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很喜歡旅游作文 推薦度:
-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 推薦度:
- 讀路遙《人生》有感 推薦度:
- 春的散文 推薦度:
- 月亮的散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我很喜歡《讀劉備,談人生》的散文
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說出了我多年來看三國的一個疑問:
看到一句話:“20歲看三國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看三國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看三國覺得劉備最厲害!
20歲覺得曹操厲害我能理解,挾天子令諸侯,擁軍百萬征戰(zhàn)天下,風(fēng)頭無盡。
40歲覺得司馬懿厲害也能理解,隱忍善謀笑到了最后,天下歸了司馬家。
60歲看劉備最厲害?這個,沒能理解,劉備有人望所歸,有能臣名將,但最后國滅,身邊的朋友將領(lǐng)也都沒能保住,從用人和留人心上說確實厲害,但怎么說也不能達到比曹操和司馬懿強達到“最厲害”這個評價吧?
對比其他一流人物,劉備的家庭只給了劉備一個天子姓和門口那顆長相奇特的大樹。
又是單親,和母親相依為命賣草鞋為生。出身一無所有。
但是,他從開始就以取天下為目標,遇到什么挫折,在多么難的境遇下都沒有變過初心。
半生戎馬奔波,年到半百,還寄人籬下,寸土未有。
在劉表的荊州痛哭自己年華已逝,脆弱的像個孩子。但是擦干淚,我們看到他對目標的堅持毫不動搖。
就好像他早知道自己生前絕對能成功一樣。
他用超一流的努力和堅持,硬生生改變了自己不入流的命運,把自己強行拉高了幾個檔次,成為那個時代超一流的大人物。
如果不是拼命的堅持和努力,我們就不會在史書上看見這個名字了。連跟別人和傳都不配。
01
公元201年,也就是建安六年,上帝和劉備開了個玩笑。
曹操大軍來攻,新得不久的汝南隨即陷落。
劉備又一次成了喪家之犬。
之所以說“又”,因為在這之前,他就已經(jīng)飽嘗失敗之苦了。
年輕的時候,他和曹操、公孫瓚等人一起打黃巾,曹操、公孫瓚已經(jīng)成了一方諸侯,他還只是個縣令,手下沒兵又沒名氣;
好不容易有機會入主徐州,眼看就要走上人生巔峰時,卻被呂布偷襲,徐州和家眷都丟了;
向呂布求和后不久,又被呂布打敗,他不得不投靠曹操;
原以為曹操能幫他出頭,沒想到再次敗于呂布,又一次丟了家眷;
直到曹操親率大軍前來,才打敗呂布,劉備隨曹操回許都,在這期間,他愛上了種菜;
與曹操煮酒論英雄被嚇出一身冷汗后,曹操派劉備去攻打袁術(shù),劉備趁機重新奪回了徐州,可惜沒多久又被曹操打敗,這次不但家眷,連關(guān)羽都丟了;
……
每一次都輸?shù)玫壮欤恳淮味驾數(shù)酶纱嗬洌@就是劉備顛沛流離的前半生的最直白寫照。
轉(zhuǎn)眼間,他已經(jīng)四十歲了。
四十歲之前,他先后投靠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寄人籬下,屢戰(zhàn)屢敗,依然手無寸土,流離四方。
孔子老先生曾經(jīng)寫過一篇10萬+爆文《所謂咸魚,就是指四十歲還不成功的男人》,他指出,四十歲還沒有成就的男人,一輩子估計也就交代了,這個觀點博得了各個時代人們的廣泛認同,深入人心。
很不幸,劉備就是這樣一條咸魚。
40歲的劉備,一無所有,前途茫茫,假如時間停在這一刻,他只是一個才能平平、飽受恥辱的不安分子。
如果讓劉備總結(jié)一下他的前半生,估計他會這樣寫:
《年輕人不可不看之創(chuàng)業(yè)的十大陷阱,血淚總結(jié)》
《創(chuàng)業(yè)不得不承受之痛,沒有人比我更懂》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沒人比我更輸?shù)闷稹?/p>
《我的前半生,不是在奔跑的路上,就是在找回親人的路上》
《最怕你胸懷大志,卻還碌碌無為》
《@曹操,你就不要想起我》
《生活,請給我一個不哭泣的理由》
? ……
02
哭完之后,還得找出(靠)路(山)。
幸好劉表收留了他。
雖然劉備貴為“常敗將軍”,但劉表一點也不敢小瞧他,這個跟無數(shù)梟雄打過交道的男人,盡管屢次失敗,卻名滿天下,不但是朝廷親封的左將軍、豫州牧,手下還有關(guān)張等猛將,跟自己的'手下比起來,實在是一支精兵。
為此,劉表專門出城迎接劉備,這個禮數(shù)和當(dāng)年袁紹迎接劉備如出一轍。
劉表:“賢弟,你感動嗎?”
