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與永恒拔河散文
生命與永恒拔河,誰也不知道,繩子的那一頭,究竟拽著什么。只寄希望于全力拉扯的一瞬,永恒或許會探過頭來。
一、流浪的詩魂
那一只驕傲的靴子,至今還落在高力士羞憤的手里,我們的“滴仙”卻早已不見蹤影。美侖美奐的皇家庭院,潛得住一代帝王包舉海內(nèi)、并吞八荒的雄心,卻容不下那一個不羈的靈魂。“安能催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痹娀甑穆挠”椴嘉搴暮,攜回的卻是一代代人津津樂道的詩篇!熬迫撕滥c,三分嘯成劍氣,余下的`七分化作詩篇,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蹦且粋靈魂,選擇了流浪,選擇了遠離宮廷的紛爭和世俗的熏擾,一路流浪一路撿拾山的雄渾,撿拾江河的奔騰,撿拾風(fēng)的耳語,集成冊,譜上那一份特有的奔騰,留給后人一遍遍地重溫又一遍遍地心潮澎湃。
二、雁落塞北
塞北的風(fēng)雪,一季又一季,吹白了征夫的發(fā),吹濕了怨婦的眼。直到有一天,長安來的路上,遠遠地出現(xiàn)一群人,簇擁著一位南來的少女。少女攜著一枝橄欖綠,走人匈奴人的營帳。從此,征夫歡呼雀躍,怨婦破涕為笑。無數(shù)個家庭,結(jié)束了不眠之夜。少女以其溫柔和美麗,點染了那一方空靈。遠在千里之外的長安,漢元帝至今仍失落。漢朝唯一的一縷馨香,怎就落到了一群蠻子手里?只有雁群明白才少女用她一生的榮華換取了漢王朝半世的太平。只有雁群明白,那一縷縷青絲是如何熬成白發(fā),幽幽胡笳中,蘊涵著多少鄉(xiāng)思,最終又怎樣化成那一片青冢,三春猶暉。
三、半生的重量
荒涼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著,不遠處坐著一位手持漢節(jié)的人,從黑頭到白頭,用半生的心血續(xù)寫著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誰也不記得,遙遠的北海上,立著一座漢朝不
老的豐碑。漢節(jié)上的漆一層層褪去,老人的眼里卻始終燃著一絲火光。匈奴的可汗懼怕:“怎么還有這樣固執(zhí)的人?”他更無法理解,這把生的重量承載起的竟是中華民族永世的驕傲!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選擇個人的榮辱得失,但更有人選擇個性的無礙釋放、國家的繁榮太平、民族的堅貞氣節(jié)。而往往是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緊握永恒的繩索,在生命與永恒的拔河中,探索永恒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