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要在焉隨筆散文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需要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為前提。所謂正心,亦即心有所指,心有所執(zhí),心有所止。這世間,蕓蕓眾生行色匆匆,有時候我們需要停下腳步傾聽心靈的跫音。心在焉,點一瓣心香,我們的物質(zhì)家園和精神家園都將開滿長盛不衰的花朵,綿延至遠方。
心在焉,是心之所向、一往無前的心有所指。在那個“風雨如磐暗故園”的黑色年代,魯迅懷抱一腔“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衷情,漂洋過海,留學東瀛,立志做一名醫(yī)生,醫(yī)治人民的疼痛、祖國的`瘡痍。他刻苦求學,潛心研究,堅定的心在異國散發(fā)出靈魂的馨香。
2013年出版界冒出黑馬張嘉佳,他的“短篇故事”上市一個多月已經(jīng)逼近百萬銷量。如此之火,只因為他貼近生活,反映真實的社會人生。辛酸悲歡交織而成的一個個的人生故事在他的筆下呼之欲出,引發(fā)讀者共鳴。他的心在焉,扎根于塵世深深的土壤之中,洗盡鉛華,變得洗練而敏銳,故而,他的作品能直擊人心最柔軟的地方。
心在焉,是執(zhí)著于心、千帆過盡的心有所執(zhí)。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成就文學巨著《紅樓夢》,是由于心有執(zhí)念;三毛不顧環(huán)境險惡,選擇與丈夫共同生活在空曠邈遠、黃沙漫天的撒哈拉,只因執(zhí)著于前世的鄉(xiāng)愁,所以她的作品與眾不同,打動人心;楊麗萍用生命舞出華美驚艷的《雀之靈》,這是她親近大自然,怡養(yǎng)心性后的佳作,她如此用心地創(chuàng)作一個個作品,只因?qū)ξ璧杆囆g(shù)的摯愛。
心在焉,是摒棄浮躁、回歸本真的心有所止。心要在焉,不是專注于燈紅酒綠、奢華綺靡,不是醉心于十里洋場,墮入黑暗,不是蠅營狗茍、無所作為,而是積極向上,有時像風一樣放飛步伐,有時像夢一樣追求自由,擷取能讓心靈安樂與恬靜的果實。像陶潛,隱居南山,以田園為樂;像林徽因,做一個清醒卓絕的女子;像席慕蓉,用文字和畫筆描繪自己的世界。
我知道這是一個喧囂、急功近利的時代,我也明白是時代的洪流促成了眾人的心不在焉:永遠有說不完的電話,跑不完的路,趕不完的計劃……但是,很多人眼神空洞,缺少生氣,只是盲目地忙碌著,為生活而生活。我們只有像穩(wěn)健的大樹扎根于深深的泥土中,除了默默生長,坦然面對一切風霜,還要不錯過每一次日升日落、云起云飛,才會迎來人生的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正如女作家黎戈所提倡的生存方式:過著整飭、有序的生活,每天有規(guī)律地起居,做事,認一個甲骨文,識別一種植物,讀一本新書,做筆記,晚上上床時會感覺自己越來越厚實,好像長出了一片新葉。心要在焉,不過如此。
【心要在焉隨筆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刺心散文05-02
夢見散文隨筆01-03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guān)于散文隨筆10-13
心之隨想散文11-07
心雨心晴散文11-03
心如瓷散文05-02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
人生橋梁散文隨筆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隨筆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