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的散文
筆墨的散文1
蕭疏的雨聲,在這無邊的夜里擴散開來。不似前翻那頻繁的樂點,聽得人絲絲入扣。卻更是增添了幾分落寞,迎合著黃昏前西北風的遺緒,淡淡的沉吟著。幾許輕寒的思索,掃落了僅存的幾片葉。秋,在這個寂靜而又嘈雜的夜里,嗚咽著老去。
一懷心事,沉淪在雨點中。難禁的悲秋情緒,唱和著清冷的夜,堆滿了字里行間?偸强酥谱约,不去效仿古人的善感。葉的飄落,花的枯萎,都是它們自己的輪回,何故會惹起前生今世的諸多感嘆。為了尋找答案,忍不住去翻閱書籍。那些穿越幾千年的文字里,滿滿的承載著都是思念。因思而念,因念而感,物候的變遷,于是就成了繾綣的來源。
凄惶的雨點,叩打著禁閉的蕓窗,寒意浸透了半掩的窗簾。游離的思緒似乎有些渺遠。輕輕的呷一口熱茶,象征性的去感受那一絲來自于清茶的暖。淡淡的茶煙遮擋了我的記憶:那無忌的童年、那條清澈的小溪,那村頭搖曳的古柳,都變得模糊不清起來。有意識的去搜尋一首老歌,一場打濕了心情的秋雨,一份不經(jīng)意的承諾……結果是徒勞的,一節(jié)一節(jié)的殘片,再怎么用心,都不能組裝成一幅完整的畫卷。
歲月,就這樣不停、不停的行進著,曾經(jīng)的記憶也就這樣沉在了杯底。很多時候試圖想去搖一下杯子,清澈的芽色一時間有些濃郁。沉在杯底的心情隨著輕輕的碰觸,升騰在茶香里,細細的品味,原來這樣簡單的動作,竟能掀起壯闊的波瀾。端著裝滿記憶的熱茶,收集起清涼的雨滴,雨感受著茶的溫暖,茶接受了雨滴的寒意,靜默中相融了彼此。記憶與現(xiàn)實,誰又能說得清哪一個是屬于自己。
雨,依舊這樣不緊不慢的為凋零的秋做一場完美的送別儀式。秋,在這個蕭瑟的雨中更顯蒼白無力。我就像是一個不相干的局外人,在一旁聆聽著秋與雨的對話;蛟S是纏綿,或許是叮嚀,或許是不舍,再或許是給彼此一個約定……秋遠了,雨也不會留連;送走了秋,雨的心情種下的是思念。遙想,當雪舞山川的時候,一朵朵晶瑩剔透的冰花,會是雨的告白,可惜呀,走遠的秋,再也不會聽見。
放下手里的茶杯,斜倚在窗前,望著幽深的夜色。深呼吸,接納了空氣中的寒。就這樣數(shù)著蕭疏的雨點,陪伴著最后一場秋雨,看著它走遠。淡淡的心情等候著,等候著清冷的月光灑在我斑駁的木窗前。
筆墨的散文2
泰山,五岳之首,東臨黃海,西臨黃河,屹立于中國的華北大平原之上,也是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chǎn)。近20xx年來,泰山一直是帝王所鐘愛之地,也是中國藝術家和學者的精神源泉,山中的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泰山,它同時擁有帝王之山、宗教之山、文化之山的美譽。這在全世界的名川大山中也是絕無僅有的。這就是為什么泰山的海拔雖然不是五岳中最高的,卻能獲得“五岳獨尊”的原因。山不在高,有龍則靈。這里的龍,不止有天子,還有各種文人騷客。
35億年,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歲月的風化造就了它今日山勢陡峭、河谷間生的地貌。雄偉、壯觀、不可思議。泰山自古以來就是“穩(wěn)重”的代名詞。古人云:泰山安,四海皆安。故國人形成了一個風俗,泰山石鎮(zhèn)宅。泰山,它之所以有著如此高的地位,還與它蘊含著華夏民族的文化根源分不開。它屹立于華夏之東,太陽東升西落,因此,這里被神圣地看為生命開始的地方,晝夜交替,斗轉(zhuǎn)星移,天時地利人和的杰作。
