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敢言孝散文
前些日子,我的一個鄉(xiāng)下親戚來到省城來辦事。有親戚從鄉(xiāng)下來,請他吃頓薄酒,自是免不了的事情。興許是吃了人家的嘴短之故,席間他就對我的夫人夸贊說,你先生是很不錯的一個人啊,打小就挺孝順。
我自認在孝道方面,自己并無值得特別稱道之處。因而,我是個不敢輕易言孝之人。況且,我與這位仁兄已有三十多年未曾謀面。聽他如是說,感覺有些生受不起,便問他因何而出此言。于是,他便提起了下面兩樁陳年舊事。
第一件事,是在我十五六歲時發(fā)生的。那年暑假期間,我回故鄉(xiāng)看望爺爺奶奶。有天晚上,縣電影隊來村里放電影。我和一個跟我差不多年紀的堂兄弟,用家里的一把竹躺椅,抬著癱瘓在床的奶奶,走了不算近的一段道兒,早早趕到大隊部去占地方看電影。說來也巧,在那個暑假里,縣里的放映隊來過之后,不久公社的又來了一次。這樣,我便抬著奶奶去看了兩回電影。這事兒,給村里的鄉(xiāng)親們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奶奶也自豪地念叨了好久,逢人便說自己的孫子懂事會體貼人。
第二件事,發(fā)生的時間好似更早一些。有一回,我在河溝里逮了幾條小魚。其實,這只不過是我和小伙伴們夏天玩水的副產(chǎn)品而已。玩夠了以后,我提了魚興沖沖地往家跑。一個長輩看見了,就逗我說:“逮了魚給誰吃?”我答:“奶奶生病了,我要給奶奶熬魚湯喝!”那長輩便夸我:“行啊,你奶奶沒白疼你,有啥事兒先想著你奶奶,真是個孝順孩子!”
聽親戚言罷,我無言以對。因為這兩件事在我的記憶中,早已蹤影全無了。它們本是我一時心血來潮、偶爾為之的隨意行為,實在是拔不到孝行之高度的。盡管我同奶奶感情很深,也很想盡心盡力地報答她老人家的養(yǎng)育之恩。但是很遺憾,我卻實在想不起,自己究竟為她老人家做過哪些有意義的事情。在我還沒到徹底明白這些道理的年齡之前,她老人家便已同我陰陽兩隔。
因為工作的原因,父母沒空照看我,不滿一周歲便把我送到了在青島的爺爺奶奶身邊。二老一把屎一把尿的,一直把我拉扯到十三歲。有了自己的第三代之后,我才明白,爺爺奶奶帶我那么久,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
爺爺離休之后,為了不給組織上添麻煩,堅決要求回故鄉(xiāng)定居。跟著爺爺奶奶回到故鄉(xiāng),在村里的小學校借讀了一段時間之后,我就該升中學了。為了讓我能在一個比較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中讀書學習,爺爺奶奶便強忍不舍之情,把我送回了在濟南工作的父母那里。
我走之后,每天中午、傍晚村里小學校放學的時候,裹著小腳的奶奶,都要顫顫巍巍地走到自家住的胡同口,站在那里眼巴巴地盼我放學歸來。直到街上放學的孩子們都走凈了,她才失望地蹣跚而歸。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她那從不間斷、令人心酸的守望,整整持續(xù)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直到有一天,因為下雪路滑,她老人家不慎摔斷了腿,從此再也不能站立起來為止。
我很清楚,奶奶是知道自己的守候注定不會有結(jié)果的。但是強烈的思念與牽掛,還是驅(qū)使著她老人家一次次不由自主地去做那無望的等待。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怎樣的一種愛呵!我想,僅此一事便足以說明一切,無需再多說些什么了。盡管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四十多年,但每當憶及這一幕,我都會難以自控地淚流滿面。
當我看到親愛的奶奶,因為想我愛我而癱瘓在床時,產(chǎn)生為她做點什么的想法,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讓我始料不及的是,就是這么一點點微不足道的事情,卻讓鄉(xiāng)親們看在了眼里、讓奶奶記在了心中。公道自在人心,一個人只要做過一些好事,哪怕這些好事本是分內(nèi)之事,人們也會銘記于心的。比之于奶奶給予我的無私無盡之大愛,我做的這點事兒,又算得了什么?如果把這些算做孝行的話,怎能讓我不感到慚愧!
在談到奶奶因為等我而摔斷了腿的時候,熟悉的鄉(xiāng)親通常會說:“你奶奶是太想你了!”口氣中有惋惜、有同情,但卻并沒有多少贊美的成分。也許在人們看來,老人關愛呵護孩子,是一件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不值得大驚小怪,更沒必要過分渲染。這一點,很是讓人為之感慨。
如果說舐犢情深是一種天性,那么孝敬老人就應當是一種義務。毋庸諱言,對于一個人來說,展現(xiàn)天性比較自然一些,履行義務比較被動一些。從總體上講,晚輩孝敬長輩,較之于長輩疼愛晚輩,在程度上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在我國,歷朝歷代都熱衷于旌表一些人的孝行,比如“二十四孝圖”之類。一方面,這是一種文化傳統(tǒng)的倡導與傳承。另一方面,也反證了人們在這一點上做得還很不夠。至于舐犢之情,人們已經(jīng)做得足夠好,也就沒必要刻意宣揚了。
在日常交往中,時常會遇到一些自夸孝順之人。每當聽到有人自稱孝子之時,我都會感到有些別扭。孝順,應當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覺行為,而不是用來自我標榜的。也許,你比較盡心地贍養(yǎng)了老人,或者時不時地給老人送些錢財物品,又或者在老人生病時忙前忙后地照料伺候,等等。即便是做到了這些,你也只是履行了自己應盡的義務而已,沒啥可炫耀的。至于辦奢華壽宴、建豪墳出大殯之舉,則極其疑似于作秀,更不值一提。
老人們對晚輩之愛,就像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讓我們可以棲息、可以依靠,從而快樂無憂地健康成長。而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一些所謂孝行,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只不那么安分的小鳥,只是偶爾才會回到那棵愛的大樹上盤桓停留片刻。從這個意義上說,孝字重如山,最好還是不要輕易開口言孝。我以為,孝與不孝,還是留給他人評價比較好,任何人都沒有資格以自己的孝順而自豪。
所以,我不敢言孝。
【不敢言孝散文】相關文章:
散文欣賞:忠與孝09-09
不聯(lián)系不代表忘記散文09-28
孝不簡單-散文欣賞09-10
散文欣賞:心情不美麗09-10
散文欣賞:《瘋子不瘋》09-10
花城不采花-散文欣賞09-10
散文欣賞:愛過不后悔09-10
散文欣賞:我不后悔09-10
荒山不語感念長存散文09-29
散文欣賞:記憶深處不褪色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