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我欠你一聲對不起散文
天氣晴朗,陽光正暖,讓人慵憊。
勤勞的上一輩人是不會浪費這種好時光的,表弟的二叔修起了電魚的工具,準備撈些魚以備晚餐。兩支竹竿各纏一根電線,一根連著近尺長的鐵錐,另一根連著用網(wǎng)套著的鐵圈,電線的另一端有紅黑鐵夾各一枚,夾上蓄電池的正負極,當兩根竹竿均沒入水中,便形成了完整的回路。
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這種打魚的方法,因為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卻一直沒見過。初中時物理學的好但沒用過,而當時就會用這些工具的同學卻又畫不出電路圖,中國的教育也的確挺諷刺的。
我打算跟著去看看。納入市政規(guī)劃的河道是不允許捕魚的,倒是鄉(xiāng)村的河流沒那么大監(jiān)管力度。正好欣賞一下鄉(xiāng)村風光。
果真不負江南水鄉(xiāng)之名,即使小村里,河流也隨處可見。不像我的家鄉(xiāng),小時候屋后可供大人們游泳的河,就那么無聲無息的干涸了,帶走了夏天大人孩童游泳的嬉鬧聲,也剝奪了孩子們捉魚的童年,以至于后來出生的孩子再不曾知曉曾經那里有過一條河。
二叔將電線的末端夾在蓄電池上,然后放進特意做的背簍里,兩根竹竿放進河中開始電魚。我一直覺得這種打魚的方式不太科學,甚至有些殘忍。畢竟能被電擊暈的絕大部分是小魚,它們應該還沒好好欣賞過著河中美景吧。漁人們打魚也都是打大放小,走可持續(xù)打魚路線,所以我想這種用電打魚還是不科學的。
不多想了,二叔已電暈了幾條小魚,用帶漁網(wǎng)的竹竿撈了起來放在岸邊,我拎著桶走來將魚放進桶里,為了它們在倒計時的生命里不至于太難受,我往桶里灌了些河水,逐漸那些魚從麻木中恢復過來,適應了桶中的環(huán)境。魚的使命或許就是滿足人的口腹欲吧。心里涌起股悲涼,臉上卻被曬的發(fā)燙,有些難受。甩甩頭,拎起桶,跟著二叔的節(jié)奏繼續(xù)往前走。
岸邊是有著一排尺許寬的石階的,原本從上面走很平穩(wěn)也不顯擁躉,可漸漸的便越來越窄,顯的無處落腳。那是滿滿的油菜花,起初還對這粉黃的花海充滿了欣喜,除了綠色的垂柳與莊稼,終于有了更鮮艷的顏色,給人以興奮感?僧敽谏蓍e西裝上沾上醒目的黃色花粉,直至斜斜伸入河里的菜梗逼的我無路可走,終于不耐煩了,繞了很久的路才再次找到二叔。
繞路的期間,二叔打到多少魚我不知道,沒聽到我回應,他應該都給放回去河里了。只是中間離得近時,我還是聽見一次他讓我去撿魚,看見他人了,竹竿一抖,網(wǎng)里的魚就放在岸邊,我連忙走近去瞧,可太陽下的近視眼在枯葉中尋找并不名感的小魚,真的很難。
最終,我沒尋到那條小魚,有些自責,憐惜它那即將消失的生命,連最基本的使命也沒能完成,在其僅有的七秒記憶里,或許滿滿的都是絕望吧。而我便是這個罪魁禍首,不知生命即將消逝在何處的小魚,我欠你一句對不起。來世愿你不再為魚。
桶里的魚漸漸多了,我也累了,步伐開始慢下來。抬頭四處往往,竟是如詩一般靜謐的地方,垂柳,竹林,莊稼,小橋,流水,人家。垂柳隨風輕舞,如情人的呢喃,讓人心旌搖擺,竹林沙沙響動,對岸的莊稼散出濃厚的泥土氣息,這便是鄉(xiāng)村的`味道了吧。小橋是摻著粗砂的混凝土澆灌的,年代應該不久,沒有青苔或其他印記,只是風吹雨打,顏色有些陳舊了,粗砂的橋欄硌著手,暖暖的,癢癢的。河水似是未動,只是在微風襲來,將照射在水面的陽光晃成碎片,成群的魚在水中央排隊曬著太陽,這是電魚工具接觸不到的地方,看來生存是需要智慧的,優(yōu)勝劣汰不是沒道理的。農家的狗老遠就開始抗議了,灰的鴨白的鵝搖搖晃晃的朝河中走去,農家大嬸帶著草帽扛著鋤頭準備出去干活了。
走到竹林邊上往前看去,竹林半掩著小橋,遠處的河水更顯寧靜,讓人神往,心里一陣輕松,不自覺地安寧下來。我想若是曾經的女人還在身邊,我們也許會向往這種生活,但如今這份靜謐還是留在回憶里比較好,不然孤獨的我在這份寧靜中會更加寂寞。
在橋上休息會兒,二叔繼續(xù)電魚,我跟著拾起放入桶中,桶越來越重,我的步伐有些慢了。
突然闖入一片桃林中,粉色的桃花在這塊莊稼地中顯得格外艷麗,像是男狗仔貿然闖入女模更衣室,嚇得艷麗的女人們花容失色,臉上的粉底撒了一地。我拎著桶,一腳輕一腳重的在桃樹間穿梭,狼狽不堪,更是時不時的撞著桃樹,桃花受驚似的一陣陣飄落。
粉色的花瓣灑在水桶里,蓋在擁擠不堪的魚身上,看上去是給桶里添了顏色,增了春光,但我卻高興不起來,甚至有點悲涼,因為這像極了魚的葬花。
我不是傷春悲秋的人,不像林妹妹那般矯揉的傷懷,不過有些感觸罷了。返程的路上,我早早下了車,不想再看這些小魚被分而食之的結局。
雖然這些不知自己將面臨何種境遇的小魚早將我忘了,但我還是欠小魚一句: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