穿過熙熙攘攘的小店,來到紅門,這里可以算是登山的起點。穿過一天門,就正式開始登山了。中天門之前的山路還不算難走,但過了中天門,再行走大概兩三里的樣子,到了云步橋,就險象百生了。斷崖、石壁、飛瀑、云霧……別開生面的奇景,難怪會有人在此題下:至此始奇。再往上的五松亭,傳說是當年秦始皇的避雨之處,后手植五松,故稱五松亭。
最險的就是十八盤了,天晴的時候,站在山下望南天門,以為沒有多遠?梢耘肋^十八盤,卻是異常艱難,十八盤,像一條巨大的蟒蛇,攀附在泰山之上,1633階石梯,垂直距離約四百米,可兩點之間的距離卻不足一公里,可謂是接近直角的攀登,步步生險。伏在石塊上仰望,總感覺近了,卻又總是到不了。像兒時站在屋頂,晴朗的夜空里,星星那么明亮,似乎觸手可及,卻每次都是抓不到。運氣好的時候,會遇見兩個山東大漢,在南天門向攀爬的人吆喝著大氣:嘿,快到了喲。
穿過南天門,就到了泰頂,側(cè)看山下云海翻騰,仰望天際萬丈晴空。拖著疲憊的雙腿,閑游一下天街的街市是絕對不錯的。這里很早就有人在此擺鋪經(jīng)商,以滿足游人的需求,這里的商鋪,背靠山崖而生,面朝深淵而立,偶爾飄來的稀疏云霧,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倒真是像極了天上的街市。飄渺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最好是遇見一朵流星,瞧它是否真的是牛郎織女提著的燈籠。
有人說,泰山就是一部史書,也有人說,泰山石刻涵括了整個中國的書法史。高山流水,千百年來,人與自然一起誦讀!疤┥綆r巖,魯邦所瞻。”“國之魂魄,民之肝膽!薄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800多塊碑界,100多處崖刻,任憑它風吹雨打,韻味猶存。撫摸著前人的篆刻,感受著千古不變的華夏一統(tǒng)的情懷。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的本性總是令人仰視。在泰山,不僅有長于懸崖的望人松,俯視著攀爬的行人,更絕的是壺天閣的雙柏松,穿墻而長,充分證明了阻礙有多大,動力有多大。在泰山,隨處可見紅布條壓枝,諧音“壓子”,祈求福氣壓住孩子,來避免災難。
泰山,一部由石頭組成的史書,伴著山間泉水,流淌著華夏民族的歷史,難怪會有如此多的文人騷客鐘愛于此!
筆墨的散文3
書香墨閣,你執(zhí)下的筆,清秀婉麗,似水的清冷;那清麗婉約的詩與詞,是你淺吟的微笑。你似幽蘭,盛開深谷,歲月里,灑下你的芬芳。相遇那場初晨,嗅著你的芬芳,我尋清風而來,聞著你的香,一曲流年。
一顰一蹙一笑,淡雅了紛撓的時光。清晨,一絲晨曦灑落,露珠嬌翠欲滴,晶瑩剔透。閣外,總有鳥兒停駐著你的窗臺,迷離的世界里,倦了,累了,駐目著你執(zhí)筆的雅,如雨,洗去了這迷離。
站在你的身邊,我手持硯墨,看著你的微笑,輕手研磨著那歲月悄然流逝的痕跡,點墨滴滴里,染下我的靜雅。此生,看著你即可,多少次的朦朧迷離,你一笑,清風自來,醉了這世間的紛撓。細雨微風長柳落盡繁華,此后不見,又是繁華起,喧囂塵心迷離塵世,唯你,筆墨書香里,你的淺吟,再也沒有那些三千絲。
