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臺記游散文
一
久聞云臺多美景,于是在一個夏初的雙休日,我們一家四口開始向云臺山進發(fā)。
云臺山,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幾十億年來,滄海變桑田,各種地質(zhì)運動如一雙神奇之手,今日一捏,明日一踹,最后幻化成了云臺山雙崖對峙的峽谷群和各種動態(tài)的瀑、泉、溪、潭,共同構(gòu)成了“云臺地貌”景觀。云臺山有三大主要景點:泉瀑峽,那里有華夏第一大高瀑——云臺天瀑;紅石峽溫盤峪,崖壁通體的赤紅色,有著難得一見的地質(zhì)地貌,被譽為“中原第一景”; 潭瀑峽,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現(xiàn)出千變?nèi)f化的飛瀑、走泉、彩潭和山石景觀,故得雅號“潭瀑川”。此外還有茱萸峰,海拔1308米,是云臺山的最高峰。一般需兩日才能游完……
聽著導(dǎo)游的介紹,我的心里迫不及待,躍躍欲試,欲用美景悅雙目,欲用美景濯我心。作為一個半真半假的文人,我更想先走進紅石峽,看自然奇觀,與歷史對話,感受千年的滄桑。所以,我們首選了紅石峽。
來到紅石峽。我的第一感受是人太多了,排了長長的隊進入谷口,我以為人群會分散?墒俏业牡诙䝼感受緊接著就來了,路太窄了,只有一條單行道,人群緊簇,你碰我撞,別說分散了,走都是一小步一小步的。然后,我的第三個感受是,我們一家太弱了,閨女太嬌氣,兒子太小,一個讓背,一個讓抱,一會兒吵著熱,一會兒嚷著累。我和老公忙于照顧孩子,哪里還顧得上賞什么美景,研究什么歷史呀。就算到了比較寬闊的地方,也是忙著喘口氣,一會兒還要被人流裹挾著往前走呢。
太陽也來湊熱鬧,毒辣得很,擠在人群中,扛著小肉墩,我感覺自己要中暑了一樣,于是催促著老公機械的走完全程。我從來沒有在山水之間沮喪過,這次不但沮喪了,而且十分沮喪;我從來沒有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樣盼望過什么,可是這次盼望了,而且十分盼望。我盼望什么呢?我盼望下一刻下一秒就能看到“出口”這兩個字。
終于,酷刑結(jié)束了,我們一家走出了紅石峽,除了一身的汗水和從身到心的疲憊,什么也沒收獲。有人說,人越多的地方,越是發(fā)現(xiàn)不了風(fēng)景。此言甚是,在人多的地方,我們把自己都弄丟了,哪里能看到美呢?人呀人,自作聰明的人,你以為稱自己是自然之子你就是了?你以為想擁抱自然你就抱了?扎堆兒,跟風(fēng),盲目,愚蠢啊。
王荊公在游褒禪山時曾入一洞,洞深,有人擔(dān)心“不出,火且盡”,隨之而出,之后王荊公甚是后悔,感嘆自己怎么就跟著別人出來了呢。盲從沒有讓他極盡游玩的樂趣,今日我犯的錯誤除了盲從還有盲目呀。
我一邊暗自感嘆,一邊帶著孩子迅速回到旅館。
倆孩子早早睡了,我和老公開始了一天的總結(jié)和反思。我們犯的最重要的錯誤就是太盲目,沒有做到知己知彼。首先,僅僅是道聽途說,沒有多方了解云臺山的特點及人流情況,沒有做到知彼;然后是忽略了兩個孩子的體力狀況及愛好,沒有做到知己,導(dǎo)致大人小孩陷入疲憊泥潭。怎么辦,出來一趟不容易,不能就這么繼續(xù)下去。于是,我和老公通過手機展開了對云臺山的調(diào)查研究,幸而,其他兩處皆是正常風(fēng)景區(qū),不用擔(dān)心人流問題。對于孩子們,我們決定引導(dǎo)誘惑為主,多講故事多鼓勵;補充能量為輔,買一些好吃的讓他們及時補充體力。戰(zhàn)略到位,安排科學(xué),終于我又對第二天的旅程充滿希望了。
二
其實第一天紅峽谷之游哪里稱得上旅游呢,不過是大自然給了我們一點點教訓(xùn)而已,真正的旅游是在第二天。
