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在水一方》的散文
近日又認真聽這首《在水一方》,好像聽出了新的內(nèi)容。
原本以為,它脫胎于《詩經(jīng)·蒹葭》,也不過是情歌;這次連聽帶唱,總覺得不完全如此。
這位“佳人”,“我”既“逆流而上”,又“順流而下”,最終如愿以償,“依偎在她身旁”了嗎?
想要“逆流而上,無奈前有險灘,道路又遠又長”,“道路屈折無已”!這條道路太艱險曲折,但又想得到那位“佳人”,于是選擇一條容易的路:“順流而下”!
這個選擇正確嗎?
其實,正是因為那條路太艱險曲折,才嚇到了、打敗了你的競爭對手,給你提供了機會;否則各路男神匯集,別人早就捷足先登了,哪里還輪得到你?
果然,“順流而下”確實容易,心儀的目標卻像是水月鏡花,永遠只是一個美麗的幻影!
如果把眼光跳出愛情,你想到了什么?
假定那位“佳人”是我們要達到的一個不平常的目標,是我們心目中“理想的譯文”,對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說,情況不正是如此嗎?
近期上幾個翻譯論壇,見不少人說,翻譯很難,很辛苦,報酬太低;反過來想想,正因為如此,才沒把各領域的頂級人才吸引過來,我們才有表現(xiàn)的機會!真的很難,沒幾個人能做的.,報酬還會很低嗎?
英國著名漢學家大衛(wèi)·霍克斯,五十年代即出版了《楚辭》英文版,后來又成為紅學大師;把《紅樓夢》翻譯成英文,應該是他的“有位佳人”,為此,他竟然于1970年辭去牛津大學中文系主任一職,用了整整十年時間,才譯出了《紅樓夢》前八十回!可想而知,他戰(zhàn)勝了多少“險灘,曲折”,豈畏懼過這條"道路又遠又長”?他的譯本,在西方享譽最高,一位英籍教師曾經(jīng)對我說,她讀此書“入迷”!
眾所周知,傅雷先生是翻譯巴爾扎克小說的大師,但他在翻譯《幻滅》時,本來是從法文版翻譯,卻找了其英文版做參考,這英文版的《幻滅》對于他還有八百多個生詞,傅雷先生竟然把這八百多個生詞都抄下來背熟,把這英文版也要讀熟、讀透!且不說具體翻譯過程中的困難!并且,傅雷先生對其譯作反復修改,常使得出版社、印刷廠已經(jīng)排好版又因為新的修改而不斷重排!
如果說,這些大師,水平那么高,仍然面臨著“險灘”,“曲折無已,又遠又長”的道路,都要堅韌不拔,決不放棄,那么,我們這些初學翻譯者(在他們面前只能算初學) ,應該怎么辦,才能得到心中那位“佳人”呢?
【感悟《在水一方》的散文】相關文章:
卑微的散文11-15
清晨的散文11-15
友情的散文08-22
土地的散文08-20
曾經(jīng)的散文08-19
老屋的散文12-08
李樹的散文12-04
秋蟬的散文12-03
日出的散文12-03
傾聽的散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