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陪伴是孩子最寶貴的人生財富的散文
我經(jīng)常喜歡在簡書平臺上寫些文字。
我這里沒有說“寫文章”,而說的是“寫文字”。我之所以這樣說,并不是顯示我有多謙虛,主要是因為我覺得我寫的內(nèi)容和形式真的和我們傳統(tǒng)認為的“文章”的內(nèi)容和形式是大相徑庭的。
一直以來,我認為“文章”是一種比較神圣而高大上的文化產(chǎn)物,不是我等愚民能隨意擺弄的玩意。
記得在學(xué)生時代,我并不喜歡上語文課,特別是語文課上,每當老師在那里深層次分析挖掘課文的段意和主題思想的時候,我都厭煩到極點。
當時,這種感覺襲上我心頭的時候,我總像《皇帝的新裝》里的那個被騙的傻皇帝似的,暗暗地想:難道我是一個讀不進去書的人嗎?為什么別人都在那里聽得津津有味,而我會有這么荒唐的感覺?
于是就自欺欺人地耐著性子去聽老師分析,并盡量配合老師的提問去回答問題,盡量揣摩著老師問話的意圖,確保我的回答是老師想聽的答案。
現(xiàn)在想到這些,心里還有種悲哀荒涼的感覺。人的一生有時是很無奈的:你拒絕不了你憎惡的,你也沒法隨意獲取你想要的。
中老年時,回憶少年時代無憂無慮,仿佛遍地都是鮮花和音樂,實際也未必。
其實,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是有無奈的。只是,有時說得清,有時根本就說不清。因為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認知都是有局限性的。有時思想是混沌不開的,自己也描述不清心中的困惑。就算你能描述得清,你的身邊是否有一個能夠隨時給你耐心答疑解惑的百科全書式的成年人,對你隨問隨答呢。
這就取決于你的生長環(huán)境了。有時,身邊的成年人滿口臟話,身上充滿了戾氣。你是個孩子,心里并不喜歡他們身上的那套習(xí)氣,但你也不好指責他們什么,你自然也沒有欲望從他們口里得到你內(nèi)心那些疑惑的答案了,久而久之,你只好摸著石頭過河了。
人和人大腦上的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記得我上初一的時候,1981年吧,那時候,改革開放剛搞起來。小家小戶還沒有電視機。每個單位買一個日本進口的大彩電,每晚擺在單位會議室外的桌子上放映。大家就自帶板凳整齊地擺放在空地上,坐得整整齊齊地觀看。
有一次,字幕里出現(xiàn)了一個詞“分道揚鑣”。我們都不認識,就讀成了分道揚鹿。坐我前排的一對父子,爸爸是單位文書。只聽那位父親悄悄地給身邊的兒子說著這個詞的發(fā)音,還進一步地給孩子解釋“鑣”是古代的一種兵器!胺值罁P鑣”就是兩個本來關(guān)系好的人鬧分裂后,各按各的意思做事。我當時就坐在他倆的身后,一字不差地聽到了他們的對話。
我天生就是一個外表對什么都無所謂,而內(nèi)心特別敏感多情的人。眼前父子的對話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弦。我真羨慕人家孩子有一個循循善誘的父親。我的父親雖然也是老高中畢業(yè)生,但他好像沒有耐心對孩子好好說話,時間長了,我們也躲著他。
做父母是一門大學(xué)問。會生孩子而不會教孩子的父母,并不是合格稱職的父母。
中國的許多父母還受了封建傳統(tǒng)思想了影響,總喜歡在孩子面前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派頭。有的甚至還把“棍棒底下出孝子”當成法寶來教育孩子,使得孩子和父母之間早早地就橫著一道無形的代溝,讓孩子對父母望而生畏。
這種愚蠢的行為,非常不利于對后代的教育。好的教育應(yīng)是“游學(xué)”式。就像大魚帶小魚似的,寓教于樂,做中教,玩中教,親子活動中教。
當今社會,特別是農(nóng)村,大批的留守兒童就如孤兒。他們的生長就如野地里的雜草,完全是自由野蠻地生長,或如放養(yǎng)的動物,沒有良好的教育和引導(dǎo)。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未來社會的隱患。這也是他們?yōu)檗D(zhuǎn)型社會付出的代價。這個責任應(yīng)該由我們?nèi)鐣䜩碡摗?/p>
如果留守兒童的父母因為生計問題不能陪伴孩子成長,那么城市孩子的父母做得是否就很到位呢?我看也未必。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中國大多數(shù)城市家庭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提高得很快,但有些人也進入到另一個誤區(qū)。他們信奉“有錢能使鬼推磨”。
錢并不是萬能的.,有的問題是多少錢都解決不了的。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人的情感需求是精神層面的問題,錢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孩子們都像天使般單純,他們對物質(zhì)的需求并不像我們成年人想的那么高?赡堋俺燥,穿暖,有父母陪伴”就是他們內(nèi)心最大的需求。
很多父母為了謀取更多財富,把幼小的孩子寄宿托管給專業(yè)機構(gòu)。殊不知,任何人都代替不了偉大的母愛和父愛。還有那些對手機比對孩子還親的父母,也要好好反省了。
很多嬰幼兒期缺失父母疼愛的孩子,成年以后,自己對人沒有感情,也不能理解尊重別人的感情。前一陣,轟動全國的某富二代殺人案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在法庭上,當被害人的母親聽完自己女兒被害過程后,當場昏倒過去。那殺了人家女兒的富二代還傻不拉幾地問旁人:“她為什么昏過去了?”
嬰兒時代,他的父母每天把他鎖在嬰兒床上。一天到晚只給他吃三頓飯,換兩回尿布。無人照管,天天在外奔波打拼。童年時代,又把他托付給老人和保姆照料。最后,公司開起來了,大錢也掙到了。兒子卻變成了與他人格格不入的怪人。
父母愛的缺席恐怕是孩子一生中損失最大的一筆財富。
沒時間,沒能力教育孩子,最好不要生孩子,省的兩代人都活得不自在,但是這個問題又有幾個人能夠想得清楚!
哪天中國人在生孩子這個問題上能夠真正地不跟風(fēng)了,那才說明我們的時代真正的進步了。
【父母陪伴是孩子最寶貴的人生財富的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慈善,是人世間最寶貴的散文11-14
誠信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勵志教育12-05
好習(xí)慣是孩子最大的財富勵志教育11-27
最溫暖的陪伴01-12
有關(guān)陪伴的散文分享12-03
記憶是永恒的陪伴作文08-24
你是我最敬佩的人作文推薦03-31
愛到最美是陪伴作文03-31
我是一個最懶的人作文03-21
你是我最敬佩的人作文11篇03-11