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語文散文隨筆
走進語文
時常會想生活是語文的大課堂,而語文又何嘗不是生活的升華呢?走進生活,處處有語文——從聽兒歌到看新聞,從打電話到讀電子書,從寫留言條到寫申請書,哪一項不是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運用呢?生活有多么寬廣,語文課堂就有多么寬廣。同樣走進語文,就走進了生活。
走進語文,生活不只是一天日子,而是多了一份厚重;歷史不只是一種經歷,而是多了一份清明;自然不只是一個存在,而是多了一份情韻。
走進語文,杜甫的生活里不僅是“老妻閑來畫棋子,稚子敲針作釣鉤”安閑,更多的是對茅屋、朱門的'比照;走進語文,白居易的生活不僅有“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的偷窺,更多的是對春麥、秋禾的關注;走進語文,辛棄疾的生活里不僅有“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戲謔,更多的是對金戈、鐵馬的向往。走進語文,日子不再是柴米油鹽,家國天下進駐其中,平淡安閑中多了一份厚重。
泛舟赤壁,亂石穿空,白雪千堆,三國的戰(zhàn)火早已熄滅。走進語文,“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詩句卻令人感懷至今。
漫步隋堤,汴河綠蔭一千三百里,柳色如煙絮如雪,隋煬帝的龍舟早已沉沒。走進語文,“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的詩句卻令人警戒不已。
游賞華清宮,長安回望,十二瓊樓鎖翠微,錦繡繁華,楊貴妃的霓裳羽衣舞早已落幕。走進語文,“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兵四!钡脑娋鋮s令人智明心清。
走進語文,歷史不再只是生活的往事,警戒感懷入駐其中,追憶之中多了一份省察。
走進語文,自然風物不只是一種存在,草木多了一份風骨,山水多了一份情懷。梅蘭竹菊、山水風月在天地之間,歷經夏暑冬寒,或枯或榮、或增或減,自然之態(tài)。
走進語文,文字里的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它依然凌寒綻放,卻多了一份傲骨;
走進語文,文字里的蘭“花中真君子,風姿寄高雅”“千古幽貞是此花,不求聞達只煙霞”,它依然在幽谷山澗,卻多了一份雅致;
走進語文,文字里的菊“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它依然在茅舍竹籬下,卻多了一份淡泊;
走進語文,文字里的竹“破土凌云節(jié)節(jié)高,寒驅三九領風騷”“風摧體歪根猶正,雪壓腰枝志更堅”,它依然在春風秋月中挺拔,卻多了一份堅貞。
走進語文,山水含情意,風月解相思。李白踏遍名山大川,情留敬亭山“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李煜賞春花秋月,愁寄東流水“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白居易歷經戰(zhàn)亂饑饉,仰天長嘆“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李清照撥開濃云迷霧,豪氣大喝“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走進語文,草清潤,木繁茂,草木意韻多芬芳;走進語文,山含情,水含笑,萬物多情懷。
走進語文,品讀文字,感懷人事,審視自然,生活多了一份責任與清明,多了一份風骨與情懷。是語文幻化成生活,還是生活幻化成語文呢?
【走進語文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初二語文《走進紐約》課文07-09
高一語文《走進秋天》教案02-24
語文教案:走進歇后語王國02-23
高二語文《走進詩的世界》教案10-17
初二語文《走進紐約》復習資料07-12
讓讀寫結合走進語文課堂06-30
初二上冊語文《走進紐約》教學設計07-12
語文版初二上冊《走進紐約》教案07-12
夢見散文隨筆01-03
愛情散文隨筆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