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的散文 推薦度:
- 月亮的散文 推薦度:
- 雨夜的散文 推薦度:
- 冬日溫暖的詩句 推薦度:
- 冬至的溫暖說說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來自番薯的溫暖記憶散文
近日走過農(nóng)貿(mào)市場,看著勤勞的山里村民賣的嫩綠的番薯藤,心中不免升騰起些許溫暖。
一】
小的時候,我家住在水秀山青、田地較多的偏僻山村。每年,父母除了在這些田地上種植水稻外,一定會挑選出一塊最好的田地來種植西瓜。
一般,為了充分利用好大自然中的每一寸土地,在種植西瓜的田地中有時也會種上一些自家用來食用的辣椒。
七月,在這個每年中最為炎熱的時節(jié),伴隨著早稻的成熟,那些生長在田地間的西瓜也一個個透著成熟的氣息。炎炎夏日,在揮汗如雨中一邊吃著清涼甘甜的西瓜,一邊搶收著沉甸甸、金燦燦的稻谷,幾日后又在原先種植早稻的田地里再栽插上另一季晚稻,世世代代以種田為生的父母們也自有一番樂趣。
當(dāng)然,我們這些清純?nèi)缢、稚氣未脫的小孩子們的樂趣更多。這個月,每天泡在西瓜堆里,渴了,咬上一片西瓜;餓了,咬上一片西瓜。幾乎從早上睜開眼睛開始到晚上閉上眼睛結(jié)束,我們都在西瓜的陪伴中度過。有時隨父母到田間隨性地打打下手,有時到菜地挖上幾條蚯蚓,有時也趴在自家房屋的墻角盯著那些努力扛著食物的一群群螞蟻……無論哪個時間,手中幾乎都沒少過一片自家出產(chǎn)的西瓜。
最喜歡的還是這個月的中午時分,看著從田間匆忙趕回來的母親圍著灶臺大汗小汗做著午飯,看著父親氣喘息息把頭一天已曬好的.稻谷裝進(jìn)村里每家每戶都有的特制谷倉,我們這些小孩子則拿著棕樹葉子做成的蒲扇狠狠地、死勁地雙手為父母扇上一陣子,那種場景在今天這個到處都有電扇亦或是空調(diào)的年代實在是另有一番景致。
不過,這種拼命為父母揮打著蒲扇,通常是為了讓那個季節(jié)里,那每天必吃的西瓜能來得快些。也許這是自古以來就從老祖宗那里傳承下來的規(guī)矩吧,幾乎每家每戶在母親做好了午飯,父親也忙完了活時都得來上一個西瓜!叭,去抱個西瓜來吃!笔俏覀冞@些小孩子最愿意聽父母講的話。匆匆忙忙跨過門檻,跑進(jìn)陰暗狹小的房間,從父母睡的木床底下抱出一個早已從地里摘回的西瓜,看母親拿起菜刀“撲哧”一聲切開,望著鮮紅、汁水流了一桌的西瓜,即便是成天泡在西瓜堆里的我們?nèi)耘f興奮得手舞足蹈,好像吃個西瓜是天大的樂事。
那個年代,在炎熱的夏季里,能讓我們真正消暑解渴的除了這些自家種的西瓜,好像就只有這些西瓜而已。
二】
當(dāng)早稻收割完畢,秋天慢慢來臨時,這些夏季里最大的功臣——西瓜便也隨即下市。這時,父母會把這些不再能結(jié)出大西瓜的西瓜藤拔掉,開始在這片土地上種上蘿卜或者是大蒜等別的蔬菜。其實,就算這個時候還有大多的西瓜存在,我們這些小孩子也已經(jīng)不再愛吃了。畢竟天氣漸漸變涼,那些夏季里甘之如飴的西瓜已不再那么讓我們這些孩子們留戀了。
此時,趁外出放牛或者是打豬草的機(jī)會,我們開始把目光瞄在了鄰村那些從浙江遷移過來的移民家的番薯地上。那些一個個長在番薯藤下泥土里的番薯,此刻正如我們村夏季里的西瓜一樣讓我們垂涎三尺。很多時候,我們這些聚在一起的小孩會安排好人員放哨,再安排好人員去移民們的地里偷挖他們的番薯。之后,將偷挖來的番薯在小河溝一洗,偷偷地吃起來,那種感覺和夏天在家吃西瓜時沒有兩樣。
