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記憶散文
我出生在粵北山區(qū)的一個小村莊里,童年的記憶說不好聽是長輩的記憶,自己的腦海里只有些零散模糊的影像,每次都是長輩們?nèi)⌒ψ约和陼r的滑稽才一次一次增進(jìn)對童年的記憶。
那時可謂無憂無慮,自己是長孫,一大家子基本圍著我轉(zhuǎn),他們對我的寵愛可以從奶奶對姑姑的打罵體現(xiàn)出來,那幾乎成正比。家里吃飯都是圍著一張大圓臺,而我則象小皇帝似的坐在一張專屬的凳子上,記得那張凳子有些年頭,一米多高,非常沉,我?guī)缀跄貌粍,后來不知所蹤,現(xiàn)在想想應(yīng)該是件古董,可惜了。
成年后姑姑一直取笑我小時候不會數(shù)數(shù),她說每天傍晚奶奶要我把禾坪上活蹦亂串的小雞收起來,收完后每次都要問多少只,而我說收齊了,一大桶,那一大桶就是我唯一會數(shù)的數(shù)。
賦予我美好記憶的是那綿綿的大山,大山里一年四季有享受不完的野果子,那味道不知要比現(xiàn)在市場上賣的好吃好幾倍,平常工作遇到煩心事時甚至想別干了,回老家培育這些野果子,讓更多的人品嘗到它的味道,但童年的我更喜歡在大人的指導(dǎo)下品嘗這些野果子。
春天萬物復(fù)蘇,酸筍筒子便會在小溪邊冒出來,把它從根部掰下來,撕掉外皮放在嘴里嚼碎,會有一種脆脆的感覺,吞下去,那股清新自然的酸味會從舌尖一直流遍全身;而鼻血花會伴隨樹木的嫩芽這一簇那一簇綻放,把整個大山裝扮得分外妖嬈,你要是摘一朵抽掉花蕊,把花瓣放在嘴里嚼碎吃下去,淡淡的、甜甜的、酸酸的`……
夏天就更多了,田間地頭到處都是烏嫩子、蒲子、當(dāng)?shù)踝印蠲贰瓟?shù)不勝數(shù)。而這時山里的水暖了,邀幾個小伙伴一起到峒下游水,峒下是河水沖刷石頭形成的峽谷,有三級瀑布,每級瀑布下都有個深潭,老家人習(xí)慣把它叫做一峒,二峒,三峒。一峒是我們平常嬉戲的地方,兩米見寬,十來米長,深水處有兩米多,因為水流湍急,每次跳進(jìn)水里都要靠手攀附在石壁上,要不然就會立刻沖到峒口。二峒則很險要,要攀附懸崖才能到達(dá),哪里石壁上有一個巨大的腳印,老人們都說那是赤腳大仙留下的,那時小,根本就不敢爬過去看,而老人還說二峒底部有一個洞,洞通到十幾里外的下游,據(jù)說五十年代修路翻下的石塊把洞口堵了一半,這又增加了二峒的恐怖和神秘感。
那時總覺得夏天特別長,長得讓人窒息,心里盼望著快點過去,盼望秋天的到來,因為秋天才是收獲的季節(jié)。冬蓖、靈鏗子等果實黃的紅的便會掛滿了枝頭。而最過癮的還是挖泥鰍,挖兩個禾桿頭把稻田里溝渠的水一堵,再用一個禾桿頭把水往前面一趕,這就可以在泥里挖泥鰍了,掀開爛泥,泥鰍的身子就露出來,用雙手輕輕捧起來放在木盆里,放水養(yǎng)幾天,就可以“炆泥鰍”了,用花生或黃豆、芋頭和泥鰍一起放在鍋里炆上三四個鐘頭,一鍋營養(yǎng)滋補(bǔ)的“炆泥鰍”就做好了,那時只要村里誰家“炆泥鰍”,相互都會湊上去喝一兩碗。
記得童年時也盼望八月中秋的到來,倒不是可以吃整一塊月餅,而是可以請“月古姐”(七仙女),有些現(xiàn)象至今無法解釋,而我對此深信不疑。
一般都是在八月中秋月圓之時,設(shè)一案頭,上供一杯酒,一杯茶,一塊月餅,然后用凳子支起鋪上大米的簸箕,把筲箕插上一根筷子倒扣在簸箕上,再由村里兩名沒有結(jié)婚的姑娘用食指各抬一邊,便由其中一名姑娘開始唱:
“月古姐,月麻杈,八月十五請你下;三杯(嘛)酒,四杯(嘛)茶,請姐下來查一查;一姐不來二姐來,二姐不來三姐來,三姐不來四姐來,四姐不來五姐來,五姐不來六姐來,六姐不來七姐來,七姑七娘七姊妹,請你今夜下凡來!
“月古姐”來了插上筷子的筲箕就會象小雞啄米一樣點頭,開始的時候大家只是問問誰家筷子筒里有多少雙筷子,問某個人的年齡,后來就問學(xué)業(yè),問姻緣……總之覺得很準(zhǔn),“月古姐”甚至還會在鋪上大米的簸箕上畫畫、寫字。
大山里的冬天每年都會下幾場雪,或大或小,雪大的時候可以堆雪人、打雪仗。這些年在大城市呆久了,總懷念小時候的事,懷念多了記憶也就清晰了,記憶清晰了便萌生了向往……
【童年的記憶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我的童年記憶12-28
珍藏的記憶散文02-01
記憶的味道散文11-19
童年滑過我的指尖散文11-06
記憶散落在夏日里的鄉(xiāng)村散文11-14
記憶里的燈火闌珊散文11-07
以記憶中的暑假為題的散文11-20
童年的記憶-四年級01-12
記憶的拾荒者短文散文04-30
記憶是一樹一樹的花開短文散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