你坐在窗邊,我輕吟你的詩。時光冷漠地離去,不曾停留。我阻止不了它的離去,有你的身邊,一切都離去又能何?你的笑,輕抿著嘴唇,早已醉了我。
風月不再眷戀這盛裝的世間,終究離去,你我也不再復那最初的相遇。你筆墨里婉約著你的芬芳,淡若幽蘭靜雅,經(jīng)年不變。你的筆墨里,已成我對你的眷戀,輕手研著那黑色的痕跡,流動著我的綿綿此心。
歲月,斬斷了韶年,斬不斷你我最深的糾纏。許我,那是三生三世的祈愿。
與你走在這山水的天地,一小屋,一石臺,一筆墨。我坐在屋前,你倚靠我身,陪你看每一天朝出日落,走過流年的風景。四季里,你將每一季淺吟,春的綠,新柳青青嫩上芽;夏的青,草木成蔭碧下涼;秋的紅,楓葉紛紛看流年;冬的白,千里白雪衣袂舞。
石臺前,我執(zhí)筆將這一程山水書畫,這次,你站在我的身邊,輕端硯墨輕輕研下你的微笑,你的淡雅。我將那最初描繪,將你我相遇的點滴灑在那一幅又一幅寫意里,你站在我身邊,你的微笑,我的瀟灑。我放飛那些煩絲,盡情的飛揚。
幾曾提筆,我看著你,靜若蘭的淡雅,我想將你的微笑,在這丹青里刻畫永恒,卻又放下,只是默默看著你。你不喜言語,你總是微笑著看著我,陪我走過這一場青春歲月。曾多少次我想,繪了多少世間繁華,多少寫意,丹青里,卻留不下你的微笑,你的顏。
那一場雨來得突然,沾濕了衣,你輕輕研墨,驀然回首里,我自清風而來,靜靜看你淡雅流年,許是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你的顏,你的笑,早已鐫刻于丹青里。
尋一支筆,揮一紙丹青,染下你的顏,灑不盡你笑靨如花。
我放下筆,牽著你的手,一起微笑,一起走入這時光深處,歲月里,再也不見了那丹青筆墨……
筆墨的散文4
暮秋的夜,很美,也很靜,仿佛紅塵的一切,于一瞬間都已簡潔為零,淡淡的輕紗,纏繞著如鉤的弦月,一片夜云輕輕的滑動聲,雖如落羽般輕盈,然最終,竟還是跌入了你蒙塵已久的耳孔。
月光下流淌的音符,隱隱約約,潺若溪流,是誰在夜露下側(cè)耳傾聽?你不知道,那是文字記載的傳說中,千年吟誦的幻情?還是籬下那簇青菊,枕著如水的月華,沉睡的鼾聲?
或許,當赤色的豆子,以化心的溫柔,染紅了所有迷醉的夢,不知是因了一種迷幻的美,還是因了今晚這恬然的靜,分不清是什么,竟令你有了一股共攜伊人,漫步天涯的沖動。
筆墨的散文5
以如蓮般潔凈的詩心,回眸于時光的夾縫,去遙望那年江南三月的桃紅,江畔月下,誰人擁書閑坐?任浪花淘盡輪轉(zhuǎn)的日月,憑扁舟載夢,徜徉于潺潺的碧水中……
或許,當你攜著記憶的殘存,將前世的淚滴,盡數(shù)化作了今生文字的傷情,滴進幻美的筆墨,植入了相思的疼,縱僅是一管禿筆,也可繪得出那些個牽魂繞夢的美景。
棲息在良宵的鐘擺,聲聲動情,卻終還是挽不住飄逝的春夢,向往的囈語,宛如那寒枝上帝魂鳥滴血的啼鳴,熱烈而焦灼的心緒,竟于這一刻間,點燃了幾多情欲的火種,令你身軀雖還在原地蹀躞,靈魂卻早已向著心在的方向遠行!
筆墨的散文6
或許,你的心事,唯有伊最懂,于是,你靈魂的層冰,總只會在有她的胭脂細香里消融,此刻,踩著凌亂的落花,你多想與伊執(zhí)手呀!于滿衣花香下,與之深情相擁!
太多的時候,你總渴望能夠以指尖顫動的文字,凝出一掌的溫柔,將遙望的目光,搓成兩心相系的風箏,當伊搖曳在魂夢的天涯望你,你便成了那地上牽線奔跑的孩童……
只為了紅塵之中的每一個靜夜,都能夠聆聽到那沉醉一生的心語,能夠與伊在你或長或短的生命里,有一次傾心的相逢,你寧愿擁一懷蝶翼般幻美的向往,朝朝暮暮,暮暮朝朝,于意念的沼澤中縱情!