原本挖過的番薯地只要把泥土重新扒回去壓實,再把長在泥土上的番薯藤小心地擺放好,隔不了多久,這些被挖掉的番薯又會重新長出新根,一般是不會輕易被那些移民們發(fā)現(xiàn)的。大概是做賊心虛吧,每每被我們挖過的番薯,來不及重新偽裝好,我們就會一窩蜂地逃離那片被我們挖過番薯的土地。
隨著被我們偷挖掉的番薯越來越多,原本兩村田地就穿插在一起而時常碰面的移民們開始向我們村的大人訴苦,訴說著他們那還未完全長大的用來食用的番薯被我們偷挖掉的煩惱。
三】
不知是誰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讓我們兩村的村民互換西瓜和番薯的提議,這項提議在那個根本沒有錢用來買東西的年代還真就得到了大多數(shù)人的贊同。也就是那個時候,我們村的大人們才知道其實那些鄰村的移民們對我們村的西瓜也同樣垂涎已久。因為從外省搬遷到我們這邊,他們除了把在老家時種番薯的技術(shù)在我們這邊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之外,對種植西瓜的技術(shù)也是一無所知。而我們父母也和他們一樣,只會種植祖輩傳下來的西瓜,對番薯的種植也是一知半解。據(jù)有的移民說,在炎炎的夏日里,有時看著我們坐在田間吃著又甜又脆的西瓜,他們村的人也早就心里癢癢的有人試種,但無論如何也種不出和我們村一樣的好西瓜來。
后來的很長時間里,西瓜成熟的炎炎夏日,鄰村的移民們會成群結(jié)隊地到我們村來擔(dān)西瓜回去。而涼意漸濃的秋末,我們村的很多大人們也會到移民村去拿回同等數(shù)量的番薯。
冬天,大雪紛飛,不用出門的日子,母親在家有時會燜上一鍋番薯,那種清香,那種番薯獨有的清香彌漫了整棟小屋,更充盈了我們的整個心田。偶爾,碰上一些已經(jīng)晾曬得很干的番薯,不用放在鍋里燜,直接把皮一削,生吃有一種甜甜脆脆的感覺,味道更美。
再后來,兩村的村民互相學(xué)會了栽種西瓜和番薯的技術(shù)。從此,便免除了你到我村挑西瓜回去,我到你村擔(dān)番薯回來的麻煩。當(dāng)然,我們這些小孩可不管這些,只要夏天有得西瓜吃,冬天有得番薯嚼,生活就美好無比。
如今,隨著大量的年輕人外出打工,生活在我們那個山村的人群少了,生活在移民村的移民也同樣少了。在這個隨時都能掏出錢來買回自己所愛東西的時代,雖然已不再需要通過互換才能得到自己所需的物資。但我相信,和我一樣從那個年代走出來的同村人,他們也一定不會忘了我們兩村曾經(jīng)互換西瓜和番薯的事情,更不會忘了那段父母為我們拿西瓜換番薯的溫暖記憶。
【來自番薯的溫暖記憶散文】相關(guān)文章:
珍藏的記憶散文02-01
記憶的味道散文11-19
溫暖的雪散文01-16
記憶中的溫暖初二作文09-03
烤番薯作文600字04-12
記憶散落在夏日里的鄉(xiāng)村散文11-14
記憶里的燈火闌珊散文11-07
以記憶中的暑假為題的散文11-20
有一種溫暖來自自身高二作文08-18
有一種溫暖來自自身高二作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