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洗心散文
兩千年縹緲高深的文殊道場、五百里層巒起伏的清涼世界——山西五臺山,是我深切感悟之處。世間紛繁、五味雜陳。江潮幾度來?寒鴉一聲遠!數(shù)十載春花秋月,有誰能規(guī)避七情六欲的消磨?過眼的榮辱得失,有誰能看淡千嬌百媚的誘惑?殊不知,轉瞬間風流云散之后,青山依舊在,花木春又發(fā)。而那些貪求不止的人,早已不知去向!
那是16年前的夏季。北京早已花褪殘紅青杏小。而五臺山大顯通寺前的蔥郁花木,正值嬌美清麗之時。莫非人間四月芳菲,真的要在山寺尋覓?我與幾位同游者一路觀光時,做如此想。
難忘那片由遠而近、匯聚豐滿的云。難忘那場飄灑如簾、不緊不慢的雨。不知何因,我避開一心購物的`朋友,徑直進入顯通寺山門。
顯通寺首座——果護老和尚來自四川成都,以純正方言敘述的禪語,讓我難以辨析。然而,那聲韻、那語境、那狀態(tài),那禪房……隨著近處檐前滴水、遠方雨霧迷離,我全身心像是在蛻變、在刷新……
那日,風雨遠去后,我迎著天邊一掛長虹,路旁淡淡花香,去龍泉寺觀賞石雕。
我沒有在108級石階停留。因為,吸引我一飽眼福的是龍泉寺三寶——石牌坊、大照壁、普濟塔,皆為眾多古剎難以見到的經典藝術品。無論是大照壁上那漢白玉石雕組合的五臺山微縮圖景,還是石牌坊三門六柱間那精雕細刻的人物花草、流云山水,特別是普濟和尚的肉身塔,那雕工精美的另一面,是無價可估的啟悟,是透徹心扉的慧明。
我站在一組石雕前,久久凝視著一幅畫面,慨嘆不已。
那幅石雕的畫面,倒也簡單。一位農夫牽著驢,行進在山路。毛驢忽然顯出驚異目光、停蹄不前、仰天嘶鳴。農夫大怒,面向毛驢,死命拽住韁繩往前拉。而一心想掉頭逃走的驢,拼力擺脫主人的掌控。
我的目光落在畫面一隅。但見農夫身后的草叢中,潛伏著一只斑斕猛虎,半張血盆大口盯著眼前的美餐。驢,雖然看到,但背對著虎口的主人,眼睛盯著眼前的腳力,不知身后的危機。我似乎聽到農夫粗魯?shù)慕辛R、毛驢絕望哭叫、猛虎聲聲低吼……電光石火般一閃念,我忽然感到通身涼透,感悟多多。
面對功利,人們大都關注眼前的得失榮辱,誰肯回頭、思量背后隱伏的險惡,由此帶來的連帶效應與負面變數(shù)!
由此我聯(lián)想到電視連續(xù)劇《東游記》中,張果老倒騎驢吟唱的四句詩:“舉世多少人,不如這老漢。莫笑倒騎驢,萬事回頭看!惫烧J為,向前時,看著曾經走過的路,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前路,有很多難以預知的套路?偨Y來時的經驗,才能走好前方的路。
都是背對著前方,一個是拼命牽拉驢,一個是悠閑騎驢。皆含深深寓意,都有縷縷禪悟。人生漫漫,遇事能深刻反思的人,又有多少?
當時,我很想與接待者表述一番自己的心悟。可思前想后,未能道出。究竟怎樣詮釋大道幽深,似乎惟有“不可說”三字,最為精準。
在龍泉寺觀碑之后,晚霞初燦。我從山花、修竹茂盛的山路折回;仡櫵鶃碛纳钍瘡,早已是蒼蒼橫翠微。
在一泓流瀑下,我蹲下身來,雙手捧著清亮的龍泉,潑灑在臉頰上,讓綻放的晶瑩,滌蕩心中的塵霾。然后,閉目端坐,聽松濤的低吟,思潭影的冷靜,直至月上中天……
記不清當日下山的過程,更記不起回望古寺時,是月明星稀還是落日熔金。能長久清晰于眼前的,只有那幅寓意深沉的石雕……
【五臺山洗心散文】相關文章:
關于洗心革面的近義詞和反義詞12-14
《徐霞客游記》游五臺山日記07-18
黑與白散文11-06
資格散文12-25
夢想_散文11-20
《父愛》散文11-20
塵緣散文11-19
年畫散文11-19
行者散文11-19
期盼散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