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父的散文
兒子的詩,讓人淚目!
父親在我的印象中是嚴厲的、不尋常的、蠻不講理的,在那個“物質(zhì)”的年代,他僅僅為了我丟掉的一串鑰匙,而對我拳腳相加,理由是那里面有他心愛的掛飾;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她竟然似我如草根,似妹妹如掌上明珠,我的“錯”,是錯;她的錯,不是錯。
父親去世的時候,我九歲,被他們常年寄放在祖父祖母家,即使是在他病危,出殯、安葬的時候,作為父親唯一且根正苗紅的兒子我,也沒有參與其中;這,是我今生永遠的痛!
至此,我比同齡人更懂得“離開”的意義,比一般人更懂得“清明”的重要性。
本來對父親就不怎么依賴的我,對于他的離開我更是生無可戀。
小的時候,只要是屬于他的`“節(jié)日”,我都得獨自到他的墳頭去點紙烽香、磕頭祭拜,這既是鄉(xiāng)俗,也是我的“職責(zé)”所在!
長大后,學(xué)無所長的我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即使是在結(jié)婚、生子期間也一直沒有中斷過給父親燒紙,因為這既是一個兒子應(yīng)盡的義務(wù),也是一份尊重、一份傳統(tǒng)!
我教給兒子,給爺爺燒紙的時候不光要買紙錢、信封,祭祀用的煙酒、糖果、餅干、水果等,還要買“回魂香”。具體做法是(最好是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到了地方(十字路口),用散落的樹枝、木棍等畫個圈圈然后朝著“目標”的方向跪在里面,祭祀、燒紙的程序是:
首先,在裝有紙錢的信封上寫上“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寄信人與逝者的關(guān)系;
其次,把供品擺在里面,點燃煙、撒下酒;
再次,點燃信封,并且點燃香,每人每次祭拜的時候燒三根香,燒香點火時不要用嘴去吹滅火苗,不然嘴巴的葷氣會污濁清香;把點燃的香插在“墳前”,并用樹枝不停地撩撥紙錢,且隨著肆意燃燒的紙錢默念“爺爺收錢來”。
兒子心領(lǐng)神會,去年冬至,我倆按照程序完整地?zé)恕耙换丶垺薄V链,每逢“?jié)日”,他都會主動地和我結(jié)伴去沿街的地攤前精心挑選有“價值”的物品,綾羅綢緞、錢幣金條、跑車樓房……
清明節(jié)前,我在他散落的書包里,發(fā)現(xiàn)了他寫的一首詩:
紙飛機——寄爺爺
我從不肯丟棄了一張紙,
總是疊成一只小小的飛機,
飛到您長眠的夢中,
您不要疑惑,
一只小飛機無端入夢,
它承載著我的愛與思念,
我的爺爺……
這只小飛機會陪伴您,
我不能陪伴您,
這只紙飛機會代表我的愛,
守護您……
我的個親娘,原來在他幼小的心靈中他是如此地思念他的爺爺啊,向來做事優(yōu)柔寡斷的我,當機立斷決定:在這個清明節(jié),帶著妻兒親自去上墳!
陽春的三月并沒能阻擋得了倒春寒的“四月”,氣溫像過山車一樣從前幾天的二十幾度一下子降到了冰點。這,并不能妨礙得了我們前行的步伐,我們一家三口朝著家的方向,一路向西,向西……
紛紛揚揚的雪花落地即化,帶著我們?nèi)胰藢Ω赣H的思念,融入了滋養(yǎng)我的這片土地,融入了父親長眠的夢中;我們一家三口在父親的墳前并排而跪,燃燒的火焰騰空而起,也燃起了我們對父親久違的哀念!
父親的墳前瓜果飄香,清煙裊裊,火光沖天;墳的四周萬籟俱靜,涼風(fēng)習(xí)習(xí),乍暖還寒。當最后一簇火焰燒盡的時候,我們對著父親的墳塋,集體起身三鞠躬。
當我們轉(zhuǎn)身離開以后,我回頭下意識地看了看,只見父親的墳塋飄蕩著裊裊清煙……
【清明祭父的散文】相關(guān)文章:
父擔(dān)散文05-01
祭清明現(xiàn)代詩05-24
清明節(jié)祭烈士的寄語04-02
清明文明祭英烈寄語04-03
小學(xué)清明網(wǎng)上祭英烈活動總結(jié)04-08
給清明祭英烈的寄語(精選200句)04-05
清明隨想散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