劉備:“不敢動!
劉表:“……”
于是,經(jīng)過一輪友好磋商,劉備被“分配”到了一個小縣城新野,看守荊州的北大門——新野距離曹軍控制下的宛城只有50多里。
轉(zhuǎn)了一大圈,劉備又回到起點,被別人當(dāng)槍使。
雖然要什么沒什么,但劉備欣然領(lǐng)命。
劉表肯收留他,又給他立足之地,這已經(jīng)很不錯了。
就這樣,劉備成了劉表的客將。
03
劉備,這個屢次被曹操引以為同類、被世人目為梟雄的男人,現(xiàn)在心甘情愿地為劉表這個在曹操看來“徒有虛名”的人看守北大門。
常人或許覺得很難做到,但對劉備來說,這實在不算什么。
他白手起家,二十多年風(fēng)雨,受過多少辱,忍過多少恥,或許連他自己也記不清。
當(dāng)初呂布偷襲奪取了他的徐州,卻又反過來邀請他駐守小沛,關(guān)張兄弟意不能平,他輕描淡寫地接受了。
在大家都以為他忘了呂布帶給他的恥辱時,他卻用一句輕飄飄的話就讓呂布喪命刀斧。
而曹操則心甘情愿給他當(dāng)?shù)妒埂?/p>
在曹操這個亂世奸雄面前,他偽裝成一副忠厚模樣,不但保住性命,還順利取得曹操的信任和認可,更從曹操那里獲得了獨領(lǐng)一軍的權(quán)力。
劉備竟然能讓曹操誤以為他是一個可以收服可以為其所用的人,翻開史書,還能找出第二個如此“戲!辈懿俚娜藛?
這樣的手段,比慕容垂之于苻堅,不知高出多少。
世人知道曹操的強大,卻不知道劉備的強大,豈非失之偏頗?
04
然而,這還不是劉備身上最強大最耀眼的地方,劉備的最可怕之處在于,他好像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并形成一種強大的信念,讓其始終不甘居于人下。
在后來,他更是樹立起了興復(fù)漢室的崇高理想。
而曹操呢,似乎一直也搞不清自己要什么,走向哪里。
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后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讀《讓縣自明本志令》,人們看到的更多是文人式的意氣慷慨,隨波逐浪,而缺少一個帝國架構(gòu)者的氣質(zhì)。
而孫權(quán)一生的努力,也不過在于自保。
司馬懿之流更無足道。
只有劉備,始終為了這個理想奔波努力,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飄零半生仍不改初心,不亦壯乎!
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一個夢想,堅持一陣子沒問題,但時間一長,吃了幾次苦,遭了幾次失敗,聽別人說了幾句閑話,可能就難以為繼,即使仍然堅持,也很難像剛開始時滿懷激情地去做。
劉備說,這點我做到了。
不管處在什么位置,遭遇多少失敗,劉備始終不改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