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的散文 推薦度:
- 月亮的散文 推薦度:
- 雨夜的散文 推薦度:
- 清明散文 推薦度:
- 春天的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娘的針線籃散文
娘的針線籃是爺用篾條給她編的,形狀圓圓的,直徑有三十多厘米,深有十多厘米。
針線籃里除了裝有針線外,還裝有錐子、頂針、扭扣和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舊布,看上去有些零亂。
娘生于一九二○年,纏過幾天腳,拇指被纏變了形,但算不上小腳女人。晴天,娘要下地干活,針線活只能雨天、晚上和盛夏的午休時做。我家很窮,全家六個人很少添置新衣,即使添衣,絕不可能買成品,也不可能拿布料去幾里外的裁縫鋪加工,只能靠娘自己手工縫制。
那時的布料,多半是娘用紡車將棉花紡成線,再將線織成的“土布”。土布織成后,娘還得買來染料放入開水鍋中,待完全溶解后把土布放進(jìn)去煮上一會兒,染成耐臟的深色。
土布線粗,密度很差,用它縫制的衣服,洗一次就變形,穿幾次就會開始起洞。娘常說:“小洞不補(bǔ),爛開了就難補(bǔ)了。”全家人的衣服隔三差五地在起洞,娘就得隔三差五地補(bǔ)一補(bǔ)。不管白天干活有多累,也不管做完家務(wù)有多晚,娘都要拿出針線籃,翻來覆去地找出大小合適、顏色接近的舊布,一針一線地把衣服補(bǔ)好后才睡覺。那時,娘的歲數(shù)并不大,但幾乎天天見她累得直不起腰,經(jīng)常用拳頭往自己的背上捶。娘時常頭痛,晚上總是用圍腰包著頭睡覺。
我們四個兄弟姐妹的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穿到后面,幾乎滿是補(bǔ)丁,臀部和膝蓋部位更是補(bǔ)上加補(bǔ),丁上加丁。我八歲那年,不想老穿補(bǔ)了又補(bǔ)的衣服,在娘跟前撒氣,把娘遞給我的衣服丟在了地上,娘頓時難過起來,但并沒罵我,而是彎下身把衣服撿起來,噙著淚花細(xì)聲說:“老七,穿上吧,娘以后有了錢給你買洋布來做件新的!
長大以后,每當(dāng)想起這事兒,我都會在內(nèi)心深處悔恨自己當(dāng)年的不懂事。
補(bǔ)得實(shí)在沒法再補(bǔ)的衣服,娘就把它一塊一塊地拆下來,積少成多,洗凈晾干后,卸下家里的一扇門,用漿糊把它一塊緊接一塊地貼在門板上,重復(fù)貼三五層,干透后作為做鞋底的“布?xì)ぷ印。那些年的農(nóng)村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很少穿鞋,但過年是一定要穿的,大年初一,人人都會穿上一雙嶄新的布鞋,興高采烈地到集鎮(zhèn)上走上一趟,孩子們買上一根甘蔗扛在肩上,連蹦帶跳,算是歡度新年。娘每年為全家每人做雙新鞋,說起來只有六雙,可并非易事。在準(zhǔn)備布?xì)ぷ拥耐瑫r,娘和爺還得在自留地里種上一點(diǎn)苧麻,待成熟后剝下苧麻纖維,擰成三四米長、牙簽?zāi)敲创值穆槔K,用于納鞋底和上鞋幫。備好了布?xì)ぷ雍吐槔K,娘這才從街上買回白布,用來做鞋底的面子,買回?zé)粜窘q或者卡其布,用來做鞋幫的面子。
我們四個兄弟姐妹的腳都沒長定,每年新鞋的大小都有變化,娘只需用手在我們的腳上比一下,憑感覺就能把鞋底和鞋幫的樣紙修剪出來,再以樣紙為準(zhǔn),把布?xì)ぷ蛹舫尚缀托瑤。鞋幫只需一塊布?xì)ぷ雍穸染蛪蛄耍讋t不然,要好幾塊疊加起來厚度才夠。殼子剪好后,娘把鞋底殼子一塊一塊地重疊著粘在一起,用小釘錘密密麻麻地捶上一陣,確認(rèn)粘牢后再把剪好的白布貼在鞋底的兩面,把鞋幫面料貼在殼子上,算是形成了鞋底和鞋幫的毛坯。
納鞋底時,娘把形狀像戒指的頂針戴在右手中指上,先用錐子在厚厚的鞋底上錐出個小孔,把穿著麻繩的'針插進(jìn)孔里,順勢用頂針把針頂過去,再用力拉針并拉緊麻繩,就這樣,錐一孔納一針,密密麻麻,一雙鞋底至少得納上幾百近千針。
娘通常是春天準(zhǔn)備布?xì)ぷ,夏天擰麻繩和納鞋底,秋冬時節(jié)縫鞋幫。娘沒有專門的時間,只得見縫插針?崾钐欤r(nóng)村人要下午太陽西斜后才下地干活,娘就利用這午睡時間擰麻繩,納鞋底,打瞌睡時,娘總會自言自語地反復(fù)念嘮:“瞌睡神瞌睡神,睡了瞌睡做不成!本枚弥,我也會念了,但娘為什么要這么對待自己,我當(dāng)時真沒完全搞懂。十歲以后,我學(xué)會了編竹扇子,而且還能在扇子上編出“提高警惕,保衛(wèi)祖國”的字樣。暑假期間,為了多編扇子去賣,我也像娘那樣,瞌睡神怎么纏我,我也堅(jiān)持不午睡。
把鞋幫和鞋底縫在一起并不難,難的是縫得松緊適當(dāng),針腳整齊,對此娘很有技巧,縫出的鞋子非常合腳。鞋子縫好后,娘還會用切鞋刀精心地把鞋底周邊修整一番,使其精致美觀。
冬天,我和妹妹放學(xué)回家天就黑了,家庭作業(yè)只好晚飯后在煤油燈下寫。每當(dāng)這時,娘總會拿出她的針線籃,悄悄地陪坐在我們身旁,或者縫鞋幫,或者縫新衣,或者補(bǔ)舊衣。娘沒上過學(xué),一字不識,可她時而會伸長脖子看看我和妹妹在作業(yè)本上寫的字兒,時而又移動目光看看妹妹和我的臉龐,那目光是那樣的和藹可親,是那樣的慈愛善良,是那樣的充滿期望……
我在西藏當(dāng)兵服役的時候,娘靠著她那個針線籃,帶著妹妹為我縫制了十幾雙精美的鞋墊。每次收到鞋墊,我總會在心里默誦孟郊的那首《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bào)得三春暉。”
我第一次回家探親期間,娘一旦有空,還會拿出她的針線籃縫縫補(bǔ)補(bǔ),所不同的是,娘戴上了老光鏡。此時此刻,我忽然覺得我的娘開始老了……
【娘的針線籃散文】相關(guān)文章:
瘋娘散文11-08
夏游京娘湖散文欣賞05-01
籃的造句有哪些04-05
云娘的傳奇故事12-14
宋詞三百首之《年年社日停針線》11-23
蕭統(tǒng)和慧娘的故事06-06
南南有個籃繞口令02-27
論周六籃球賽03-28
高二籃球熟悉球性教案11-26
《詠談容娘》原文及鑒賞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