與死,既賦予生命,又主宰滅亡。”托爾斯泰則給森林賦予了道德意義:“置身于這令人神往的大森林之中,人心中難道能留得住敵對感情、復仇心理或者嗜殺同類的欲望嗎?人心中的惡念應該在與作為美與善象征的大自然接觸時消失!碑斔囆g家用圓舞曲為森林染上一片圣潔,“手風琴也打不破的寧靜”的抒情節(jié)拍展現(xiàn)著快樂與憂傷,有多少人已經(jīng)如夢如幻,走進博大與深邃。如果有一天,你坐在森林之外的地方,夢想曾經(jīng)的家園,你便會知道,失去綠蔭,靈魂就失去了庇護。
水泥森林
當最后一棵樹倒下,當最后一只飛禽消音,當最后一片草原絕跡,我們在現(xiàn)代化的機器聲中告別了那些曾經(jīng)很藍的天,曾經(jīng)很白的云和曾經(jīng)很純潔的心。
那些游弋的風,那些綠意的草是否還記得曾經(jīng)的自由和天地。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這個世界需要發(fā)展,這個社會需要進步,因而,在我們踏出天然森林時又進入了另一座水泥森林。我們變成了水泥森林里的動物,被關在高聳如云的建筑里。
鋼筋是冰冷的,水泥是凝凍的,倒三角形的銅墻鐵壁在城市里拔地而起。城市的喧囂彌漫了這個世界,漸開,朦朧了很多雙在物欲橫流中迷失自我的眼睛。都市的車水馬龍其實是人們精神世界匱乏的標志,充斥著都市的脈搏?释麍(zhí)意追逐心中的理想,最終卻被埋沒在這片水泥森林里。
外面的人想進去,里面的人想出來,意亂神往間竟找不到出路。大人們整天進進出出,在外奔波不知承受多少血淚辛酸;孩子們被關在現(xiàn)代化的公寓里,陽臺上飛過的鳥有時也是他們的夢想。封閉的墻,封閉的門,連人心的渴望都不給回音。都市的霓虹燈閃爍,閃爍卻折射不出溫暖,那些光太赤眼,迷亂人心和世界。
城市,在這個發(fā)展的社會中,是進步的標志。摩天大樓是城市的海拔最高處。然而,樓越來越高,廳越來越大,人卻越來越淡。人情世味涼如水,不是虛無的言論而是真實的寫照。都市生活在某方面是腐蝕人心助長虛偽的波瀾。
一棟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隨之而來的是老人的.孤獨,兒童的孤僻。于是忙忙碌碌的身為兒女的人群將目光投向了養(yǎng)老院投向了托兒所,他們自認為養(yǎng)老院潑灑老人所需的溫暖,托兒所可以飄灑兒童所需的關懷,可是,忙碌的人們呀,你們真的給了老人和孩子心中最深的渴求么?殊不知一聲簡單的問候,一個溫暖的吻就是他們的天堂。
水泥森林的冰冷凝固了人們心底的柔軟之處,就像飛鳥失去翅膀般無助,寵物開始在水泥森林中彌散。諷刺的是,源于真正森林的真正動物卻在穿上人類的衣服后成了人類賴于寄托精神的伙伴。人于動物角色的互換轟轟烈烈地上演在都市的舞臺。
在一本關于的文學沖突的書中讀到:城市在大部分作家眼中都不受歡迎,而往往是那些偏遠的鄉(xiāng)村淳樸的鄉(xiāng)情是作家的心靈歸宿。讀之悵然。為什么都市在作家的筆下都是冰冷的代表呢?誠然,我們都知道,發(fā)展尤其是城市的發(fā)展,是大勢所趨,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的大潮流。我們求發(fā)展,也許幾十年幾百年后越來越多的鄉(xiāng)村會變成城市,可是難道城市發(fā)展的代價必須是道德的淪喪人心的墮落么?高樓平地而起,防盜門隨之而來,城市的信任機制面臨著空前絕后的危機。防盜門,防的是盜還是道?而它背后所代表的誠信喪失人情淡薄又有多少人能看得透讀得懂呢?