筆墨的散文7
如若一段文字,能銘記一次心動,愿典藏瞬間的時光,篆刻于記憶的門楣;如若一季感覺,能鎖定永恒,愿借一筆濃墨,飽蘸一腔溫婉柔情,畫于案前,盡藏于心;待到鬢染霜華,回首仍有暖意縈懷,眉心淺笑。
—雪舞
捻一盞心燈在案,讓歲月靜靜綻放,那一池墨香,飄染著或遠或近的記憶,在時光的拐彎處,綻放嫣然;攜著一縷花香,讓它在某一時間,綠草如茵,花開似錦;讓那遙遠的思緒,就像漂泊的心一樣,踏歌而行,追夢彼岸。
一季一生愛,一花一世情,一簾幽夢萬種,期待讓滄海變桑田。
指尖的時光,行走在花開蝶舞的季節(jié);一抹柔情似水,不經(jīng)意間,朦朦朧朧,隨風飄動飛揚,爛漫多情的心曲;繾綣夏的阡陌,嫣然如夢。
紫陌紅塵,似水流年,懷揣一份如詩情懷,求一份恬淡清寧,淺言落花紅塵。
憑一簾幽夢,回首一襲流年;尋一縷清音,駐足一次回眸;持一江明月,遙寄一紙魚書;遙遠的思緒漂泊,只為一季等待,一個駐足,一份懵懂的牽念。
積雪粹白,誰能痛書一紙,橫笛一曲,吹落五千年血色梅花;雪落梅心頭,今日的風,能否觸動你昨日的衣襟,英雄一怒為紅顏于千秋下。
一千年的日子逐行翻過,期待暮然回首,你卻在燈火闌珊處,微笑!
思緒如雨,沐雨而立,一站便是千年。
彼岸花開開彼岸,忘川河水望不穿,如雨的思念,如風的情愫,若煙似霧迷惑著記憶,紛擾季節(jié)的長廊。
飛花如夢,嫣然入眸;蝶舞繾綣,纏綿心曲;人醉處,撩一縷花香,定格一池碧波。
潑墨宣紙,淺唱一紙流年,一簾心語,絲絲縷縷流轉(zhuǎn)。
思念時而如風,時而如雨,時而如山;如一只不知歸期的方舟漂泊,漂向遙不可及的岸;如觸摸不到邊的影,飄渺在時光的指縫里,悄無聲息;又如一串長長的音符,腳印踩著歲月,緩緩流長,時而甜蜜,時而心酸。
曾以為一見如故,是今生最美的相遇;曾以為一諾相許,是錦瑟年華里最永恒的風景;曾以為心心相印,是無怨無悔的追逐;然繁華落盡,亦如浮水的泡沫,凝久的蒼白伴著古塔生銹的風鈴,人去樓空,一襲悲凄。
愿相思的清韻,能斜落成笛;愿那份純凈,那份溫暖,能為你點染眉下的窗。
花落弦斷,斷三千癡纏,風華一指流砂,蒼老一段年華。
回憶似風,吹落一地繁華;歲月無聲,薄涼一曲離殤;人生如夢,蒼白歲月印痕;一紙涼薄,一世嚀叮,消瘦誰的衣襟,蒼涼誰的守候,憂傷了誰的眼眉;彈指間落寞孤影,亂了紅顏發(fā)梢。
琴瑟往事,欲說還休;殘章缺詞,淡描依稀塵封的洛水秦磚;淡淡的彩箋,遙寄過往流年;千年的等待,千年的守候,誰是彼此生命的過客,點綴了相思的顏色,卻落寞了彼此的明天。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誰撫我一絲秀發(fā),誰欠我一生代價,誰將煙焚散,散了縱橫牽絆;看櫻花滿天,悲傷流轉(zhuǎn),淚眼斑斑,山河永寂,怎堪歡顏?
