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三則散文
一、草
纖細的景,沿路遍地有青綠纖細的景。
蠱惑的綠,滿眼只有催人迷幻的綠,僅僅如此,別無它矣。
人在這樣純色的世界里是迷失的,會感到困倦,會了無方向,尤其是與天上連日不開的陰云攜行,面前僅有的是一條濕潤褐墨色瀝青馬路,上面土黃色白色的行路線不知指向東南西北哪個方向,你只是順著那樣一條唯一的路遠行,覺得自己也許在不停進山,卻又好像是不停出山,心里想著欣賞蒼茫,行動上卻更似是逃離蒼茫。其實我們不過是蒼茫中一瞬而過的過客,留不下什么痕跡,只是消磨了光陰,卻也可能留下了回憶獨自徜徉。
我們是過客,而非主人。
那些延伸出柏油路的土石路末端的人家,這是他們的天地。他們身披厚厚的羊氈或是藏袍,吆喝著頭羊。那些漫天的牦;蛘呱窖颍驹诙钙律,用牙齒輕輕輾咬叢叢細嫩的青草,胃袋里灌滿清爽的汁液和草籽。這個世界屬于他們,我們只是觀望的過路人。
過路人只需擁有回憶。
云
我不信云葉舒卷的話,以為是詩人為賦新詞強說的愁。
我所見的云都是臃腫憨態(tài)的,直至后來見到那飛流的輕紗薄霧,喝醉般悠悠忽忽飄過,或是舞女急急甩過的水袖,女子壁上挽著的輕紗披帛,天空陰霾,它只是從層云之前輕巧涉水而過,不留一點點癡愣的心思在里面。
烏陰壓抑的`長空,還有讓人窒息的陰霾,全是很快就路過的黯然時光。
不值得為那些過去的陰霾時光傷懷,真的不必。
你看那云就明白得多,它不為錯過的事情或惋嘆或停留。
山
遠處的山染滲著迷離的墨色,遠在天邊。
我們常以為自己向著遠景迸發(fā)會越來越近,最后覺得幾千公里的車程下來,遠山依舊是清淡綿長的山,泛著微微的青紫色,沒有絲毫變化。
它不會接近那些,或者說我們這些嘈雜的世俗者,也許他只求在某個無人存在的地方一世長安,而非沾惹塵世紛亂。塵世的變化太多太虛偽,而它遠遠地用它的一成不變,站在了鄙薄塵世的一邊。它用峰頂漠視一切千年甚至萬年的積雪,冷眼看人世輪回又幾輪,那么漠不關己。
冰冷如斯,傲然入骨。
二、花
如血染般片片彌漫的金黃,折射進入眼炫目的金光。
有人說,那些花單獨一枝只有平庸,千千萬萬連在一起,才成了景。
但有時一枝獨秀又何如,萬花齊簇又如何,事實上一切只在于你有沒有足夠的勇氣,敢不敢仰起頭傲視乾坤,才方知世間何為大美。
那些花都披掛在山腳。
鵝黃嫩綠。
水
那水是萬頃的水,然而是靜心養(yǎng)神的深藍。
深居內陸的水,我們稱之為“湖”,盡管它更似是海。
腳邊的水是混著泥沙、鳥羽的水,遠處的浪卻是純白明凈的飛沫,拍在岸上也成了渾濁的暗黑,除卻暗黑的部分邊角,剩余的全是幽幽的藍,沒有盡頭的藍,閃爍著波光粼粼的藍,讓人視野里盡是填不盡的藍,刺激神經(jīng)末梢,刺得大腦都隱隱作痛。霎時間又晴了陰霾幾日的天,陽光一大縷一大縷從云層里掉出來,黃昏猶如正午一般灼熱,那時湖面突然似是千年凍結忽而化開的碩大的冰,隱約間一片碧綠壓著一片青藍,也許是光下終于敞開的湖心。
路邊有些小販小商賣些紀念品之類的東西,不曉得他們在這里過去了多少時間,是否已對面前之景麻痹而無所謂,也不知道那些過往的牛羊是否已經(jīng)漠視了那些心情激動,眼眸發(fā)亮的游客,甚至是鄙夷地與他們擦肩而過,太難以捉摸,面對這樣的景,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各懷著什么樣的心情。
太難以捉摸,推測人心的可能。
所以不用多想,至少此刻眾人心里唯有同樣的湖,或許湖的那種力量可以引導所有心靈同步平靜前行。
湖水青碧如故,和千百年前是一樣的。
