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漫漫散文
兒童時期的生活充滿著溫情,也充滿著辛酸,我就在這種溫情與辛酸中長大。
立冬之后,夜變得慢慢地長起來;到了冬至,天五點多一點就變黑了。在我兒時的記憶中,冬天的每一個夜晚都是那么漫長、漫長。
上個世紀60年代,農(nóng)村還很窮,很落后。農(nóng)民付出的勞動是巨大的,天天肩扛手提,面朝黃土背朝天,即使在深秋,氣溫降至幾近零度,鄉(xiāng)親們在田間勞作依然會汗流浹背?墒,他們的收入?yún)s是極其可憐的。且不說一年到頭天天都吃山芋,“山芋飯,山芋饃,離了山芋不能活”的兒歌是當時農(nóng)民生活的最好寫照,就連這勉強可以維持鄉(xiāng)親生存的.山芋也不夠吃的。困難一點的人家,一年大概要缺三分之一的口糧。
我們家就是那種“困難一點的人家”。我共有兄弟五個,連父母七口人,六個男人,只有我母親一個女性。生產(chǎn)隊分口糧是按照人口來分的,不分男女。女孩多的家庭要好得多,女孩飯量小,口糧基本可以維持。我們家就不行了,老大十七八歲,往下差兩歲遞減,都是“半拉橛子”(故鄉(xiāng)俚語,“青春時期的年輕人”的意思),都是長身體的時候,特別能吃,生產(chǎn)隊分的口糧根本就不夠吃。
作為全家“后勤部長”的母親,為了保證家里不餓死人,就采取了斷然的措施:秋收一結(jié)束,家里晚上就再也不做飯了,省下山芋干留待農(nóng)忙時再食用,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我們幾個不太懂事的小弟,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向母親嚷:“媽,我餓!”媽媽就會摟著我們說:“人是一盤磨,睡倒就不餓!寶,媽媽摟著睡就好了!庇谑亲笠粋右一個地躺在媽媽身邊睡去。
冬天的夜太長了。一天的玩耍,有些累,在媽媽的體溫里聽著媽媽的兒歌很快就能睡去,可是很早就會醒來。媽媽的話不完全是真理,躺下后睡著前餓感確實消失了不少,等到一覺醒來,餓感會更加強烈。那時就盼著天趕快明,天一明,媽媽就可以做山芋飯了?墒牵恢罏槭裁,冬天的天,亮得那么慢。盼啊,盼啊,天就是不明——兒時的記憶里,冬天的夜無限漫長。
冬天天黑得太早了,小孩子的精力又是那么旺盛,每天都是天一黑就睡覺,實在睡不著。有時候,母親實在拗不過我的“我餓,我餓”的糾纏,就會塞給我一塊剩饃。饃饃是由山芋干磨出的面粉做成的,山芋面饃饃一涼就變得硬邦邦的,加上天冷,饃饃里的水分都結(jié)成了冰,不加熱是沒法進嘴的。
加熱?到哪里去加熱?家里不生火不做飯,沒熱可加。我拿到一塊剩饃就會跑到生產(chǎn)隊牛屋里去。那時,牛是農(nóng)家的寶,天氣特別寒冷時,飼養(yǎng)員會點著一堆干柴,為牛加溫。干柴著過之后會留下一堆死火,把涼饃往里面一埋,一會兒就可以烤熱了,時常還可以烤出一些焦來,拿出來吃特別特別的香。
其實,睡不著的不只是孩子,還有很多大人。睡不著的人都會聚集到牛屋里來。牛屋因為有火在,特別暖和,比任何地兒都招人。我的堂叔是每晚必到的人。他是一個單身漢,沒有妻兒老小,一個人在家棲棲遑遑的,不如到這里來,有人陪著說話。
堂叔是我們村有名的“領(lǐng)號人”,故事講得也特別好,三國故事、水滸故事,自不待說,還會講很多民間故事。他幾乎每天都講故事,他好像有講不完的故事。那時我很崇拜我堂叔,也想成長為一個有故事的人。
冬天漫漫長夜里,我一邊吃著烤熱的剩饃,一邊聽堂叔講故事,長著身體,也長著心性。
【冬夜漫漫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思緒漫漫散文04-30
《南鄉(xiāng)子·冬夜》宋詞賞析07-17
黃升《南鄉(xiāng)子·冬夜》06-27
《冬夜書懷》古詩原文03-16
漫漫大學路的勵志文章01-25
漫漫人生路高二作文范文09-04
溫暖一生的冬夜勵志故事04-19
路漫漫其修遠兮初三作文09-11
《冬夜讀書示子聿》教學反思精選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