有了第一天的戰(zhàn)略研究,果然,第二天,我終于感受到了云臺之美。泉瀑峽,顧名思義,以泉和瀑聞名。泉若流動的.綠綢,讓你想伸手輕觸,于是尋一處石階,與泉水嬉戲,水清涼而柔膩,舒爽透過毛孔傳進心底。等你告別它重覓美景,它又若歡快的精靈,在轉(zhuǎn)角處撞進你的眼里。瀑若調(diào)皮的孩子,有的藏在奇石之后,在猝不及防中噴了你一頭一臉;有的早早就發(fā)出警告聲,喧示著自己是此處的主人,等你小心的轉(zhuǎn)過拐角,它又變成端莊的女子,順著崖縫展示著自己的身姿。
除了泉和瀑,一路相伴最讓孩子們喜歡的,還有各形各色的花草,它們或在崖腳路邊輕拉你的褲角,或在陡壁半山與你遙遙相望,紅橙黃紫皆有,高矮肥瘦盡現(xiàn),若一個又一個鄉(xiāng)村秀女,或羞澀,或大膽,或樸質(zhì),或絢爛,愉悅著你的雙目,馨香著你的鼻端。
走到云臺天瀑的時候,已是中午,孩子們有點累了,但很快被天瀑吸引。不愧是中華第一瀑,仰視,水若從云端傾瀉,激在巖石之上四散又重聚,在中間又依山勢分為幾股,形成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奇觀。我想,若是李白在此,定會賦出新詩,傳唱千古,可惜我沒有李白之才,無法為天瀑錦上添花呀。
瀑水聚攏成一潭,深幽清寒,夏日至此,暑意頓消。不虛此行,不虛此行啊。
其實讓我感到不虛此行的,并非僅僅是山水,還有我們遇到的人。對,你沒聽錯,還是人。雖然說人多的地方發(fā)現(xiàn)不了風(fēng)景,可是若是沒了人,風(fēng)景也會顯得單薄的。正像茅盾在《風(fēng)景談》中所說,沙漠中的駝隊,荒坡晚歸的農(nóng)人,窯洞并肩的青年,都給風(fēng)景賦予了靈魂。我遇到的兩組人,正是給我的這次旅程加深了印象,從而又變得完美了。
兩組人,一組是母子。兒子四十多歲,頭發(fā)有點謝了,身板看著還行,不算壯實,但也不羸弱。母親似乎有七八十歲,發(fā)已白完,身材瘦小,顫顫微微,被兒子牽著,仿佛兩人的關(guān)系倒置了。兒子牽著母親,好像牽著自己的孩子。他們就在我們的前面,也是走走歇歇。雖處峽谷之中,也是有高有低,遇有陡坡處,我以為他們會放棄前行,可是他們卻一直走在我們前面。在階梯的拐角處,地方很狹窄,寶寶拉拉我說:“老奶奶讓叔叔抱著了,我也要抱!蔽姨ь^一看,那母親摟著兒子的脖子,躺在兒子懷里,那個姿勢,竟然是公主抱。我的眼睛一下濕潤了,男人們小時在母親懷里,成親了抱自己的老婆,之后抱自己的兒女,能把母親當公主一樣抱著的,不多呀。我看老人有些乏力的樣子,就走過去問要不要幫忙,兒子搖搖頭說:“沒事,我媽不重!笔前,看那母親渾身沒有幾兩肉的樣子,確實應(yīng)該不重。而從他們母子的年齡來看,兒子應(yīng)該是老生子,他的上邊應(yīng)該還有哥哥姐姐,母親豐滿的肉體和充盈的骨血,應(yīng)該還是贈予了他的兒女吧!皩殞毮憧,這位叔叔抱的是他的媽媽,有一天你的媽媽也會是這樣的,腰彎了,走不動路了。”寶寶仰著小臉一臉不解:“真的嗎,媽媽不要怕哦,我長大了,也會抱著媽媽的。”我親了親寶寶的小臉:“寶寶真棒。”
第二組人是下午在潭瀑峽遇到的。潭瀑峽自然以潭和瀑為主,小潭清淺,大潭幽深,潭瀑相映成趣,也堪稱美景。這組人可算是一個大家庭。一個老人,坐在輪椅上,輪椅不知經(jīng)過了什么改造,有一個遮陽傘,正好幫老人擋住毒辣的太陽。他的周圍五六個年輕人,個個人高馬大的,穿得好像還有點非主流。我心說,這可是一個奇怪的組合,于是就留上了心。輪椅自然是不方便的,我看著幾個年輕人抬著輪椅上臺階,當然他們選擇的是臺階不多的路,中間夾著斜坡,能推輪椅。還有年輕人給老人講解景點知識,幫老人拍照,有一個看著像專門負責(zé)喂水的,時不時讓老人喝一口。我越看越好奇,就在他們歇息的中間問老人:“老人家,這都是您的什么人呀?”老人咧著嘴兒笑:“這些可都是好孩子,那個,是我外孫,知道我一直想出來看看山水,就約了他的朋友把我弄過來了!蔽抑匦麓蛄繋讉年輕人,看著都挺桀驁不馴的樣子,平時可都是我要躲著走的人,這會兒已經(jīng)和我兒子嘻嘻哈哈玩上了,逗得兒子哈哈的笑著?磥砦移饺帐菐Я擞猩坨R呀。
我和老公一邊感嘆著,一邊往前走,都感覺收獲滿滿的,心里流淌著一股暖流,久久不能散去。
三
