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趣散文
小時候,家住京郊農村,那時農村的河水多,有上游流下來的河、有廢棄的河道、有灌溉用的水渠、有蓄水用的小型水庫,當然還有人家承包的魚塘。一到雨季,雨水會把這些河、渠、水庫甚至魚塘串聯(lián)起來,所以那時有水的地方也就有魚,于是捕魚變成了我們兒時的一大樂趣。
有趣的是魚對人的吸引力不光是孩子抵擋不住,很多成年人也是樂在其中。雨過天晴,水邊三三兩兩聚集開來的捕魚人倒顯得妙趣橫生。再看人們手里的裝備也是五花八門,大人們用得最多的是碳素魚竿,從釣魚用的魚竿、魚線、魚漂、魚墜、魚鉤、魚餌到裝魚用的魚護,都是帶牌子的,這在那時的我們看來簡直奢華至極,支上一把遮陽傘,撐開馬扎往水邊一坐,先不論收成怎么樣,單憑這架勢就夠拉風的了。
看著人家掛上釣餌,右手持桿,左手緊緊掐住魚墜,找準位置猛地一松,魚鉤便帶著魚線借助魚竿的慣性“咚”的一聲甩進水里,耐心地在遮陽傘的庇護下等魚上鉤,運氣好了三、五分鐘就能上魚,有時還能釣到兩、三斤的大魚。這讓我們這幫孩子羨慕的心慕手追,但苦于小時候沒錢置辦漁具,于是我們就用土法子自己做,大一點的孩子一般用的是竹竿,盡管比不上碳素魚竿,但它的柔韌度已經(jīng)足夠好了;魚線呢,多是從風箏上扯下來的;魚鉤和魚墜動用了有限的.零用錢;魚餌是清一色的紅蚯蚓。
選蚯蚓是有講究的,顏色鮮紅,又細又長的那種魚特別愛吃,我們管它叫“香蚯蚓”。還有一種是“臭蚯蚓”,魚是不吃的,顏色深暗,又粗又長,這種蚯蚓就是人們雨后常見的那種。大一點的孩子用“香蚯蚓”往往能夠釣到一寸來長的鯽瓜子(鯽魚)和泥鰍。
像我們小一點的孩子,用的工具比較有特點,用一塊紗窗網(wǎng)折成方形,四邊高高圍起,再用線吊起四角,綁在一根小棍上,中間固定一塊骨頭,用來捕小魚最有效了?粗W(wǎng)中骨頭抽搐似的擺動,就證明網(wǎng)中有小魚在吃骨頭了,這個時候用力一提,準有收獲。由于小魚進網(wǎng)需要時間,所以在這個空當,我們都用來幫同行的大孩子挖蚯蚓,對于我們來講,挖到一條“香蚯蚓”與釣到一條小魚的心情是一樣的開心,那時覺得自己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漸漸的,我們長大了,當我們有能力購置漁具時卻發(fā)現(xiàn)河水越來越少了,原來的田地被改造成了工業(yè)區(qū),于是廢棄的河道和灌溉用的水渠被填平了。漸漸的,工業(yè)廢水的傾瀉讓上游流下來的河不再像原來那樣清澈,隨著雨水的減少和上游的截流,河床也日漸干涸。水庫和魚塘還在,已經(jīng)成了人們休閑消費的場所,擁有一套漁具已經(jīng)不再稀奇,在這里釣魚,原本的趣味也缺失了不少。
飯后偶然來到兒時的小河邊,河床上長滿了雜草,一股不足一米寬的溪流還在倔強地向前奔流,童年的漁趣也從此一去不復返,只深深地扎根我的心里!
【漁趣散文】相關文章:
《魚趣》散文欣賞04-29
嵌名聯(lián)拾趣散文04-30
蒼南漁寮游記01-18
閑情記趣作文03-07
曹鄴《捕漁謠》古詩賞析02-02
曹鄴《捕漁謠》唐詩賞析01-28
趣答的寓言故事12-04
物外之趣-讀白鵝有感10-26
電影周漁的火車經(jīng)典臺詞03-23
一枝花漁隱元曲精選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