心香一瓣,輕柔浣紗,一個等字,蒼了誰的容顏,瘦了誰的衣衫,荒了誰的思念?繁華萬千,不如你回眸一瞬。
多少落英,獨舞著誰的寂寞云裳;多少筆墨,夜夜吟誦著誰的雪月風花;蝴蝶很美,終究飛不過滄海;霧散,夢醒,已是千帆過盡的沉寂。
指間的溫度,怎能溫暖一城荒蕪?是否心不動,心就不傷,歲月就會無恙?夢飛塞外,花落處人在天涯。
是誰葬下一生的諾言,化作彼岸花;是誰燃盡一世風華,種下三世相思;是誰用一世凄涼,換取一生歡顏;是誰的指間流轉(zhuǎn)淡淡嬌顏,蒼白無力言語,書寫一紙愁。
誰傾我一世溫柔,卻負我三世離殤,誰許我一生桑田,卻負我三生彼岸煙花,誰許我紅塵紫陌,卻浮華一世轉(zhuǎn)瞬空。
一水曠古柔情,一世心香清絕,一脈溫柔思量,隔著一川煙雨的朦朧,零落在記憶深處。
筆墨的散文8
風輕云淡,月明星稀,一絲微風清涼了夏夜的浮躁。
這個夏天,這個夏夜,我把曾經(jīng)的夢扯回今天的文字里,回憶。卻發(fā)現(xiàn)筆墨纏繞中,曾經(jīng)豪言壯語的人生之夢的回憶早已斷斷續(xù)續(xù),蒼白了幾許。
曾經(jīng)那么的年輕的歲月,在皎潔的夏夜里,輕輕地許諾“今生,一定要讓自己的人生活的精彩,過的絢爛”!可是,誓言總是那么脆弱,不經(jīng)意間就會碎落。
沒有山盟海誓,沒有情深意長,就那么自然而然的成了一個人的新娘,曾經(jīng)憧憬一輩子會幸福安樂,以為生活是那么簡單,所有想要的就會擁有。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活在自己給自己編織的美麗的夢里,忽略了生活的現(xiàn)實殘酷。就那么順理成章的做了媽媽,做母親的快樂和辛苦,讓我逐漸忘記了自己曾經(jīng)的豪言壯語,甘愿就那么天天的生活在瑣碎的家務中。四季交替,寒來暑往中,不知什么時候竟然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寬容,甚是學會了退讓,總之,生活,讓曾經(jīng)那么一個小刺猬似的女孩子變成一個寬容大度,收斂端莊的小女子。
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反而會讓一個柔弱的女子越來越堅強,不再把煩惱掛在臉上,也不再輕易的吵鬧,因為,早已明白,屬于你的一切,你沒有理由拋棄,沒有理由放棄,是你的就是你的,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也不管你習慣不習慣,你必須無條件的接受。
不是每個女人都能做繞樹的藤,也不是每個女人都能小鳥依人。那只是電視劇里溫馨的情節(jié)。經(jīng)歷風雨多了,你自己就會長成一棵挺值得樹,一只風雨中的燕子。所有的一切,只因為,你是一個母親,你必須讓孩子感受到完全的母愛!許多年許多年的歲月里,你漸漸淡忘了自己的夢想,一心一意的經(jīng)營著自己的家,看護著自己的孩子。每每看到孩子燦爛的笑容,看到他們的身高悄悄地超過自己,心里就會有莫名的感動和欣喜。這輩子,或許只是為他們而活,竟然有些心甘情愿的忽略自己。
也曾經(jīng)在某個夏夜,靜坐院中,仰望明月,心里也曾經(jīng)有絲絲惆悵。于是就用一紙素簽,悄然寫下自己的心事,然后,讓心事隨風。忽然覺得,淡薄,也是一種不錯的人生,平凡,也是一生安靜的過程……
這個夏天,這個夏夜,我睡在自己的文字里,筆墨擦肩,回眸,看見另一個自己,微笑著,在歲月里斑斕……
筆墨的散文9
對于讀書人來說,筆墨紙硯最為親切,也是不可離手的。今日之文是因為一個村落,一個以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作為布局的李姓家族的古村落。
