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蘭花花散文
在陜北,只要一提起“蘭花花”這三個字,人們就很容易想到那首十分動人的反封建情歌——信天游《蘭花花》:青線線,藍線線,藍格英英彩,生下個蘭花花實在愛死人。
在這里,“蘭花花”是個“實在愛死人”的陜北最美的女子。之所以她取名為蘭花花,據(jù)說她從小就心靈手巧,長得俊秀,到十六歲的時候已出脫得端正水靈,亭亭玉立,如出水芙蓉,像雨后陜北高原上的馬蘭花一樣惹人喜愛。于是人們給她送了個綽號叫“蘭花花”。
由此可見,蘭花花就是陜北最美女子的象征。陜北最美女子就如蘭花花一樣美麗可愛。
正是出于這樣的想法,在我來陜北的這一年多時間里,每次到一線班組檢查,我都留心于溝溝峁峁、鐵路兩旁生長的馬蘭花。
我想探尋它怎樣如陜北女子般的美麗可愛。
其實,馬蘭花是蘭花的一種,都是草本植物,易生長在深山野林和高原地帶;ǘ溆南闱逍,枝葉典雅秀美。雖名為蘭花,但開出的花朵卻是五顏六色,不僅僅局限于藍色花朵。但不管是金黃色的花朵還是月白、紫蘭、粉紅、素蘭的花朵,每一朵花都開得水靈、高潔和美麗。而我看到的陜北高原上的蘭花也多以馬蘭花居多,尤其是鐵路兩旁,隨處可見。雖一年只能開一次花,但其典雅秀美的枝葉,無不讓千里鐵道線上風景宜人,幽香四溢。
而每每看到這些可愛無比的蘭花,我就情不自禁的把它們和常年堅守在高原鐵道線上的鐵路女職工相比。尤其是去年剛分來的一批女大學生,他們大多來自千里之外的東北和南方,從小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里度過。沒有離開過家鄉(xiāng)、父母,也沒有獨立生活的經(jīng)歷,F(xiàn)在,她們來到這連綿不斷地陜北黃土高原,開始她們不知期限的鐵路生活。每天她們和高原為伴、和黃土為伴、和風沙為伴;每年她們要熬過最寒冷的`冬季、要經(jīng)受夏季紫外線最強盛的照射。在這里,再漂亮鮮艷的新潮衣服沒處可穿,也沒時間可穿。每天陪伴她們的就只是一身金黃色的鐵路工作服。
然而,她們沒有被這些艱苦的環(huán)境和惡劣的自然條件所嚇倒,在經(jīng)過整整一個冬天的考驗之后,都一個個的挺了過來。而且用她們的青春和熱情以及奉獻精神在這高原鐵道線上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青春樂章。尤其是綏德電務(wù)段子洲信號工區(qū)的四名女大學生堅守崗位、吃苦耐勞、確保安全的事跡被路局電視臺跟蹤報道、鐵路總公司電視臺播出后,“四朵金花”的美名一下子傳遍了陜北高原,傳遍了整個鐵路。
這時,我仿佛更深切的體會到了那首十分動人的反封建情歌為什么傳唱至今而不衰的緣由。因為主人公的美麗、高潔、典雅、幽香、清新的品格正是陜北高原生長的蘭花花所具備的。
這時,我更加的喜愛蘭花花了,一切贊美蘭花的詩詞典故全都涌上的心頭:中國蘭文化的奠基人孔子以“芝蘭生于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窮而改節(jié)”的精神氣質(zhì),象征不為貧苦、失意所動搖,仍堅定向上的人格;愛國詩人屈原養(yǎng)蘭、贊蘭,表達自己不隨波逐流、不與小人同流合污,世人皆濁我獨清的氣節(jié);中國現(xiàn)代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魯迅從小鐘愛蘭花,他與蘭花的深厚情緣,為蘭文化增添了風采;朱德總司令生前酷愛蘭花,即使在艱苦的戰(zhàn)爭歲月也忘不了蘭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大力宏揚、傳播蘭文化教育,把多年精心培養(yǎng)的名蘭贈給許多花公園;愛國名將張學良精心養(yǎng)蘭,他評價蘭花說:“蘭花花中君子,其香也淡,其姿也雅,蘭的境界幽遠!彼麨樘m作詩:“芳名譽四海,落戶到萬家;葉立含正氣,花妍不浮華!
如果說這些養(yǎng)蘭、品蘭、賞蘭、贊蘭、學蘭的舉動和詩句是對蘭花品格的一種贊美,還不如說是對有著蘭花一樣品格的人的一種贊美。而這里,又多象是對我們這些可愛的把美好青春獻給陜北高原鐵路的女大學生的贊美啊。
我愛陜北高原的蘭花花。
我更愛陜北高原上的鐵路女工們。
【高原蘭花花散文】相關(guān)文章:
高原回想散文04-29
我家的君子蘭散文11-08
蘭香原在無心處散文欣賞11-18
花花850字04-07
花花記敘文04-11
小狗花花的睡前故事11-09
為什么會有黃土高原06-19
蘭1200字作文12-25
荷花花瓣的簡筆畫11-30
高原上的鷹現(xiàn)代詩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