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的邏輯問題散文
我習慣于沉寂已經(jīng)許多年了。在中國,養(yǎng)成只看或少看、不看的習慣是很重要的,養(yǎng)成不說或少說的.習慣更重要!乙呀(jīng)養(yǎng)成了。當然,沒有人來祝賀這個成功,因為這個成功實在不能令我成為成功人士。
然而,我雖然有此成就,卻也并非隱于市來裝低調(diào)。網(wǎng)絡中和網(wǎng)絡外的一些事情,我也偶有所聞。比如,高曉松“進去了”,大家一起罵了;高曉松“出來了”,大家一起來原諒了,并且贈與他“在中國還算好的藝人”的牌坊。
既然“出來了”,自然可以為電視臺之類的座上賓,也自然可以有高論,他說:中國的所謂公共知識分子(有“公共知識分子”,可否有“私家知識分子”?),其實連國也沒出過,還在那里大談民主。
所以,我的“少說”的“說”如下:
“中國的所謂公共知識分子”或“私家知識分子”與我無關,與我有關的是,沒出過國其實也可以做人的。英國人是人,法國人是人,美國人是人,——中國人自然也是人,在國門里面做,出門去,也可以做的。做人這種事情,不需要學的,如同吃飯,與生俱來而已。所以,我從來沒見過有“吃飯速成班”或者學院之類,至于“做人速成班”或者學院,也從來沒見過。國外大概也沒有。
高曉松是否在美國見過“做人速成班”或者學院?主持人好像沒問過這個問題。大概是遺漏了。
【高曉松的邏輯問題散文】相關文章:
有關邏輯的近義詞和造句01-17
讀《QBQ!問題背后的問題》有感04-06
友情的散文08-22
土地的散文08-20
曾經(jīng)的散文08-19
老屋的散文12-08
李樹的散文12-04
秋蟬的散文12-03
日出的散文12-03
傾聽的散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