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棚溝一游散文
水天一色
駕車從成都出發(fā),四個多小時到達畢棚溝。公路在山腳下蜿蜒,路面崎嶇。途經(jīng)映秀、汶川,到達理縣。214公里的距離,就能讓人從春暖花開穿越到冰雪世界。
換上厚厚的冬裝從車?yán)锵聛恚矍暗木吧垒喢缞J亮瞎了眼。碧水倒映著藍天,白云在山巔似漂浮的雪,而真正的雪,在太陽光的直射下,白得炫目而失真。
空氣凜冽而干凈,風(fēng)強勁有力,猛的撲來,呼嘯聲灌滿了耳朵眼。而當(dāng)你背對風(fēng),去整理吹亂的發(fā)絲時,世界卻萬籟俱寂,恍若在夢中。
購票處
在入口處購票,坐景區(qū)大巴,體會傳說中的三彎九倒十八拐。系好安全帶,抓緊扶手。從山腳起步,一會兒來個毫無預(yù)警的直轉(zhuǎn),車頭一擺,車尾一甩,人就像在篩子里一樣,跟著慣性,昏頭轉(zhuǎn)向抖起來;一會兒爬大陡坡,人隨著地心引力后傾,寒毛倒立。
車?yán)锊皇莻鱽眢@恐的叫聲。漸漸的,車越爬越高,車窗外的風(fēng)景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嘴里再發(fā)出來的,都是不由自主嘖嘖的稱贊聲了。
天空似乎觸手可及。藍色、白色、綠色渾然天成,柔和的融合在一起,無邊無際。純粹、自然、干凈,毫無違和感。
天空觸手可及
畢棚溝的海拔不是太高,大概2800到5000米。大巴在第一個景點龍王海停下。我們走下車,一潭碧水鋪開在眼前。山體植被不算濃密,溝壑處堆滿皚皚白雪。一條長長的冰棱掛在山坳,就像一把銳利的刺刀,插進大地的心臟。
兩幅孿生的畫作呈現(xiàn)在眼前,以水平面為分界線,上面的是寫意山水畫,下面的.是水墨油畫。地面厚厚的積雪被踩瓷實,變成土褐色的冰。烈日下,慢慢消融成水,隱隱的往土壤里滲透。
我們步行上山,順道領(lǐng)略著沿途的風(fēng)景。在積雪深的地方,和孩子們一起打雪仗,滑雪橇。手凍的通紅,卻絲毫不影響玩耍的興致。
玩雪
一對小情侶在密林深處相擁,多好的意境啊。藍天白云、白雪大地見證他們的愛情,就這樣手牽手,肩并肩,一起走到白頭。
兩個小美女在路邊玩自拍。美麗的雪景,配上年輕俊美的容顏,再好不過了。一條大狼狗也陪著主人來踏山,伸長著舌頭噗呲噗呲喘著粗氣。
除此之外,山谷里一片靜謐。飛鳥的叫聲回味悠長。一處亭閣,一座小橋,一段枯木,幾行腳印。
越往上走,海拔越高,空氣也稀薄了。開始有了輕微的高原反應(yīng):頭疼。陽光灼灼,紫外線也很強烈。
我們一路追著雪的足跡,來到山腰第二個景點娜姆湖酒店。再也不是碎雪,而是成片成片的堆積;﹫隼锟梢曰。廣場上,一個大大的雪雕塑矗立著。
雪的海洋
由于時間關(guān)系和輕微的高原反應(yīng),我們并沒有再往上登頂。在冰天雪地里,沒有想到的是旁邊就有一處溫泉,泉眼呼呼冒著熱氣。把襪子脫掉,讓疲憊的雙腳放入水中,不一會兒就燙得皮膚發(fā)紅。在明媚的陽光下,體會真正的冰火兩重天。
腳在水中輕輕的晃蕩,慢慢的,全身的毛孔大開,汗水自己鉆了出來。渾身通透,倦意全消。背對著陽光,舉目四望,山頂?shù)牧髟凭拖耖L了腳一樣,飛跑了起來。我追著它的足跡四下尋找,在一片雪的海洋里,迷失了方向。視線越來越短,越來越模糊。
緩一緩,再揉揉眼。對面一對七十多歲的老夫婦,一邊把腳放入水中泡著,一邊親密的說著話。銀白的頭發(fā),滿臉的皺紋。讓人覺得如果擁有了舉案齊眉的愛情,衰老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陽光直照
我們坐最后一班景點大巴下山。從車窗玻璃往后回望,滿是留戀。雪山一點一點倒退,一直退出我的視野,退出我的夢境。
初來時的新奇被離別的依依不舍代替。我只是雪山來去匆匆的過客,帶不走一粒雪,一片云。而步履凌亂,也不會在雪山上留下一丁點印記。而零污染的雪山,這樣的一片的凈土,卻讓我心生向往,日有所寄。它的純潔讓人安靜,促人沉思。它讓生命在最樸實的大自然面前,返璞歸真,重拾信心。
旅行的意義也就在于此吧。別了畢棚溝,我還將開啟下一個,下下一個旅程。
【畢棚溝一游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家游錦里溝散文11-03
春游杏花溝散文11-14
我的山溝溝啊散文11-11
甘家溝橘花節(jié)散文11-10
千瀑溝印象散文欣賞05-01
黃山游·黃山路的散文節(jié)選11-13
夏游京娘湖散文欣賞05-01
暖四月一路同行到天津游盤山散文05-02
天藍藍,水藍藍,去九寨溝看海散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