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見所聞所夢的散文隨筆
一、凈壇老人
很多時候,人一旦傾心于某個地方,某地的風(fēng)物人情,他們會跨越幾千里的行程,跨越艱難險阻,只為了抵達(dá)心心念念的地方,將心里深藏的那份執(zhí)念放養(yǎng)在那里。
大概是去年的夏天,具體時間卻是半分也不記得了,我與朋友去了一次巫峽北岸。那里有著名的凈壇峰,山中云霧繚繞,洞奇石秀,這是大巴山最后的秘境。在凈壇峰邊上有個黃巖村,由于山路崎嶇,交通不便,村子里的村民陸陸續(xù)續(xù)都搬了出來,如今只剩下一位老人還住在那里。
山上的小路蜿蜒曲折,也是和外界聯(lián)系的唯一通道,老人的屋子就在小路的盡頭,依山而建,半壁為崖,還有座閣樓。早年他和老伴長居于此,有三男一女四個孩子,老伴去世后,子女們也都離開了村子,在外面蓋了新房,組建了新家庭。
老人是個木匠,屋子里的家當(dāng)基本上都是老人當(dāng)年自己打造的,銅制的門環(huán)已經(jīng)用得發(fā)亮,梁上還掛著幾塊臘肉,老人一直沒舍得吃。
土屋上的閣樓,冬暖夏涼,儲藏食物也不易變質(zhì),所以多年來即使有電,也不需要安裝冰箱和空調(diào)。土豆、紅薯、玉米是老人經(jīng)常吃的食物,也是他辛辛苦苦親手播種的。飲用水用的是從深山引至石鑿子里的山泉,清冽而甘甜。手巧的老人還自制了四個土蜂窩,每年都能吸引來不少蜜蜂,據(jù)說這樣的蜂蜜市場上能賣到幾百一斤。灶房上面的磚瓦舊的舊、碎的碎,到了天晴時,外面的陽光透過縫隙正好可以投射到廚房的灶臺上,溫溫涼涼的,讓人心生安暖,即便幾十年的煙熏火燎已讓墻壁早已變得烏黑,甚至有些地方有了些蛛網(wǎng)。
要下山時也曾按耐不住地問了老人為何不愿去山下過好過一些的日子。老人總是很淡然,笑著搖頭不肯離開說:“一輩子都住在這里,換個地方,就不會生活了!
老人將一輩子的光陰都交給了時代居住的祖屋,將此生所能給予的所有情懷都交給了它,于他而言,屋子即便蛛絲密布,殘破不堪,都是他的全部。
那一刻,對老人沒來由地肅然起敬,亦覺得凈壇這名字取得真是妙不可言,不虛此行。一個人最為難得的,是初心不負(fù)地扎根于自己的夢,干凈而利落地安于自己的寂寂清歡,不為外界繁華景象所惑,不為他人活法所擾,亦不為權(quán)利名望所動。
二、龔扇傳人
記得前不久在雜志看見一篇關(guān)于扇子的文。文章寫的`是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的龔扇及其第五代傳人龔倩。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扇子的實(shí)用性漸居次席,但其所蘊(yùn)含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則未曾遠(yuǎn)去,總有些人,能夠心懷素夢,摒棄浮華,耐住寂寞,將源遠(yuǎn)流長的傳統(tǒng)文化,視為自己一生的夢,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龔扇的制作過程,到現(xiàn)今還沒有一步可以用機(jī)器代替,從選料制作到編織成品,都是全手工操作而成。其間需要使用專門的工具,凝神屏息而作——喘一口氣、打一個噴嚏,都可能讓上千條細(xì)絲亂作一團(tuán)。若是一個地方編錯了或是編得不夠好,就要從已經(jīng)完成的部分里撤下其中的一根竹絲,再將新的竹絲重新編進(jìn)去。通常一把扇子的編織,一整套的工藝完成下來,需要經(jīng)歷六十天以上。
