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樂書海傷感散文
生命的軌跡不應停留于物質競備的舞臺。試比較嚴復先生的《天演論》跟三大發(fā)現(xiàn)之一生物學家達爾文的《進化論》,兩者最顯著的立論差別在于前者之于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的概述從頭至尾都貫穿著社會人倫價值取向這一線索,個人愚見此舉不可或缺。
難以想象社會人倫缺失的人類社會是何種景象。地球村人人都為取得更進一步的生存優(yōu)勢,在競爭手段選擇上無所不用其極;人間溫情被無休止的弱肉強食掩埋如此這般,人將只是生物圈本領超一流的野蠻生物。
隨著歷史車輪的番轉,今天的人類社會已不可逆回地進入發(fā)展的快車道,面對這前所未有的演進速度,數(shù)不盡的社會個體充滿困惑、迷茫、無助和無所適從,甚至異想天開,寄望時光機實實在在存在,憧憬回到曾經(jīng)簡單而幸福的從前慢。
我們極不情愿卻又無可奈何地體會到,物質競備幾乎成為每天生活的唯一旋律,原本熟悉且篤定的精神世界正在不知不覺中被永無止境的物質欲壑侵掠著,日趨支離破碎、面目全非,生命的內涵似乎也僅限于千方百計地提升爭奪物質優(yōu)勢的技能這一單薄層面。
誠然,生命價值的實現(xiàn)跟必要的物質支撐分不開,但把物質追求視作生命的唯一旨歸實乃大謬也!若不然,試分析當今中國社會結構的真實基尼系數(shù)是多少?那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范圍內處于生不如死境地的人口數(shù)字將會是多么悲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全方位多舉措升華人生境界是人的本分,也是生活的必然內涵。但過度的欲望膨脹只會讓人淪為物質的奴隸,豈不可憐?豈不可悲?仿佛就在昨天,多少本可光宗耀祖、師范親朋、名垂青史、福澤子孫的國家高級干部在這輪切中時弊、舉國企盼,如同溫水煮青蛙般的反腐春風洗禮中身敗名裂,遺臭萬年。
不是人人都能收獲到成功的喜悅,但人必然經(jīng)歷成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的成長歷程也不逾此矩。
人生旅途離不開價值觀的指引,價值觀的形成跟真理的.形成有著相同的軌跡,肯定否定肯定否定如此不斷循環(huán)往復,進而形成篤定的人生信仰,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般引導成長。
成長的本質是生活經(jīng)驗的不斷累積。經(jīng)驗的獲得大致有生活跟書籍兩種途徑,生活中得來的經(jīng)驗生動、貼切且印象深刻,但受客觀條件所限,對成長所需營養(yǎng)近乎杯水車薪。由此,書籍對成長變得不可或缺,自人類社會有文字記載至今,書籍的數(shù)量已不是汗牛充棟所能概括,學海無涯,書海茫茫。
有人曾把選書形象地比作擇偶,事實上時至今日,挑選足夠數(shù)量有價值書籍的難度何止選擇人生伴侶的糾結程度!大概發(fā)行著述帶來的物質回報足夠豐厚,也或許當今的為說立著者覺得兩千五百多年前老子留經(jīng)叩關表現(xiàn)出的無奈舉動滑稽可笑!否則,著作權糾紛事件怎會如此頻發(fā)?
幾千年歷史積淀下來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足夠豐富的營養(yǎng)滋補每一個渴望成長的人,西學經(jīng)典也能讓你充滿智慧。
書,或許不能改變人的命運,也不能給人帶來物質財富。但卻實實在在可以改變一個人,給人的成長旅途帶來無窮快樂,獲得精神世界的極大滿足。
生命有限,學海無涯,讓有限的生命在無邊的書海中恣意遨游,以誠之意、正之心對話先哲。讓他們?yōu)樽约航忾_成長中的心結,筑牢抵御亞健康心理的堡壘。
【尋樂書海傷感散文】相關文章:
我陶醉在書海中作文03-16
黑與白散文11-06
資格散文12-25
夢想_散文11-20
《父愛》散文11-20
塵緣散文11-19
年畫散文11-19
行者散文11-19
期盼散文11-19
黎明散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