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的散文 推薦度:
- 月亮的散文 推薦度:
- 雨夜的散文 推薦度:
- 清明散文 推薦度:
- 春天的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沒有遺像的父親散文
我自成家以后,買了一個影集,實際上就是一個相冊,把家中過去每個人的照片裝在里面。兒女們長大了,時不時都愛把影集翻出來看,每當(dāng)他們拿出來看完之后,就向我提出一個問題:這影集里為什么只有奶奶的遺像,沒有爺爺?shù)倪z像?
每次我聽到這個提問,都心如刀絞,老半天才才哽咽著回答:“你們的爺爺我的父親在農(nóng)村老家,三年困難時期食不裹腹,饑餓難堪,被萬惡的水腫病奪走了生命。那時我在大巴山區(qū)的平昌縣工作,路遙水遠(yuǎn),交通不便,不但生前沒有回去見他最后一面,死后也未回去瞻仰他的遺容,更不要說給他照一張遺像了-----!
“難道爺爺一生都沒有照個一張相嗎?”
“他確實是一生都沒有照過相!”我很肯定地對他們說:“因為解放前只有大城市有照相館,照過相的都是那些有錢有勢的人,一般窮人是很難去照相的,你們爺爺就根本沒有照相的福氣。解放后縣城里倒是有一家照相館,但一般人也沒有錢去照相。我進(jìn)城讀書也只去照了一回相,他有幾次進(jìn)城來看我,叫他去照相。他說“照個相有啥用,是白花錢,照一次相的錢,可以秤好多鹽,夠吃幾個月!”我參加工作以后,遠(yuǎn)離了家鄉(xiāng),沒有機(jī)會回去看他,多次寫信并寄錢回去,叫他去照相館照相寄給我,他還是吝惜錢,一直沒有去照,就這樣他一生都沒有照過一次相!
接著兒女們又問,爺爺像個什么模樣?我對他們說了我父親一生的情況:“我的父親,他不是我的爺爺親生的兒子,是收養(yǎng)的一個嬰兒帶大的.。爺爺收養(yǎng)了我父親后,他自己接連生了四兒一女,也就完全沒有像他的親生兒女一樣養(yǎng)育。多數(shù)時間吃糠咽菜,沒有營養(yǎng)身體長得很差,五、六歲就放牛割草做零雜活,沒有進(jìn)過學(xué)堂門,斗大的一字也不認(rèn)識。他長得不高不壯,個子中等偏下,長期剃光頭,五官端正,細(xì)細(xì)的眉毛下嵌著一對慈祥的眼睛,一眼就可看出他是一個忠厚善良的人。他一年四季身上穿的是母親紡紗織出來的粗布短裝衣褲,頭上除夏天外,包裹著白布帕子,腰上系一條藍(lán)腰帶,腳上天晴穿草鞋,下雨打赤腳板,見人沒有多話說,是個樹葉掉下來都怕打著頭的老實人!
我的父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文盲大老粗,是一個只會耕田種地的莊稼漢,一生就干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nóng)活。他不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而是五更起半夜眠。童年時的我在家中,每天天黑常常在屋門口,巴望父母從田間歸來,往往望到月明星稀睡著了,父親回來才把我人夢中叫醒,我總要問為什么這么晚了才回來。父親說,“田里的活路沒做完。把你餓倒了,叫媽快做晚飯我們吃!”那時,他種莊稼,沒有任何機(jī)械,耕田用的是黎頭,種地用的是鋤頭,挑擔(dān)用的是扁擔(dān),一年四季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寒風(fēng)凜凜,都在田里地里摸爬滾打,一天到晚為吃穿而奮斗!