毋庸置疑,我的祖先是姓李的,只是,來這里不是為了尋祖問根,而是一種緣分,讓我找到了這樣一個以李姓為代表而傳承下來的`千年古村。幾百年前為一家,所以特別留意著這里的一切,一草一木都顯得特別的親切。古村位于浙江溫州境內(nèi),叫蒼坡。近些年,確有許多李姓家族,拖家?guī)Э,來這里尋祖問根。
懷鄉(xiāng)念祖,對于許多人來說,總是有一種無形的力量,牽引著自己走進那一片土地,那是一股湍流不息的血緣源,一條亙古不變的基因鏈,成為無法割舍的祖根情結。當我親近這片土地的時候,細細解讀這里的一磚一瓦,一窗一門,一草一木,猛然發(fā)現(xiàn),幾十年來,自己身上一直存在著的淳樸、真實、堅定的根基,仿佛就是從這里走出去的。懷念過去,并不是要倒回歲月的過往,而是對祖先的一種深情懷念,那些祖先們遠去的背影,早已成為一種神秘力量,成為煙云升華的靈魂,讓我們這些后人充滿自豪和希望。
“隱墨居”客棧,這是一家書香味很濃的客棧,老板三十有余,寫得一手好字?蜅oL格很是老式,進門就見得吧臺背面擺放著各種古舊式生活用具,看上去像是個微型博物館,有些物件已經(jīng)破舊殘缺,歲月的滄桑都寫在那些物件上?蜅@习逭f,原先自家有幾件,大多是村子里去尋找而來,都是些稀缺貨。
安頓下來后,客棧老板陪同我們走出用鵝卵石鋪成的巷子,來到村口,向我們介紹起了村子的前世與今生。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這個村子,也是第一次遇見這樣熱心的老板。事后才知,所到的每一處都是充滿文化內(nèi)涵的。老板介紹說,沒有文化內(nèi)涵肯定是膚淺的,凡傳承下來的肯定與文化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有了文化,就有了人與人的交流,有了文化,才有了歷史的傳承。
客棧老板向我們介紹說,蒼坡村始建于五代后周,距今已有八百余年歷史。之所以能得以傳承近千年之久,那是因為村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一代又一代,沿著先人足跡,傳承至今。
隨客棧老板從村子正門而入,正門稱“車門”,這是一座規(guī)整的宋代木造牌樓式禮制建筑,也就是古時按照禮儀等級制度要求設計建造的。“車門”前有塊石鋪設的“進士壇”,從道路到“進士壇”有3級臺階,叫“三試階”,從“進士壇”到車門有7級臺階,車門下有4塊花崗巖拼成的“太師帽”圖案。車門里面有5塊石板聯(lián)成“五龍”橋,也叫“鼎香橋”,所有這些設計,都與當時科舉考試錄用制度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由此可見,古時對于讀書、為官、禮儀的講究。
村子以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作為布局,建有長306米、寬2米的直街,這直街有一個文縐縐的名字“筆街”,直街正對著村西方向的大山,山頂有三座山峰,中間的稍高些,兩邊的稍低些,形似筆架而稱筆架山。進村后的左右兩邊分別建有東、西兩方形池塘,作為“硯臺”,池水波瀾不驚,岸邊的房屋與行人,倒影于水中,成人景于一體,天造地設的錯覺,很讓人迷離。曾經(jīng)的方塘,既是村民生活用水之地,也是古時防火取水之處,一池清水多樣的用途,能工巧匠的構思。在東、西兩池的“硯臺”兩旁擱置著長4.5米、厚0.5米、寬0.3米,端頭打斜的條石,以為“墨”。村四周展開著的三千畝平疇以為紙,意激勵后代讀書入仕,光宗耀祖。
蒼坡村的南門,也是值得一提的。南門意為溪門,具有宋代木構淳和之風。形態(tài)優(yōu)雅,頗具田園味。左右三段人字懸山屋檐,中間高,兩邊低。整個溪門設計奇特,頭拱,月梁,大頭梁做工都極為考究,明間一道月梁橫跨,曲線富有彈性,如過江之龍,如上弦之弓。梁中懸一匾,上題“蒼坡溪門”四個字,梁下中間辟門,兩側(cè)設有直欞窗。站在門內(nèi)向外眺望,近處一片荷塘,蓮葉田田,遠處阡陌交通,綠野平疇。
