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漾在天然畫廊散文
一
林州南端,與衛(wèi)輝接壤處,大山被一場春雨剛剛清洗干凈。
盡管路途迢迢,山路曲折蜿蜒,可我們的目標(biāo)很執(zhí)著。我們是仰慕著“十里畫廊”的美景而來的。
我們出發(fā)時,天空正醞釀著一場春雨。當(dāng)我們到達時,太陽開始微笑,并匆忙地迎了上來。眺望四周的山體,都穿戴著嶄新的綠裝,一副喜洋洋的樣子;山風(fēng)從峽谷里輕快地跑來,給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二
出行是一種心情,只要心情舒暢,山的高度并不重要;觀景也是一種心情,只要內(nèi)心喜悅,舉目皆為風(fēng)景。
普通的楊樹,列立在山路旁,挺拔的模樣就是一道風(fēng)景;梯田,禾苗,甚至在地里勞作的農(nóng)民,都是風(fēng)景畫里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滿山綠的背景下,有飛舞的紅霞,有黃的、白的祥云飄浮……呵,這不止是青山啊,這是彩山,是畫山!
此時的山充滿活力,很生動!
我們是來尋找一種感覺的,為了一種感覺,時間和地點都可忽略。在山林間行走,是讓視線找到目標(biāo),給表達提供理由。
三
峽谷不只是逼仄幽深,也不一定有清潭飛瀑。當(dāng)你走過“天然畫廊”之后,也許會對峽谷重新定義。
走進峽谷,兩壁的山峰和石塊突然“活”了;他們有的站立,有的臥著,一站一臥就是上千年的光陰。我們非常榮幸能成為他們的過客
一只沙漠之舟走失了方向,永遠臥在了峽谷中央。(駱駝峰)
在駱駝的身后,有一位不能彎曲的'人,立在陰陽兩界,東面望著白晝,西面對付黑夜;一具頭顱兩副面孔,那不是人,只能是神。
左側(cè)山頂,一只神龜,昂首向天,張著大口,不知是在向蒼天探問什么?(神龜問天)
那塊高突的巉石頂部臥著一只灰鼠,不知它受了怎樣的驚嚇,身體和表情都瑟瑟發(fā)抖。(驚鼠臥頂)
腳步緩移,左右張望,只怕錯過了風(fēng)景。動物和名人隨時有可能出現(xiàn)在畫中。
看那一夫一妻,緊緊相依,密不可分,永遠纏綿在山頂。不知是世間哪段愛情故事的幻化呢,還是自然對人類情感的永恒昭示?(夫妻石)
轉(zhuǎn)目間,一大一小,一高一低;雖然相近,但永遠也彌合不了咫尺的距離。代與代之間的鴻溝難以超越。(祖孫石)
此處無海但有海的模型。海底的定海神針不是被孫悟空拿走了嗎,怎么會豎在這里?是孫悟空斬妖降魔之后,把它放在了這里?還是誰復(fù)制的贗品呢?(定海神針)
有神針在此,唐僧方能臨淵安然坐禪。(唐僧坐禪)
集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千年仙草生長在草深叢密處,碩大的蕈片只露出肥厚的邊緣。不為出山濟世,只為吸引游人的眼球。(靈芝石)
突然,山腰里捅出一個窟窿,那一定是來自于“封神榜”上某場戰(zhàn)役。(窟窿山)告別不休的爭戰(zhàn)與廝殺,一頭雌獅臥在嶺頭、神態(tài)安祥,而俏皮的小獅在其身后玩耍。(獅子嶺)
……
風(fēng)在峪間走,人在畫中游;手指引領(lǐng)著目光,山石指引著想象。
其實,這里除了堅硬的巖石和綠色的植被,什么都沒有,所有的只是人們的目光和想象。
激情的驢友也不缺乏想象:群英聚會,仙人對弈便栩栩如生了。人生就是一則故事,我們都是演繹故事的人。
當(dāng)我走出峽谷,一幔翠綠的幕布徐徐拉上之后,“畫廊”的概念在腦子里更加清晰起來。
四
一道山梁橫斷,開辟了一個村莊的門戶。一方結(jié)實的門矗立在風(fēng)景的入口,讓山村立在景區(qū)之外。唯有天然畫廊才可匹配如此厚重之門。
路繼續(xù)向前延伸,直通英雄故里。
曾經(jīng)一位青年從深山里走出;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戰(zhàn)士的鮮血撒在了鄰邦的熱土,一位英雄回到了祖國,回到了故里。永遠地站在了人們的心里。
人生的意義不在于歲月的短長,而在于瞬間輝煌的高度!
微風(fēng)吹過,山上的花朵在頻頻頷首,那是英雄飄落的笑聲;麥田里涌動的層層綠波,那是英雄的靈魂在放歌。
孫占元,永垂不朽!
五
白泉,石門,占元,三個自然村被一道畫廊聯(lián)結(jié)起來;精彩亮麗地填補在我心圖上的空白處,使我的驢途不僅有經(jīng)的長度,也有了緯的深度;不只有太行主脈的高度,還有了低處的精巧。
藏于大山深處的天然畫廊,奇峰異石突兀。生動的造型,靚了眼睛,暖了心胸,豐滿了文字。
【蕩漾在天然畫廊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在路上散文05-01
醉在春日散文11-19
我在等散文11-11
因為你在散文05-02
寂寞在吟唱散文05-01
他在等她散文04-30
你在,幸福在抒情散文02-02
華麗,在轉(zhuǎn)身之后散文11-16
云在夢里停泊散文11-05
在黑夜起航的人散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