父親除了舍死亡命種好租種的田地外,每年秋收后的農(nóng)閑期間,就做加工大米的買賣,那時加工大米沒有任何機(jī)械,要把稻谷變成大米,需要付出極其艱苦的勞動,要經(jīng)過礱子破殼、風(fēng)車分離出谷殼和糙米、用礁窩把糙米舂成熟米、風(fēng)車風(fēng)去米糠,最后用篩子過篩除掉碎米等流程,每個流程沒有力氣就休想完成。特別是把糙米變成熟米的流程,是放在石碓床里舂,石碓床是掘地安放的石臼,全靠固定在兩個石墩上,用腳踏動裝有圓柱石頭的碓身木方,讓其一起一落在石礁窩里舂米,不斷的反復(fù)舂,還要用一支手拿一個有竹竿把的小鐵刮,不斷地翻動碓窩里的糙米,把每粒糙米的米皮舂掉,全部變成孰米為止。這是最辛苦的一道工序,我看見父親夏天舂米,光著上身,汗如雨下,寒冷的冬天,也汗?jié)褚律,舂完一碓窩米,一個多小時脫下衣服,就像從水里撈起的一樣。
我親眼目睹父親整米一個一個流程地干,把稻谷變成能賣的大米,沒有那一個流程不是汗流滿身,我想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光是栽種面朝黃土背朝天,日曬雨淋,收獲的稻谷加工成大米,也非常辛苦,難怪我吃飯掉了飯粒,父母狠心要我撿起來吃了。
父親賣米也十分辛苦,那時場鎮(zhèn)是三天趕一次集,父親每場都要把米挑到離家十多里的集上去賣,賣了以后又要去其它農(nóng)家買回稻谷,繼續(xù)加工大米賣。一去一來的扁擔(dān)壓在父親的肩膀上,回到家中,我?吹剿羌绨蛴旨t又腫……
父親沒有別的什么特長,唯一的就是有力氣。他常說“井水挑不干,氣力用不完”,對親友和左鄰右舍,只要用力氣能幫忙的事,他就主動地毫不推遲地去幫。除了在別人家吃一兩餐飯外,從沒要過工錢,說用點力氣去幫人是值不得要錢的。
父親的一生,生活極其儉樸,省吃儉用到極點。他經(jīng)常上山打柴或挑煤碳,一般要一整天,出門時不是包上一個飯團(tuán)放在衣袋里,就是抓一把炒熟的干胡豆放在衣袋里,中午肚子餓了充饑,天黑時挑著沉重的柴或煤回家。即使出遠(yuǎn)門父親也很節(jié)省,有一次,父親替桐油老板挑桐油到近二百里的萬縣市。出門時挑擔(dān)上帶了幾捆劈細(xì)了的木柴,外加一個砂罐和一袋大米,不大懂事的我,我?guī)プ鍪裁?父親告訴我說,路上煮飯吃,免得進(jìn)店吃飯花錢。他去萬縣市前后有三天回來,雖然掙到了一點下力錢,身體卻明顯地消瘦了。
我在外地工作了十五年,申請調(diào)回家鄉(xiāng)工作后,那些與父親同齡健在的長輩說:“你父親老實本分,勞苦一輩子,沒吃過好的,沒穿好的,沒享到一點福,他這樣的好人,老天不該讓他那樣早就離開你們!”聽到這番話,我好像生吞蜈蚣——百爪抓心,心里難過得無法用言語形容。而最讓我難過的是,他老人家為家為兒女勞苦一輩子,到頭來遺像都沒有留下一張。他的音容笑貌,只裝在我的腦海里,卻不能滿足我的后輩想看到他的容貌的愿望……
【沒有遺像的父親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沒有你的日子散文11-21
一張遺像,綿綿懷念作文08-23
散文鑒賞:父親的味道11-20
關(guān)于父親的愛的散文11-20
下雨天沒有傘的季節(jié)散文04-29
散文:父親已老了11-20
寫父親的散文8篇12-07
父親寫的散文詩詩歌01-26
心相約卻沒有會面的地點散文欣賞04-29
沒有金剛鉆攬不住瓷器活散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