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均騎行散記的散文
“重五香艾粽葉青,楊花繞城燕雀鳴”。適逢端午三天小長假,自行車協(xié)會組織了一次親水之旅——流均濕地游。
早晨6時40分,各位車友在翔宇大道集結(jié)后出發(fā)。清新的空氣,飛馳的雙輪,風拂耳鬢,放飛的情緒傾灑在夏日的清晨。
路旁民房內(nèi)居然傳來老式織布機的咣咣聲,仿佛時光回轉(zhuǎn)了多年,面前的濃蔭翠意牽扯了眼球,綠草青味充溢了鼻腔,成熟的麥子在田壟里翻唱,歡快的心情也隨收獲的季節(jié)流淌……
不知不覺到了朱橋,大家微乏口干之際,路邊的西瓜成了佳品,沙瓤脆嫩,汁甜味美,兩只西瓜傾刻間便被同志們大塊朵頤了,文天祥所云“下咽頓除煙火氣,入齒便作冰雪聲!睉谴藭r最好的寫照。
沿著樹蔭濃密的流朱大道(流均至朱橋),賞著一路的農(nóng)家小景,11:00車隊抵達流均。流均地處淮安的最東端,據(jù)說是當年乾隆下江南時,因迷路在此過宿而得名,因“留君”怕有犯上之嫌,故取諧音“流均”。60公里的騎行已感疲憊,只是距濕地還有一段路程,大家參考地圖行走,并無人知道確切路徑,多次詢問,路人告訴我們要走到莫河口再乘船游覽至九龍口。繼續(xù)前行,漸漸走入溝河縱橫的鄉(xiāng)間道路,正是收獲的季節(jié),本就狹窄的小路鋪滿了麥子、油菜、蠶豆等作物秸桿,難度系數(shù)呈幾何級遞增。心系美景,鼓勁前行,轉(zhuǎn)農(nóng)舍、過小橋、越溝渠,穿田埂,終于上了莫河口堤壩,堤壩上的道路由三、四塊磚頭斜角向前鋪陳,約50公分的路騎行起來非得小心謹慎不可。輾轉(zhuǎn)不遠,找了條水泥船,船主幫忙找了寄放自行車的院落。
存車登船后頓覺輕松,三二人立于船頭,四五人坐在船尾,還有幾位居然爬上了艙頂。船過莫河口,視野漸漸開闊,湖田葦青,柔風吹拂,船體兩側(cè)的波紋在行進中呈放射狀散開,似綻放的煙花渲染心情。水面上有青青的綠草,開著淡淡的白花,曼舞的蝶兒上下穿插,纖細的豆娘亭亭俏立,成群的鴨鵝飄浮游走,青碧的蒲葦密密綿綿,明媚秀逸的湖蕩在這多層次交織的夏日里越發(fā)雅麗。幾人興致勃起,坐上船舷、脫了鞋襪,讓雙腳垂入湖面,悠然撩拔著湖水,晶晶的水珠濕染肌膚,潤潤的清涼浸透心底,行的船、飛的鳥、游的鴨、蕩的草、舞的蝶、飄的笑……匯成的不是喧雜的燥動,卻是寧馨的靜悄。
半小時光陰行至岸邊,找一船家吃飯,船娘端出藕茶消暑解渴,品酒嘗鮮之后方知我們已到了鹽城建湖的地界,向前到鎮(zhèn)上草掠一番,這里就是九龍口風景區(qū)。傳說,堯舜時期玉帝曾派九條青龍來降服黑蟒,青龍與黑蟒展開殊死搏斗,最后與黑蟒同歸于盡,化作現(xiàn)今的.蜆河、林上河、錢溝河、安豐河、新舍河、溪河、莫河、澗河、城河等九條自然河流在此匯集,故名“九龍口”。
原路返回,拉低帽沿懶懶的斜躺在船尾,天光湖影,盡收眼底。戲水的人撩起水珠撒向艙頂,艙頂?shù)娜肆陌l(fā)著少年的狂妄,對著浮游的鴨群縱聲長嘯,驚起數(shù)只膽小者急忙向葦塘深處劃去,引來對岸小狗豎耳叫囂,慌得蝶兒紛飛、柴蒲輕搖。對面的船夫大聲“呵斥”:水中的雜物會弄傷腿腳,向著來船的游人善意的哄笑,得意的笑聲拋灑水面,一群多是不惑之年的家伙仿佛在肆意不羈中走回年少,那些曾經(jīng)為我們念念不忘的往事漸漸忘掉,而就在此際,就在這樣的蘆蕩密布、荷藕湖波中,童年的滋味竟順著涼風悄然的回轉(zhuǎn),靜靜的在心頭繚繞……
“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水鄉(xiāng)澤國的風光算是此行的“彩虹”,可想到70公里的回程,對于部分體力稍遜和首次騎行的隊員那絕對算是“彩虹之后的風雨”了。
上岸取車,細細打量這彎繞曲折的村落,平日里想像的里下河水鄉(xiāng)是幅輕墨淺暈的圖畫,低墻小瓦,櫓動歌飄。門前休息的老者、駕船入河的鴨翁、忙于收獲的婦孺,都被濕濕的滋養(yǎng),不緊不慢的步履中釋放出水水的溫敦。似乎被村人的寧靜所感染,盡管騎行在鋪滿農(nóng)物的小路,卻不忍放肆埋怨。行至村后,兩汪荷蕩閃現(xiàn)眼前,芊芊茫茫的藕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花雖未放,卻綠意滿天,忍不住停車拍照,想這秀色荷田定會印記心底、難以忘掉。
返至流均,碼表顯示已行了80公里,還有60公里才到家啊,體力已顯不足,汗水浸透衣背,咬牙堅持,憧憬著前方朱橋的西瓜,把香甜的滋味化作前行的動力,用力蹬踏。
路邊有農(nóng)婦一邊用木棍捶打收獲的油菜秸桿,一邊把捶落的菜籽用篩子篩選,細小的菜籽似黑色的小珠,精靈般成堆跌落,再回勢反彈,彈跌滾動間呼應著篩線,收獲人的眼角瞇瞇的露出笑意,仿佛不是在勞作,卻是在娛悅。那畫面仿佛帶有魔力,令艱澀前行的我們怦然心動。每天慣性的工作、生活,常常會忽視很多的東西,如眼前的場景、如路側(cè)的鳥鳴、如芬芳的泥地、如前行的林蔭……這所有常常與平日脫節(jié),其實,再平凡的生活也應囊括百態(tài),這才會有自由奔放的生命熱情、異彩紛呈的過程場景。今天大家把疲憊、汗水、喘吁置換成記憶中的風景,讓低碳的“長旅”放飛眼界,讓模式的日子充滿歡欣。
140公里的騎行,兩腿幾近麻木,挪著雙腳歪進家門,趕快倒上溫茶,暢快淋漓的酣飲,溫潤茶水沁入心底,水汽盈盈間順筆游走,雜文絮語里情趣無限。
【流均騎行散記的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寒夜散記散文11-19
散文:六月流霜11-19
騁目流眄的成語解釋01-11
我騎行,我快樂的周記700字02-23
吳均《與朱元思書》導學案05-31
屈大均《壬戌清明作》譯文及鑒賞12-14
《全宋詞》李流謙07-06
吳均《與朱元思書》原文及鑒賞05-31
重走長征路公益騎行活動方案2017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