“每一步都要經(jīng)過成千上百次的練習(xí)”,龔倩回想起幼年經(jīng)歷的訓(xùn)練,仍覺得歷歷在目。自八歲開始,龔扇就成了她生命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龔倩從小便帶有別于其他同齡的孩子所不曾有的沉靜和淡泊,對于一件事情往往會投以十二分的專注,旁人都說龔倩為人直率簡單,屬于“心態(tài)極好”的那一類人。
我們生活中所接觸的手工藝者,不乏浮躁之輩。有的人想借著一些祖?zhèn)鞯氖炙嚕蚴谴蛑鴤鹘y(tǒng)文化的名義來撈些實(shí)際好處,而龔倩對于祖?zhèn)魇炙嚨母星,純粹得少見。她并太過在意錢財,只是一心一意地專注于龔扇的制作,竭盡全力地去將每一個步驟做到最好,然后拿到店里去賣。對于出身工匠世家的她來說,她自己做的同祖輩們所做的,并沒有什么區(qū)別,也并非覺得是件什么“了不得的事”。她說的有一句話讓我記憶尤其深刻,她說:“龔扇不會死。在任何一個時代,手藝人都不可能大富大貴。我做龔扇,也沒想過能靠著祖?zhèn)鞯氖炙嚧蟾淮筚F,我只想對得住父親的遺愿。”
在說這話的時候,她的語氣平和,緩慢,而堅定。她心里所懷著的這個夢,虔誠,干凈,平凡,而盛大。
三、關(guān)于夢
這或許是一種虔誠的執(zhí)念,更是一個對于生活懷揣希冀而美好的夢。
朋友讓我寫夢,可真真難為了我。想想自己這一生,還從不曾專注地、決絕地去執(zhí)念于一件事情,也未曾想對于生活該懷揣一個怎樣的夢,然后無論夏雨冬雪,抑或荊棘遍布,不管不顧地,決絕地,將這一輩子,將此生所有的時光都交付與它。
夢,這個字,有意趣,讀來唇齒含香,里面藏有癡癡的美。就像一場春風(fēng)來,“咔哧”,花骨朵炸開,灼灼開在春光里,一朵接一朵的梨花呀,落滿了千萬枝。
夢是對生活充滿希望,是身處苦難,卻超然于苦難之外,更是踏實(shí)善良,安于自己想要活著的生活。那個凈壇峰生活著的老人,盡管與世隔絕,生活清苦,簡單孤寂,可他并不以此為苦,一個人過著簡單的生活,自給自足,逍遙而自在。于老人而言,在他當(dāng)年選擇在那里住下生活那一刻起,他的夢便在那里落下扎了根。而他這一輩子也注定了要與這個夢緊緊纏繞在一起,生命不止,夢便不曾消散,至死方休。
夢是清簡自持,安于自我,更是將執(zhí)念表達(dá)成真,將夢想升華為傳承。那個龔扇的傳人龔倩,她甘于寂寞,摒棄浮華,安心地做好一柄柄龔扇。她此生所愿所夢,便是將祖輩的手藝,將傳統(tǒng)工藝完完整整地、默默地傳承下去。哪怕為此要賠上她的性命,耗盡她一生美好的年華,她亦執(zhí)念如初、無怨無悔。
一個人的夢,或許真的只關(guān)乎一種虔誠,一種態(tài)度,一種執(zhí)念。你可以白日做夢虛耗光陰,也可以逐夢追求一種愛情,亦可以執(zhí)夢于某種理想信仰。夢一切可以給你帶來歡喜與支撐的東西,然后心懷虔誠,然后認(rèn)真執(zhí)著,那么生命里,哪里都如見春光,哪里都可見清歡,哪里都是歡樂的。
【有所見所聞所夢的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元宵節(jié)的初二所見所聞作文10-13
有夢的地方散文04-30
我的夢一直都在散文隨筆11-03
人生有夢才精彩07-30
有夢才有奮斗的方向勵志文章01-20
野子有夢勵志文章02-02
我有一個夢作文15篇03-22
十八而至-野子有夢勵志故事11-10
有夢真好-初三說明文作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