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山色,半里湖光散文
濟南是座不會老的城,只有我在這城慢慢得老去。今天要說的是濟南的一個小鎮(zhèn),也是我的故鄉(xiāng)。對于她不用刻意的回憶,每一條街每一棵樹就在眼前。
濟南多山,其中千佛山是最出名的,當然英雄山也突出了當?shù)厝说暮肋~。我要說的是我爬的最多的“青龍山”,也是鎮(zhèn)上最高的山。傳說有工匠在此山采石,某一天挖到一塊大石,狀如青龍,于是此山便有了名字!吧讲辉诟撸邢蓜t靈!毙r候爬山時經(jīng)常見到來拜山神的老人,我們不知道是否有神仙,只知道山上有果子,這便是那時候常常爬此山的緣由。
從山底開始到山腰坡度較緩,是成片的梯田,種的大多是花生、地瓜、谷子,也有種高粱的。每家每戶的田是用野生的酸棗樹分割的,這棗樹接的果子小而多,每到中秋節(jié)前后成熟,當果子稍微發(fā)紅時采摘最好,等到全紅時果子就剩一層皮了,青了又發(fā)澀不好吃。樹枝上長滿了刺,摘果子時經(jīng)常被扎,這也是用它作為田地分隔線的原因。花生、地瓜就不必說了,誰家的少了肯定是我們這些小家伙干的。不過大人們似乎并不追究這些,只是囑咐我們上山注意安全。山腰再往上走一點就是成片的核桃樹,山里的核桃雖然果仁很香但是皮厚,這幾年紙皮核桃盛行,老核桃樹已經(jīng)不多見了。
山頂有一座亭子,上來休息的人不多,大概是因為偏僻,加上山路越往上路越窄。我們也是偶爾爬到山頂,在亭子里坐一會,就匆匆忙忙的下山了。那時常有老人背著筐上山打柴,現(xiàn)在燒柴的大鍋已不多見。農(nóng)村的大鍋,直徑約一米長,鍋臺是用磚和泥砌的。做飯靠燒柴,鍋旁邊有風箱,一拉呼哧呼哧的。大鍋可蒸可煮可炸可炒,用大鍋做飯炒菜有其獨特的味道,特別是燉肉,一家燉肉整村香。
四月下旬的山間常在清晨燃氣一層薄霧,陽光一出薄霧即刻就悄然而去。這時花瓣邊緣會粘著細小的露珠,花朵枝葉間的蜘蛛網(wǎng)似蒙著層晶瑩的水紗更是妙不可言。最喜歡在這個季節(jié)去到半山腰捉天牛,天牛是害蟲,當時聽說天?梢猿裕乙淮我矝]吃過,更沒見到有人吃。這時候的樹葉子是最嫩的,可以采下來制作標本,夾到喜歡的書本里。當下次翻書時看到已經(jīng)干枯的樹葉被壓的平平整整,都忘了啥時候夾進去的了。就這樣:花香、輕霧、蟲鳴……想著想著不自覺的就沉浸了。
一座城有山而渾厚,有水則靈動。濟南最著名的是泉,有一陣子最出名的是冬天,其實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秋天也很美。只不過現(xiàn)在春秋已不分明,冬夏越發(fā)的極端。老家也有泉,泉眼多在山腰,等到雨季水量充沛時,泉水也就多了起來。老家的泉水是不需花錢買的,你隨便拎個桶就可以去打,前提是找的到泉眼。泉水是大自然的`饋贈,清澈、甘甜、涼爽都不足以描述它的魅力。老家的泉都沒能列入七十二名泉,這些泉都不是一年四季噴涌的,大都沒經(jīng)過修整,只在山澗雜草叢中流淌。“青龍山”上有一口井是基于泉的基礎(chǔ)上建造的,以前有一個小院子圍著,圍墻已經(jīng)基本坍塌,經(jīng)過考證據(jù)說之前是一個寺廟,不過早已看不出原來的面貌。無論用哪一眼泉打來的水,泡一壺青茶或者茉莉,不必講究沖泡的形式,隨便一杯就可神清氣爽。我們那一般都喝茉莉花茶,印象最深刻的是猴王牌的。
要說孩子的樂園還是湖,當然大明湖是不允許下去嬉戲打鬧的。老家也有湖-玫瑰湖-以前是個很大的水庫。小時候那是我們的游樂場。夏天洗澡摸魚,冬天滑冰打雪仗。那是可以無拘無束放飛夢想的地方。如今已被開發(fā),變成了濕地公園,也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玫瑰湖”,F(xiàn)在湖邊已是綠樹成蔭,湖里還有兒時的蘆葦蕩,多年沒有看見過的野鴨又有了屬于自己的天堂。夏季的“玫瑰湖”肯定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還有新建的亭臺、石雕、游樂場……湖變了,人變了,不變的是孩子的歡聲笑語 ?