村子南側(cè)建有一座“望兄亭”,與南邊一村子里的“送弟閣”遙遙相對!巴滞ぁ焙汀八偷荛w”還是有出處的,說的是李氏蒼坡村七世祖李嘉木、李秋山兄弟情深的一段佳話,F(xiàn)在的望兄亭與西側(cè)的仁濟廟、大宗祠、車門一起,成為蒼坡村的公共中心。
村子里的“硯臺”,即東池、西池之間,有一座仁濟廟,四合院式“前朝后市”設計,門屋與正殿都是五開間,由十世祖李伯鈞于公元1187建成。廟前有三棵粗大的柏樹,三人才可合抱,至今已八百多年歷史。
方塘的邊上,建有李氏家族的大宗祠。從前這里是全村家族聚會、舉辦重大慶典的場所。從前,蒼坡村的村民子弟,參加應試而“金榜題名”的,都會被全村人簇擁著,來大宗祠披紅戴花,祭拜祖先?蜅@习逑蛭医榻B了許多當今發(fā)生在“李氏宗祠”這樣的故事,說得最多的要算是不遠千里,來到這里尋祖問根的李姓人,僅是“隱墨居”客棧接待的,已是千人之多。
村子里居住的多為李姓后人,只有個別外姓人家居住。據(jù)客棧老板介紹,村子從來不排外,這也是自然形成的李姓集聚地,目前有800多戶人家,逾三千李姓居民在此居住。800多年后的今天,李氏家族已經(jīng)在這里傳世至四十余代,村落雖是歷經(jīng)滄桑巨變,但“文房四寶”的建筑風格從來沒被打破,以至于村子沒有一條水泥路面,全部用鵝卵石鋪成。村子里遺存下來的老寨門、寨墻、水系、街巷、民居、宗祠、戲臺等建筑,無不顯現(xiàn)出濃郁的南宋遺風,這也是這個村落特有的人文要素。著名作家汪曾祺,參觀蒼坡古村后曾感慨道:“村古民樸,天然不俗。秀外慧中,漁樵耕讀。”可見蒼坡古村之魅力所在。
近千年的歲月,李氏先祖雖居僻鄉(xiāng)孤村,卻自立私塾,勤讀書文,研習史籍,代代宣揚“耕以致富,讀以榮身”,推崇半耕半讀的生活方式,倡導“一等人忠臣孝子,二件事讀書耕地”,“朝為田舍郞,暮登天子堂”的理念,并以誠信立人,對后人薪盡火傳的教誨,讓世人懂得祖先們的用心良苦,所有的這些,在現(xiàn)在看來也是極為進步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后人。
這個充滿古樸優(yōu)雅氣息的村落,仁義、禮智、信忠、孝悌成為千年不變的民風而傳承,早已成為一種文化,F(xiàn)在的許多家門口,仍能見到古時留下的家庭育人思想,這一家一戶的育人思想,構成了蒼坡人的歷史大文化,這也許就是這個村子近千年得以延續(xù)的真諦。
“疊疊云嵐煙樹榭,彎彎流水夕陽中”,在客棧老板的陪同下,對于隱約在山水間的蒼坡古村有了較為深刻的印象,它就像是一枝飄搖在季節(jié)中的墨柳,在撩撥著一江春水的同時,也在撩撥著記憶與歲月。
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各式小村小鎮(zhèn)星羅棋布,大多是年代久遠,能夠傳承至今的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不滅的,永遠散發(fā)著光芒而照耀著后人。文化的博大精深,來源于其內(nèi)部生成的多姿多彩,文化的歷久彌新,取決于其變遷過程中革故鼎新的強大動力。蒼坡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文化小村,特別是“耕以致富,讀以榮身”的樹人理念,在眼前這樣一個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猛烈碰撞的今天,總會讓來到這里的每一個人有所領悟,有所感嘆,有所抒發(fā),先人那些崇高的精神內(nèi)涵,甚至是對現(xiàn)代人“耕、讀”觀念的考量。
