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散文
去山上的路越走越窄,越走越荒,越走越靜。前十幾里路還勉強(qiáng)可以見到人跡。有人挑著竹子,或者是背著雨傘,在曲折小路上下山來,與我們擦肩而過。雖然不相識,但不會沒有必要的客套。
“上去呵?”
“下去呵?”
或者由我們先搭腔:
“下去呵?”
“上去呵?”
或者多說幾個(gè)字:
“挑這么多下去呵?”
“這么早就上去呵?”
不相識的人之間,一路上都是問“上去”或者“下去”,算是沒話找話,不交自熟,還有點(diǎn)暗號接頭的味道。
過了千石峒,前面就是無人區(qū)了,就沒有接頭暗號了。路邊還偶爾冒出一處房舍,但人去室空,留下了房前一片荒草,隱約顯現(xiàn)出田埂和小徑的輪廓。土坯墻有的坍塌了,有的開裂了,墻根往往布滿了青苔。一張主人遺棄的木犁插在地頭,眼下已爬滿了野藤,如同木犁突然發(fā)芽長葉,活過來了一般。
不難想象,前面那條溪邊的青石板,以前也有過搗衣的聲音,有過黃昏時(shí)分耳環(huán)或手鐲的一閃。前面那座小石橋,以前也有過老牛帶著小牛歸來,牛背上可能停棲著靜靜的蝴蝶。這山靜林幽之處,以前一定有過燈光溫暖的窗口。在明晃晃的月夜或者雪夜,一定還有過紡車或搖籃吱呀吱呀的聲音滾過水碾和水堰。但現(xiàn)在這里只剩下露珠依舊滴落,云霧依舊流散,還有腐葉如醬如酒的濃烈氣味。連我們的腳步聲也過于粗一魯和陌生,嚇得一群大一鳥撲拉拉驚逃四散,從廢墟的斷墻飛向山頭。
這些鳥還是當(dāng)年的鳥嗎?
獨(dú)木橋斷了的地方,我們得找到淺水處蹚水。遇到雜草封路的地段,我們得一抽一出隨身帶來的柴刀,一路砍殺過去,才能接上下一段路。我們幸好沒有碰到山螞蝗。同行的向?qū)Ц嬖V我們,以前有人用馬馱樹木,在這里不幸撞入了螞蝗陣,結(jié)果一匹白馬變成了紅馬,全身被螞蝗咬得鮮血淋淋。
這里名叫“螞蟥溝”。
一條云瀑傾瀉過來了,很快就注滿深谷,使我們淹沒在云湖里,前后茫茫,什么也看不見。明知同行者近在咫尺,也只聞其聲不見其形。
在離螞蟥溝不遠(yuǎn)的地方,我們才得以走出云海,看見了云上的一大片梯田。看來是受制于山的坡度,這些田塊都很小,遠(yuǎn)遠(yuǎn)看去如密密排列的貝殼或鱗片。一個(gè)斗笠或一件蓑衣,就能蓋住一丘田。同是受制于坡度,這些梯田的`坡墻大多很高,全用墨灰色石塊壘成,形如巍巍城墻。行人需要屏息仰視,才能探望到虛虛的城頭,看到城頭那想象中的旌旗和兵甲,甚至聽到那想象中的鳴鏑和戰(zhàn)鼓。說實(shí)話,我當(dāng)時(shí)暗暗吃驚:天下這么大,一些莫知姓名的人們?yōu)楹我鸭覉@建在這深山一隅?他們是在什么時(shí)候筑起了這深山里的巨石陣、金字塔以及萬里長城?只為了爭得幾把谷米,他們在這層層疊疊得石墻里耗費(fèi)了多少代人的心血和生命?……
每一塊石頭都相約守密,眼下一聲不吭。
很多梯田已經(jīng)廢棄了,聽任滿田升起瘋狂的茅草,還有白茫茫一片如雪蓋地的茅絮。我知道秋茅無情,吞沒過很多小徑,很多足跡,很多風(fēng)化了的王國與故事。
【空山散文】相關(guān)文章:
《禹廟·禹廟空山里》譯文及鑒賞04-24
五年級語文上冊空山鳥語教案02-22
黑與白散文11-06
資格散文12-25
夢想_散文11-20
《父愛》散文11-20
塵緣散文11-19
年畫散文11-19
行者散文11-19
期盼散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