梧桐是小時候最常見的樹,梧桐樹也開花。紫色的花朵,像極了帶著帽子的布娃娃,小時候我把它們形容為帶頭盔的士兵。梧桐的花香很濃,一簇一簇開的很賣力氣。還有河邊的槐花,白色的發(fā)點紅或黃,出去玩時總會跳著摘幾朵,然后就這么吃,露甜頭兒,口感不錯。槐花曬干可入藥叫做槐米,還有一種帶刺的“洋槐”口感就不行了。那時還不記得楊樹飄那么多白絮,不像現(xiàn)在如雪一般紛紛揚揚。楊樹長一種像穗頭的花,如毛毛蟲一般,曬干可以做枕頭。楊樹的葉子和梧桐不一樣,每每風起,楊樹葉就嘩啦嘩啦的不停,梧桐則低頭不語。
柳樹,要單獨說。柳樹是濟南的市樹,“三面荷花四面柳”說的還是大明湖。但是老家的柳樹一點也不遜色,記得老家的柳樹大概是兩種,垂柳更柔美一些,印象也更深刻。每到清明節(jié),家家戶戶都去折柳條,將折來的柳條插到門上,這是家鄉(xiāng)驅(qū)邪的習俗。黃河的支流彎彎延延,河岸的垂柳排成行,風撫柳面如仙子般飄逸。池塘邊多是成片的垂柳,荷花會在夏日落滿池塘,當然即使深秋的殘桿兒也是一副水墨。一樹一花不分伯仲,不管是這座小鎮(zhèn)的根還是小鎮(zhèn)的面,都是你該向往的地方。
知道濟南的夏雨荷,就知道到濟南的荷花。我覺得家鄉(xiāng)的玫瑰更勝一籌!吧接袐缮嗌恪边@是寫玫瑰花的半句詩。鎮(zhèn)上的“玫瑰”是食用玫瑰可觀賞。薔薇科植物,生命力較強,雖然生的偏僻,但有高傲的品格。玫瑰有獨特的芳香,也有其獨特的藥用價值,F(xiàn)在開發(fā)的各種產(chǎn)品就不介紹了,要說的是老媽做的玫瑰醬。玫瑰醬選擇開的剛剛好的玫瑰花瓣,采摘的時間是大有學問的,最佳時間是早上五點到九點,否則花香就會大打折扣。把采摘的玫瑰花瓣和紅糖一起揉搓,將揉搓好的玫瑰放置于玻璃瓶里發(fā)酵。大約半個月的時間,一瓶花香濃郁的玫瑰醬就釀制而成,可以做糖餅也可以做糖三角,想想就要流口水了
清朝末期續(xù)修的平陰縣志載有:“隙地生來千萬枝,恰似紅豆寄相思。玫瑰花放香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時!钡脑娋。家鄉(xiāng)的玫瑰種植歷史久遠,據(jù)史料記載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明朝曾有僧人在山間種植,玫瑰才得以繁衍擴大。也許這就是“山有嬌色亦生香”的源頭,F(xiàn)在玫瑰種植已經(jīng)成了規(guī)模,有“萬畝玫瑰園”供游客欣賞,可以想象萬畝玫瑰叢中花香四溢,玫瑰仙子飄飄而來,五月初的清晨薄霧蒙蒙,仿佛人間仙境,讓人流連忘返。
說起家鄉(xiāng)有太多太多的回憶和思念,歷史悠久的梨丸子,爺爺?shù)募t燒茄子,父親的拔絲地瓜,媽媽的一桌好菜;不知名的山,叫不出名字的飛蟲……一天一夜也說不盡。最美的還是那野山、野水、野花,也許真要一個生于此長于此的導(dǎo)游才能尋的到,尋的到也要你有足夠的浪漫和耐心才可以感知它的魅力。這些差不多渾然天成的地方,是那么那么的清新雅致,就像山間的少女飄逸脫俗。
在濟南西南的一個小鎮(zhèn),生活節(jié)奏緩慢的小鎮(zhèn)。在靜謐的時光里,有我悄然逝去的童年,更有美麗的村莊。暫且:走一程山水,賞半里湖光。遠遠的村莊,低矮的平房,映著落日的余暉,裊裊炊煙和著飯香飄的悠遠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