有人將文化比作一條老祖宗挖掘開啟而又流向未來的河流,生生不息地影響著后人的生存與進步,成為人們代代相傳的思想智慧和生活方式的整體源泉。在蒼坡村,文化早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生活規(guī)范,而這種生活規(guī)范給村子里的每一個人,帶來的都是生存進步的正能量,每一個人都會自覺地成為傳承者之一。文化通過傳承成為社會進步的基礎,文化的力量,已經(jīng)深深熔鑄在我們這個民族的肌膚里,成為一種持久的生命力。
背起行囊,穿行在東西南北,品嘗著山珍海味,碰撞著臂膀腳掌,走過村落,穿過古鎮(zhèn),還有那些被保護著的古跡,只有深深地去發(fā)現(xiàn),那些歷經(jīng)風霜的古老的民族文化,傳承民族文化,這才是終極目標。
筆墨的散文10
這樣的時光,佇立在春的清晨,天灰沉沉的,我開始懷念江南的春,一米陽光和煦,百花繚亂雙眸,山色青青養(yǎng)眼,鳥兒啼鳴鬧暖,陌上梯田縱橫,人兒笑顏淡淡。
春,四季之始,微風輕輕送爽,選擇在清晨悠悠的時光里,品讀文友暖心優(yōu)美的句子,身臨其境,享受備至。像春日里最暖的一絲風,吹進心頭;像一樹的桃花沁入心脾,便暖了,化了,融了濃濃的情,厚厚的暖。
花的心事,袒露無疑,愛著一縷暖陽,散發(fā)著著一絲芬芳。三月桃花灼灼,是否有位素凈脫俗的女子,撐著一把彩色的傘,站在桃花園里,一雙純凈的眸子,注視著瓣瓣綻放的桃花,笑容滿面,嘴角微微上翹,一切都是剛剛好,恰如其分的好。
她在等誰?是一陣輕柔的風?還是一位懂她知她的男子,用一支樸素的畫筆,將她落在素白的紙張上,如詩如畫。
筆墨,凝了淡淡的花香,不訴惆悵,不訴離殤。我們的故事,在春日里張揚。印刻在章節(jié)里的情事,開始發(fā)芽,一路生長,是我筆端不曾書寫的過往,不是不寫,是不知該如何去寫。太美的東西,我從來不敢去碰觸,貧瘠的詞藻又如何能描摹最美的風景?
最美的季節(jié)里,筆墨生香,不想動筆,內(nèi)心卻蠢蠢欲動,該怎樣去書寫你?那位含苞待放的姑娘?你柔情,你溫柔,你害羞,你獨一無二,你是上蒼的饋贈,舉世無雙。
三月的春啊,你棲息著遠來的燕子,擁抱著冬日里的戀歌。我指尖落在白色紙張上的每一個字,是你雕琢的美麗,淺淺的歡喜,深深的愛戀。我想,你是出現(xiàn)在我昨夜夢境里的那支曲,唱著詩情畫意,吟著草長鶯飛。
開始了,就這樣開始了,沒有結局,沒有結果。我還在尋著春的腳步,追逐著那位素凈的女子,像桃花仙子,翩躚而來,卻又匆匆而走。徒留下滿地的相思于我,苦不堪言。
那一場盛情邀約的風啊,踩著濃厚的詩行,在平平仄仄里,撥動琴弦,于是,就亂了心房。我,只能在筆墨里,深深的將你凝望。
你是我注定書寫的詩行,一字一句,神韻優(yōu)雅,古意闌珊。裝載著多少的情事,需要我的念想,只一支筆,便無處可藏。思念啊,彌漫著淡淡的芳香,桃花露著引誘的香肩,走失在春日的蒼穹。
江南的春啊,我夢中的情郎,何時與你相會于一片花海,不訴離殤?你深情的眸子啊,我夢中的盼望,多想牽你的手,游遍整個江南的春天,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情境,日日輝煌。
就讓濃濃的墨色落在雪白的紙上,一字生動,一語柔情;就讓我走在有你的遠方,念念不忘。
文/素心箋月
【筆墨的散文】相關文章:
形諸筆墨的成語解釋01-12
筆墨紙硯現(xiàn)代詩歌02-22
古人給筆墨紙硯封了哪些官職07-27
友情的散文08-22
土地的散文08-20
曾經(jīng)的散文08-19
老屋的散文12-08
李樹的散文12-04
秋蟬的散文12-03
日出的散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