活在城市,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在得到金錢,權勢和名利的同時又丟失了多少超越名利的東西。陰暗的潮濕的班駁的大樓,站成一片森林卻透不過的陽光的穿梭和明媚,照不亮人心的逼仄和狹隘,因為水泥森林的密度比樹厚,溫度比冰冷。是站著的冷血。
我們不反對城市的發(fā)展,當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有著城市標志的人都陷在漠視人情爾虞我詐的物欲橫流中,我們依然堅信,當蕓蕓眾生大都在昧昧昏睡時,有那么幾個人在守護著那輪人情之月?墒,幾個人太少,我們渴望的是更多的人來挽救那日遠去的溫情,淳樸,友愛與誠信。
有時想想,年幼無知是對城市的期盼,到頭來不過是自我的嘲弄。兒童以純稚的眼光看世界,好的就是好的,壞的就是壞的,不考慮事物的商品價值?傄詾榻鸨梯x煌的樓閣奠基著建筑的好壞,無關美丑;總以為車水馬龍的交通折射著道路的好壞,無關美丑;總以為耀眼的霓紅燈火閃現(xiàn)著夜市的好壞,無關美丑?墒,在他們終于長大終于邁入城市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所有的所有不僅有好壞還有美丑。也許美人眸在笑心卻如蛇蝎般算計他人,也許無顏者卻有著他人所無法企及的心靈美。世人膚淺,看之不透。終于在一次次被所謂的美欺騙后才豁然清醒。都市的欲望是永不消退的瘟疫,蔓延在都市森林的角角落落。淡然若陶潛者才能幸免而其他庸俗者將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城市,城市!叭缤瑳]有圍墻的囚房,令人疲憊窒息!睅酌桩嫳救缡钦f。都市人的笑,很少令人感到溫暖,因為你永遠猜不透那笑是發(fā)自內(nèi)心還是迷惑人心。門與門的距離是心中認識層面的天涯與海角。都說城市是這個社會文明發(fā)展的象征,可是在今天這個人情逐漸喪失的社會,所謂發(fā)展所謂文明是否又要重新定義了?
“很想躲開都城,進而對呼喚城市文明的必要性產(chǎn)生懷疑”學者余秋雨先生在《脆弱的都城》中寫道。我想,不僅余先生,還有更多的關心社會文明的學者,作家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如果城市如斯發(fā)展下去。
最后的最后,我想說的也是我必須說的是,我真的不反對城市,只是衷心期盼城市的發(fā)展是以溫暖誠信為伴而非冰冷算計為侶。也許城市的發(fā)展勢必回顯示出人類心底關于黑暗的底線,可是我們是人類,是自詡高于動物堅信人定勝天的的人類,那么,我們就有理由相信,身為人類的我們定會克服這些逼仄,回歸本真。
否則,我們的城市也許會如那煊赫一時的樓蘭古城般徹底地淡出。那時的我們恐怕是哭倒長城也無濟于事了。
在森林里
好久沒到山上來了,兩個月前來過一次,也就看了兩眼便匆匆離去,根本無心留意山間的一草一木,而這一次,我卻要在這森林里呆上好幾個小時,與森林里的萬物同呼吸,共藍天白云,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
森林里除了花草樹木,還有無數(shù)生物,目光所及處,蚊蟲飛舞,螞蟻搬家,蟬聲繞林,還有碧綠的螳螂,一閃而過的蝴蝶,以及隱藏在深草里的毒蛇……這些在城市里千年一遇的東西,在森林里卻遍及各地。
閑來無事,用零食填補嘴巴的寂寞和煩躁的心情,垃圾隨手扔在地上,不一會兒,竟引來了一群螞蟻,我有些愕然,因為我吃的是辣制食品,螞蟻也能吃嗎?它不怕辣嗎?我不禁懷疑,可是,在我猜想間,螞蟻已經(jīng)排好隊搬辣椒皮了,還有一群如饑似渴的飲辣椒油,我愣住了,看著我吃不完的殘屑被螞蟻干掉,不知道它們吃了會不會生病,最好不要,不然我會內(nèi)疚的
森林里信號微弱,想打一個電話都成了一種奢望,突然特別想念那些親愛的朋友們,不知道他們過得可好,有沒有想念我,不知何時才能相聚,對酒當歌。平時有信號的時候,一心忙于各種,現(xiàn)在閑了,卻依舊無法暢談,不禁黯然神傷。
后天就要上班了,離放暑假僅僅五天,竟有些迫不及待了,工資雖然不多,但養(yǎng)活自己還是綽綽有余,說不定哪天不開心了,我就開始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遠離這里,到一個誰也不認識的地方去。看看別人的生活。學學別人的快樂。
要下山了,竟有些不舍,因為那野花的芬香我還沒聞夠,野草的嫩綠我還沒看夠,蟬的歌聲我還沒聽夠,這種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做的氛圍我還沒享受夠,不知下次歸來時,又是何年!我是這樣深愛著這一片土地。甚至想著某天我要是厭倦了城市,我就搬到這里來,搭一小屋,種幾畝薄田,養(yǎng)幾只白兔,過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只是不知有沒有人陪我,有沒有人不認為我是瘋子。如果有,我想,我肯定會來的。
無聊的時候就看看書,寫寫詩,種種花,釣釣魚……想著就詩情畫意
再見了,森林,等我再回來,與你為伴。讓你不寂寞。
【關于森林的經(jīng)典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關于森林報冬讀后感12-10
描寫森林的好詞好句04-04
描寫森林的好段03-29
森林報春的好句好詞03-14
關于小暑的經(jīng)典古詩06-28
關于挫折的經(jīng)典好詞好句03-14
讀《木偶的森林》有感500字范文精選10-14
關于文心雕龍經(jīng)典語句05-17
學生森林報個人讀后感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