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讀書寫作習慣談散文
對于提筆寫作來說,我似乎并沒有太多的感觸。這幾年來的習慣性涂抹,真的是我率性而為,愉悅自己的一種方式罷了,根本就談不上能形成一種什么風格,更不要說是刻意地去模仿某些大家的作品從而成為某門某派其中的一份子了。
我向來讀書很雜,也從來沒有系統(tǒng)地,認真地去讀某一個人的作品,那就更談不上去研究某一個人的作品。像我這樣一個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小師范生,后又未進過專門的學府去深造,底子薄得很,哪有資格去妄議或者奢談什么研究呢?簡值是連想也不敢去想的事。
不過,對于讀書一事來說我有自己的習慣:不管是古代的書也好現(xiàn)代的書也罷;報章片紙也好,期刊畫冊也罷;都市言情類的也好,夢幻穿越神奇的也罷;名家大作固然要讀,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人物作品我猶喜讀之。即使是在逛街時接到的那些產(chǎn)品推介傳單都要認真讀上一讀,絕對不會放過。別看我年過五旬,好奇心卻是蠻足的,無論何時,只要見到有書,我都喜歡信手拈來一讀,能不能讀得完它,讀得進去,則就要另當別論了。這是我的讀書習慣.
對于寫作來說,我同樣有自己的習慣。我的寫作習慣是想到什么寫什么,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從不刻意地去框定自己的思維,畫地為牢。至于題材么?就是身邊的小事小情,針頭線腦的等等,不一而足。我不是一個具備大智慧的人,我更沒有裝得下天下人的巨人胸襟,所以我不可能成為救世主。再加上我從來就不曾有過什么高遠的追求,因此,在我的字里行間表達出來的都是世俗的觀點,是難得超越出來的。
至于說到寫作的風格,我是沒有半點感覺,我也不知道這樣的隨性涂抹,是否能進入到一個怎樣的狀態(tài)和境界,這也是我不敢去追求的一件事。有朋友說我的文風走的是沈從文一路,還有朋友說我的文風極像楊朔的模樣……等等。
我是誰?我像誰?還是誰像我?我不知道我是誰?誰又是我?一時之間,云山霧罩的讓我真就犯了迷糊,眼中滿是迷惘的神情。
其實,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原本就沒有什么高尚的追求,不過是自得其樂罷了。我既不能祈盼劣字拙句留傳后世而不朽,更不可能象李謫仙、杜工部那樣百世流芳,名留千古。但是,在寫作時,我非常注重的是對自我的表述,對事物的透視以及社會現(xiàn)象的洞察。我的一切文字,都是率性而為,隨性流露,淡然處置,用自認為比較精準的語言去闡述對某些問題和觀點的看法。
在率性的創(chuàng)作中,我就是我。朋友們,請千萬別給我戴高帽子,不然會讓我的腳跟踏空,一跤將會跌破后腦勺的。我不可能成為別人的影子,別人也不可能成為我的枷鎖。誰也替代不了我,我亦不會做任何人的影子。這就是我的寫作習慣。
【讀書寫作習慣談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有關(guān)談寫作的散文09-13
也談讀書散文09-28
談讀書的文章散文09-08
談習慣07-05
關(guān)于名家談讀書的散文09-09
散文欣賞簡談讀書事09-10
房子談散文09-10
談鳥散文09-12
《隨談》散文09-13
談吃酒散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