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寶與發(fā)老嗲散文
近日,對一個女人的相親故事湊了湊熱鬧。不妨在這里閑擺一下:一個三十八九歲的未婚女人在電視上征婚,欲征對象為陽光小男生,并且大大方方地拋出其想找小男生的理論,并且,她希望對方永遠當她是他的“掌中寶”,據(jù)說,其川音畢業(yè),后赴東南亞和美國表演過幾年,也就是說,也多少是見過一些世面,受過一些外來思想的影響。不可否認,其說話語氣適中,成熟有禮,素養(yǎng)也是過關(guān)的。
她說,她想找個陽光男生,非常接受姐弟戀,并且,希望男人能把她永遠當成“掌中寶”。說這話時,她坦然自若,相當自然。卻不知電視機前有多少人在為她捏了把汗。
素來,“老夫少妻”已成自然,“少夫老妻”正隊伍擴大。年齡懸殊從一二十歲至四五十歲之不乏其者。然如翁帆和楊振寧這般祖孫輩懸殊之組合,卻還是相當吸引眼球的,想當初在全國也曾掀起一陣嘩然狂潮。不乏好事者分析猜測翁帆嫁老楊背后的現(xiàn)實意義,按照俗人的觀點,一個年輕女子如何忍受得了天天面對一個皮膚松馳的垂垂老者,特別是,大多數(shù)開始懷疑:其荷爾蒙真能暢快釋放?可真夠三八和俗氣的。
我顯然不關(guān)心翁女士的荷爾蒙釋放問題。只是突然想到了這點:已故川籍笑星劉德一娶一孫子輩女子后,被電視訪談,主持人很明白地問到其二人的夫妻生活質(zhì)量如何,可真夠讓人難堪的。又,東北一男子三十歲娶一個六十多的老太太,那男子也同樣被電視采訪其夫妻生活是否能得到滿足。
可見,無論個人還是大眾,無論公開或是竊語,這樣的隱私類問題都是極受關(guān)注的。這仿佛,也在說明夫妻關(guān)系的一個重要要素:對等。人們常說的“門當戶對”,擴大開來,不僅包括兩個人的家庭,文化,經(jīng)濟,素養(yǎng),性情志趣等諸多方面的對等,更甚之,夫妻生活能力的對等。年齡懸殊大,使得身體狀況不對等,可能導致夫妻生活能力的不對等,這便是多事之人暗中質(zhì)疑的理論基礎(chǔ)。固然,任何兩個人在一起,愛與不愛,性與不性實在與他人沒有一絲絲的干系,然,世人關(guān)注的著眼點即使狹隘,也無處責備。就如井水之于河水,各自流著,兩不相犯。
好象有點說遠了,這與某小姐的.事并無關(guān)系,以其三十多歲的年齡,就算姐弟戀也懸殊不到哪里去。為其捏汗者,更多是覺得在這個現(xiàn)實社會里其可行性不是沒有,而是很小。
而我的觀點是:既然存在,就大膽地存在,越陽光越無懼越好。從來,三八者,多少有點躲躲閃閃,喜歡藏在影子里說話。既如此,不如尋自己的想要的,任別人去說話。且權(quán)當出了一題謎,任世人猜去,我自笑看罷。
由此,象某小姐這樣大膽地說出自己想找小男生觀點的人,首先是無懼的。就算當今接受姐弟戀情越來越多,象某小姐這樣特別想找小男生,且希望對方永遠當他是“掌中寶”的人,還是帶了很濃重的浪漫主義色彩的。每個人都有心目中所憧憬的愛情,千個人便有千種不同的愛情,哪個女人又何嘗不希望能是男人永遠的“掌中寶”呢?只恐怕年齡越大越心有畏懼,即便有一顆浪漫的心在心愛的男人面前自然而然地撒撒嬌發(fā)發(fā)嗲,可也保不定,十年二十年后,當嬌嫩的容顏不覺間已成面如菊花,自己是否先已混雜著生活中俗世的無奈或磨礪,而發(fā)不出嬌嗔的氣息?又或者,那時的愛人已不再需要或漠視看到?
而浪漫者永遠是浪漫的,兩情相悅的愛情總會歸于自然而然的浪漫,我想這是浪漫者的天性。遙想若干年后的日子,還仍然被當成“掌中寶”,還依然可以撒撒嬌,發(fā)發(fā)(老)嗲,這的確是很美好的事。發(fā)嗲不是年輕女人的專利,但切記,一定要情由心生,分清場合。尤其嬌揉造做嗲得來讓人側(cè)目者,趁早收斂,在自個兒家里表演就好。否則,必定是怪異的。所以,發(fā)嗲也要發(fā)得讓人感覺親熱,自然且受用,不膩不煩。臨到老了,還能當“掌中寶”,發(fā)“老”嗲,這是需要足夠的氣場的,修練不夠者不易達到。
不過,名流名人界從來不乏這樣的開先河者。彼如,那幾對有模有樣的姐弟戀明星,恩愛早已秀上了天。任你唏噓也好,嘲諷也好,都無關(guān)重要。
愛情這東西,從來都是冷暖自知,心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