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趣事散文 推薦度:
- 聽聽那冷雨賞析 推薦度:
- 春的散文 推薦度:
- 月亮的散文 推薦度:
- 雨夜的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難忘那炊煙四起的童年歲月散文
上世紀(jì)70、80年代的沂蒙山區(qū),人們的生活還是比較貧困,那時還用不起煤球爐,每家都有一個用石頭和泥土砌成的柴火灶,那時用來做飯的灶爐就是這種柴禾灶,每到煮飯的時間,劈柴之聲,剁菜之聲,炒菜之聲連同大呼小叫吃飯之聲,此起彼伏甚是熱鬧。
那時放學(xué)回家,最溫馨是坐在灶前幫做飯的母親添柴燒火。當(dāng)然這一舉動主要還是想趁機(jī)偷上一嘴,特別是遇上炒腰花、醬爆回鍋肉、豬肉燉粉條等讓人垂涎的可口飯菜,總是從菜一下鍋我就開始猛吞口水……。其實母親很明白我這個嘴饞娃心里的想法,也就常常默許我為她打下手了,順便讓我多吃上點肉。也是沒辦法的事。那時家里比較困難,肉總是很長時間難得吃上一回,且每回都是炒的很少一點,那時我們四個孩子,家里生活很艱苦,都營養(yǎng)不良,特別我這個老小,更瘦的像顆豆芽菜,母親不得不額外為我偷偷增加營養(yǎng)。
那時的灶臺上擺的是油罐、鹽罐和勺子、鏟子;灶門前放的是火鉗、柴刀,常用干草和玉米秸稈引火煮飯,若遇上下雨柴禾較濕不肯燃,就得用嘴吹,有時吹得腮幫子疼痛,雙眼被濃煙熏得眼淚直流。但一旦想到馬上會有好吃的,受再多的苦也就不再覺得有多苦……。
最讓人懷念的,是外面下著鵝毛大雪,我坐在灶門前一邊加柴燒火,一邊翻看著連環(huán)畫小人書,火塘里吐出的火苗把臉烤得通紅,身上也暖呼呼的`。有時也幫著母親用燃燒后的柴灰炮制辣椒做蘸碟,用火鉗夾住五、六只干辣椒,放在柴火灰上燒烤,不一會辣椒表面就起焦黃,香味也就散發(fā)出來。夾出來用雙手拍打去上面的灰,連同半把炒過的花生米放入蒜臼搗碎,挖出放入碗碟中加醬油和成泥,又辣又香啊,十分下飯。
有時我們也會約上幾個要好的小伙伴,爬上村西的山頭,坐在山頂?shù)拇笫^上,在落日余暉里,望向山下的村落,村落樹木、房屋被染上了金黃的光暈,這時每家每戶屋頂上炊煙裊裊,像是一幅美麗寫意畫,景象十分迷人……。
不覺走進(jìn)城市二十多年了,遠(yuǎn)離了故鄉(xiāng),遠(yuǎn)離了鄉(xiāng)村,遠(yuǎn)離了那彌漫炊煙的日子。但童年的時光,那炊煙裊裊的日子,時常像放電影一樣出現(xiàn)在眼前。那難忘的灶臺;灶臺旁母親愛憐、疼愛的眼神;還有那滾燙又好吃的一片腰花;一塊回鍋肉或者是半碗豬肉燉粉條;時常誘惑我去找尋過去的往事。永生難忘那炊煙四起的童年歲月……
作者,張照準(zhǔn),筆名:紫荊藤、紫金藤、山靑石等,青年作家,散文協(xié)會會員,網(wǎng)絡(luò)詩歌協(xié)會會員。自由撰稿人,高級編輯,發(fā)表文學(xué)作品20余萬字,現(xiàn)供職于臨商銀行。
【難忘那炊煙四起的童年歲月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嘆那無知歲月散文11-19
關(guān)于炊煙的散文(精選23篇)11-10
歲月靜散文04-29
經(jīng)年歲月散文11-17
那年那地的月光散文04-30
歲月舊曾諳的散文11-13
清幽歲月,淺淺行的散文05-02
回憶在江南的歲月散文04-29
那地方那些花兒|散文11-19
難撲那約散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