兩天轉(zhuǎn)眼就過,正在我們感嘆著不能盡游云臺山,把美景看遍之際,我的手機收到一條信息,因?qū)W生需在工作日到派出所統(tǒng)一辦理身份證,上課時間推遲到周二。驚喜呀驚喜,我和老公眼神交流之際已經(jīng)明白了對方心意,再留一天。
一夜修整之后,我和老公相攜去攀茱萸峰,兩個孩子留在旅店休息。自從兩個孩子出生后,我和老公就很少享受二人世界了,就把這次登山當成一次約會吧,老公拉著我,一起向茱萸峰出發(fā)。
果然不愧是云臺山的最高峰啊,這山路又陡又長。別看我長著一米七的個子,兩條大長腿,其實我慫著呢,還沒上到一半,我就走不動了。任老公三催四請,先拉后拽,我就是坐著不動彈。老公沒辦法,只好陪著我在那歇著。正在這時,斜坡下傳來一陣喧嘩,聽那樣子,好像誰摔倒了。我跑到坡前往下看,一群人正往上走,像是一個老年旅游團,年齡大約五六十歲的居多,中間一個男子竟然拄著拐杖,是真正的拐杖,不是累了的時候隨便折過來的樹枝,看樣子他腿腳有問題,一顛一顛的。他一邊走著一邊哈哈大笑,老伙計,嚇壞了吧,我沒事,就是滑了一下,謝謝各位了啊。
一旁的老頭老太們七嘴八舌地說著,大兄弟,真佩服你呀,走到這里,一會兒都沒停呢。老哥哥,要不喝點水歇歇,來來,你那包讓我背著。一群人說說笑笑從我身邊過去了。老公看著我說:“臉紅不?”先我還沒覺得怎么著,他這么一說,我還真覺得臉發(fā)燙了。走吧走吧,我不就歇口氣么。我捶了老公一下,快步向上奔去,很快,我就超過了那群老年人。之后,我又有幾次懈怠之意,但每當我想停下腳步的時候,那個跛大叔的形象就出現(xiàn)在我眼前。就這樣,我爬到了最頂峰 。
極目望去,遠處山峰隱約在霧氣中閃現(xiàn),清風(fēng)吹過,霧氣流動,恍若仙境,忽而松濤聲起,仿若天馬奔騰,震人心魄。我忽然懷疑弼馬溫孫猴子是不是在某個地方藏著,或許在瞧著我們這些凡人撇著他的猴嘴呢。因為我們起的早,此刻,才是太陽將出,一縷紅霞仿若綢緞漂浮在天邊,山色漸漸變亮,先赤后紫,然后紫色慢慢消淡,仿佛動態(tài)的水墨畫在我眼前鋪開。
杜甫詩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苯袢瘴伊枇私^頂,雖未覺出眾山小的妙趣,卻悟出了人比山高的道理,王荊公又曰:“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故非有志者不可至也。”何為有志者?他,他們吧,或者也包括現(xiàn)在的我呢。
我拉著老公的手向山下行去,旅館還有兩個孩子呢,吃過飯,重新出發(fā),或許還有更美的風(fēng)景等著我們呢。
四
在云臺山幾大景點之間轉(zhuǎn)換時,可乘大巴,也可乘觀光車。我和兩個孩子最喜歡坐觀光車,喜歡任風(fēng)從耳旁掠過,喜歡看路旁的山水花草像電視鏡頭一樣出現(xiàn)又退去,喜歡迎接某處突然飄入鼻端的花香。但是這些并不是我們最喜歡的,我們最喜歡的是聽車上南腔北調(diào)的游客互相交談,偶有一人起頭,便有亂七八糟引發(fā)笑點的歌聲響起。更妙的是當對面一輛觀光車到來之際,大家齊聲大喝:嗨。對面車輛的人也是一樣,似乎是在打招呼,又似乎是在比賽,看看哪輛車的人喊的響。喊過之后,大人們哈哈笑著,小孩子也興奮得很,然后又互相提醒著,又來車了,又來車了,喊大聲點啊,于是新的一輪招呼又開始了。此時,誰能分清大家是從五湖四海而來的陌生人呢,那種歡快容洽讓人感覺仿佛這就是一個血脈相連的大家庭,連一向靦腆的小兒子也慢慢參與進去了呢。
最終,我們在愉悅中結(jié)束了這次旅程,之后我們又多次外出,投入山水的懷抱。后來我想,我如此熱衷于山水到底是為什么呢?我讀過很多的山水詩,也經(jīng)常給學(xué)生講山水田園的詩人。我明白文人雅士流連于山水之間,一部分是因為山可以讓人仰望其巍峨,在感嘆造物主之偉大的同時更加奮然前行;水可以讓人親近其靈動,在吟誦著“逝者如斯夫”的詩句時懂得珍惜。在更多的時候,人們什么也不想,只想依偎在自然的懷抱中,讓自然的純粹洗滌裝滿濁氣的胸懷,甩去疲憊、惆悵、哀怨、痛苦。收獲輕松愉悅。而我,除了這些,更愛上了山水之間流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