我自巋然不動。
霧?路
山間有霧,山上有路。
盤山路極不好走,被形象地稱為“盤”或“拐”,繞著山長長的一卷,從路上向下觀望,垂直的風貌駭人不小。當然,這是他人的經(jīng)歷。
我們走上盤山路的時候,正值濃霧溟濛,山腰至山頂都被深霧包裹,濃濃又清淡地裹了一層。行至山腰時于是陷入了濃霧之中,可見的僅是車前一米見方的路面,周圍因寒冷寸草不生的荒蕪沙土。那時候覺得吐息間全都是寒涼的霧氣冷沬,清新的。山頂四千多米海拔的地方,發(fā)稍睫毛上也掛滿透明色的清霧,襟袖間含滿冰冷的風霧。那時候只想定定站著,不去瞻前顧后,不去思慮太多。
我當時以為路上簇擁著濃霧所以危險,以為無法預知潛在的危險。后來卻發(fā)現(xiàn)不盡然,最危險的不在于有霧,而是無霧。
無霧時一切會清晰起來,包括擦身的車輛,包括萬丈的陡崖。然后思慮即刻從萬丈深淵跌下,不停設想所有不堪設想的結果。那霧卻掩去了危險與恐懼的所在,你眼前不過剩下向前走的路,不知道路的方向,但曉得那必是唯一正確的方向走下去,你會遠離濃霧,同時也遠離了危險。
很多事情亦是如此,不必管更多的阻力和潛在的險情了,你只要無所謂一切地走下去,不停地走下去,活在當下,可以很快樂。
何必苦苦瞻前顧后?
勇往直前。
三、寺
我以為寺是或大處或小處的佛教拜謁地。
宗教是種很神奇的東西。
頌傳千百年的名寺里,無數(shù)虔誠的人,在佛像前進行復雜的跪拜儀式,還有心地澄凈的人,在佛像前供上一盞酥油燈。寺院里人來人往,但愿沒有惹惱了哪位佛祖,他們必是每日都很忙碌,每天有千千萬萬的人許下千千萬的心愿等著他們幫忙了結,但愿不會有大小的疏忽才好。也但愿他們不會過分煩累了佛像,讓他們太過疲倦。
藏傳佛教的佛寺里燃的是酥油、艾葉等香料,氣味是我不熟悉的味道。每一個院落獨有它的故事,導游講過了一個又一個佛像的生平,從自幼出家直至得道成佛,還有不可解釋的舍利子之謎。有人一生致力以科學講解佛教,有時候我覺得這種做法無趣無益,信仰者精神支持的力量,我們就應當默準它的存在。
一長串的轉經(jīng)筒,有人順時針一個一個轉過來。我不懂其中的蘊意,也沒有模仿,但是會聽到他們或粗糙或纖細的手指撥過轉經(jīng)筒時發(fā)出的輕微聲音,然后經(jīng)筒速度減緩,慢慢停下,紋絲不動。
宗教信仰?上沂菬o神論者。
人
沿途有形形色色的人。
有那么些提著相機,不放過任何細節(jié)的,大至寺廟觀宇,小至路邊嫩草細花;還有那么些少數(shù),懂攝影的可以尋到樸實而美的東西拍照,或者還可以用眼拍照?赡苡腥宿D過轉經(jīng)筒誠信祈福,剩下的人,手搭在上面,以取黃金比例分割線按快門。有的人拍照炫耀我來過,剩下的拍照回憶我來過。他們不停拍照,他們說要記錄一切細節(jié)。可是記錄下的所謂“細節(jié)”不過是一列無感情的序列碼,已經(jīng)毫無意義。人眼的像素高出你手中的單反相機太多,你卻只是舍近求遠用那個沒有感情的冰冷機器。對待多情的景,自己居然變得無情。
所以丟下你手里的機器。
然后記錄美麗的瞬間,別用銅鐵,用你的腦子和眼睛。
尾記
沿途的風景在我記憶中無章雜亂,所以下筆也沒有了束縛的枷鎖。
也許有人會懂得。
【風景三則散文】相關文章:
人與風景散文12-19
遇見與風景散文12-01
美麗的風景散文11-10
鄉(xiāng)村最美麗的風景散文11-30
風景名勝諺語06-06
高二風景作文12-21
風景高二作文08-14
寫風景的古詩04-16
追逐那道風景10-26
流動的風景作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